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9课 辛亥革命(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9课 辛亥革命(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26 09:0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19课 辛亥革命
一.序幕 内忧外患
二.开端 风雨飘摇
同盟会成立前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成立时间 名称 领导人 成立地点
1894年 兴中会 孙中山 檀香山
1904年 华兴会 黄兴
宋教仁 长沙
1904年 光复会 蔡元培 上海
1906年 日知会 刘静庵 武昌
浙皖起义
萍浏醴起义
黄花岗起义
镇南关起义
立宪派三次的请愿
第一次是1909年10月至1910年1月。由江苏咨议局发起,要求一年之内召开国会。被清政府以“国民知识程度不齐”为理由拒绝。
第二次是1910年4月至6月。专门成立“国会请愿同志会”和“国会期成会”进行联络。
第三次是1910年7月至11月。成立
“各省咨议局联合会”。
?《钦定宪法大纲》
首批内阁成员
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
内阁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
外务部外务大臣:梁敦彦
民政部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
度支部度支大臣:镇国公载泽
学部学务大臣:唐景崇
陆军部陆军大臣:荫昌
海军部海军大臣:贝勒载洵
法部司法大臣:绍昌
农工商部农工商大臣:贝子加贝勒衔溥伦
邮传部邮传大臣:盛宣怀
理藩部理藩大臣:宗室寿耆
思想基础: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领导核心: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领导
军事准备:各地武装起义,革命派深入新军中策动革命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社会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三.发展 疾风骤雨
湖北军政府成立
黎元洪
杭州
京师
贵阳
昆明
广州
长沙
福州
南昌
苏州
上海
安庆
武昌
江宁
镇江
西安
太原
成都
四 .结束 破旧立新
概况:

时间:
总统:
国旗:
国都:
纪元: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五色旗
南 京
公 历,民国纪年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中华民国的建立
我们北洋的底线,只有袁世凯出任总统,我们才能结束专制,走向共和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帝国主义的支持
革命派的软弱、缺乏实力
立宪派、旧官僚的拥护


对 清:逼宫退位
对革命派:迫孙让位
依托:在军队中的影响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1.内容
4.意义: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性质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各民族一律平等
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实行责任内阁制


天赋人权
三权分立
3.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权在民
五. 尾声 辛亥百年
成功: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共和政体,让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革新风气,移风易俗。


局限:没有根除封建制度,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