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组成与净化(基础)
【学习目标】
1.掌握水的电解实验和水的组成;掌握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操作和原理。
2.掌握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和区别;学会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
3.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了解硬水的危害及硬水的软化方法;了解防止水污染的方法。
【要点梳理】
要点一、水的电解实验
1.实验装置:
2.实验现象:(1)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2)
a、b两试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2:1。
3.气体验证:(1)a中气体点燃火焰呈蓝色(若气体量少,可能有爆鸣声),证明是氢气;
(2)b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4.实验结论: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水氢气+氧气
H2O
H2
O2
从上面的实验和发生的化学反应可以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要点诠释】
1.电解水时电极上出现的气体可巧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2.理论上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由于氧气比氢气在水中溶解的量多,所以实验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往往大于2:1。
要点二、氢气
1.物理性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小(最轻的气体)。
2.化学性质: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水。
氢气+氧气
水
H2 O2
H2O
3.检验氢气的纯度:
(1)验纯的原因:如果氢气不纯,当空气里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0%-74.2%时,点燃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范围叫做氢气的爆炸极限。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2)验纯的方法:如图所示,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使试管口稍向下倾斜,接近酒精灯火焰,再移开拇指点火。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检验。若声音很小或听到轻微的“噗”声,说明氢气已纯净。
【要点诠释】
1.经检验不纯需要用排空气法再重新收集时,要用拇指按住试管口一会,否则试管内的氢气火焰可能还未熄灭,有可能使气体发生器内不纯的氢气燃烧发生爆炸。
2.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等)之前都要检验气体的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
3.氢气是理想的能源(氢气燃烧放热多,燃烧产物不污染环境)。当前发展氢能源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高效、经济的制氢方法;贮存、运输氢气的安全问题等。
要点三、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如氧气、氮气、铁、铜等。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碳、高锰酸钾、氧化铁等。
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如二氧化碳等。
4.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比较: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区别
宏观组成
由同种元素组成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
微观构成
由同种原子直接构成或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
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
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
化学性质
不能发生分解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分类
可分为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三类
可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
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联系
都是纯净物,都有固定组成,某些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可以生成化合物,某些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可以生成单质
【要点诠释】
“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不一样,后者包含着前者。化合物中只要含有氧元素,就是含氧化合物,如高锰酸钾属于“含氧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
要点四、水的净化
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先加入絮凝剂,使悬浮在水中的微小颗粒状杂质被吸附凝聚,然后在沉淀池中沉降分离;(2)使沉淀池里较澄清的水,经过滤池和活性炭吸附池,得到更清的滤后水;(3)在滤后水中通入适量氯气(或二氧化氯
)进行消毒灭菌后,得到较纯净的自来水(自来水属于混合物)。
2.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里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因此常呈浑浊。
3.明矾的净水作用:明矾常用作絮凝剂。它能在水中生成凝胶状的物质,该物质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使水中细小的悬浮杂质集结而下沉。
4.活性炭的净水作用: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够吸附色素、异味、不溶性杂质和部分可溶性杂质。
【要点诠释】
在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静置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要点五、过滤和蒸馏
1.过滤:把不溶性的固体与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叫过滤。
(1)过滤器的准备(如图甲):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然后打开,使滤纸成为圆锥形(一边是一层滤纸,另一边是三层滤纸),放入漏斗内,使之紧帖漏斗壁,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和漏斗壁之间不要留有气泡。
甲
乙
(2)安装过滤器(如图乙):使漏斗的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过滤操作:将浑浊的液体混合均匀后,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内进行过滤。
2.蒸馏:给液体加热,使它变为蒸气,再使蒸气冷却,冷凝成液体,这种方法叫蒸馏。
蒸馏可以把沸点不同的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也可以把挥发性液体与溶解在液体中的不挥发性杂质分离开来,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蒸馏水就是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的。蒸馏装置如图所示:
【要点诠释】
过滤的操作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制作过滤器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否则会影响过滤速度)。
二低:(1)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2)过滤器中液面低于滤纸边缘(否则,液体就会从滤纸和漏斗壁之间流下,达不到过滤的目的)。
三靠:(1)盛待过滤液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使液体沿玻璃棒流入过滤器;(2)玻璃棒下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以免弄破滤纸;(3)漏斗下端要紧靠在下面烧杯的内壁,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否则滤液会向四周飞溅,而且影响过滤的速度)。
要点六、硬水和软水
1.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泉水、井水等都是硬水。
2.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蒸馏水属于软水。
3.硬水的危害:硬水除对生活(如洗涤)和生产(如锅炉)有危害外,长期饮用硬度很高的水,对人体的健康也有不利的影响。
4.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得到蒸馏水以降低水的硬度,在工业上常用离子交换法和药剂软化法来得到软水。
【要点诠释】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方法:在水中滴加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或有浮渣出现的是硬水。
要点七、爱护水资源
1.水污染的来源:
(1)工业生产中“三废”(废水、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2)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3)石油、重金属离子对水体的污染;(4)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水体污染的危害:
(1)工业废水及农药等含有毒物质影响人类和水生植物生长,危害人类健康。
(2)含磷洗涤剂、化肥及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植物营养物质,大量排放,引起水的富营养化。
3.防止水污染的主要措施:
(1)提高环保意识,加强水质的监测。
(2)工业“三废”要进行综合利用和经处理后再排放。
(3)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要点诠释】
地球上水的储量是丰富的,但淡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匀。再加上近年来水污染现象的加重,所以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典型例题】
类型一、考查水的电解实验
1.下图所示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源的A为
极,B为
极。
(2)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可以用
检验;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
(3)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以得出:水是由
组成的。
【答案】(1)正
负
(2)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
氢气
(3)氢元素和氧元素
【解析】观察图示知D试管中收集的气体的体积大约是C试管中气体体积的2倍,可推知: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C试管中是氧气;A为正极,B为负极。
【总结升华】记住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八字要点。
举一反三:
【变式】下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电源正极连接的试管是
。(填甲或乙)
(2)甲中收集的气体是
,乙中收集的气体是
。
【答案】(1)乙 (2)氢气
氧气
类型二、考查水的净化、硬水和软水
2.(2019 汕尾市中考)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吸附
B.沉降
C.过滤
D.蒸馏
【思路点拨】根据吸附会除去异味和杂质,沉降会除去颗粒较大的杂质,过滤操作的原理,蒸馏可以将水转化成水蒸气,然后再液化得到纯净的水进行分析解答。
【答案】D
【解析】
A、吸附只会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不会除去其他可溶性的杂质;
B、沉降只会除去颗粒较大的杂质,不会除去其他的杂质;
C、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颗粒较小的杂质,不会除去细菌和可溶性的杂质;
D、蒸馏是将水转化成水蒸气,然后再液化的一种操作,得到纯净的水;故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是蒸馏。
【总结升华】首先分析各种操作的净水效果,然后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解答。
3.蒸馏水、矿泉水均为无色液体:
(1)加入
(填序号),根据产生泡沫的多少来区分。
①肥皂水
②活性炭
③食盐水
(2)蒸馏水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答案】(1)①
(2)化合物
【解析】向两种水中滴加肥皂水,泡沫较少有浮渣出现的是矿泉水(矿泉水属于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蒸馏水。
【总结升华】要记住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
举一反三:
【变式1】(2019 台州中考)2019年底,浙江省委、省政府发出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动员令。下列做法与“五水共治”行动相符合的是(
)
A.围湖造田
B.随意倾倒生活垃圾
C.及时拧紧水龙头
D.工业废水直接排人河流
【答案】C
【解析】围湖造田是指将湖泊的浅水草滩由人工围垦成为农田,过度围垦往往会损害湖泊自然资源,破坏湖泊生态环境和调蓄功能,故A不合题意;B、D的做法会污染水体,也不合题意。C可防止水的滴漏,节约用水,符合题意。
【变式2】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其处理过程可表示为: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过滤 B.沉降 C.吸附
D.消毒
【答案】D
类型三、考查单质和化合物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属于单质
B.水属于化合物
C.水中含有氧气
D.水中含有氢气
【思路点拨】此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单质、化合物、混合物及纯净物概念的理解程度。解题的关键是深刻理解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了解常见物质的成分,明确物质的分类标准。
【答案】B
【解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总结升华】水是纯净物,不可能含有氧气或氢气。
举一反三:
【变式】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A.水
B.二氧化碳
C.红磷
D.高锰酸钾
【答案】C
水的组成与净化(基础)
【巩固练习】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们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硬水比软水洗衣服的效果好
B.常用肥皂水来检验硬水和软水
C.自来水属于硬水
D.实验室里最好用自来水配制溶液
2.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食盐水检验硬水和软水
D.用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
3.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因此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自然界的水经过滤后就得到软水
C.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D.水蒸发时水分子不断运动,水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4.除去水中的异味,选用的物质是( )
A.明矾
B.石蕊
C.活性炭
D.肥皂水
5.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B.用明矾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工业废水处理后可以循环使用
D.水是能溶解多种物质的常用溶剂
6.(2019·南宁中考)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用淘米水浇花
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厕所
C.将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D.洗澡擦沐浴露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7.(2019·苏州中考)我国将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9版)》。为此,苏州市已采取下列相应措施建设卫生城市,其中属于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的是(
)
A.在太湖渔洋山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设置蓝藻监测、卫星浮标和人工巡视三道防线
B.市容市政管理局发布公开征集对《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办法》意见的公告
C.将停建燃煤电厂和陆续关停30万千瓦以下的小电厂,如关闭拆除苏州热电厂
D.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以杜绝秸秆焚烧现象,建设工作、学习等无烟公共场所
8.电解水时所得H2和O2的体积比为(
)
A.1:2
B.2:1
C.8:1
D.1:8
9.电解水的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物理变化
D.混合物分离
10.关于水的组成正确的说法是(
)
A.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
B.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C.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二、填空题
11.净化水时,常用到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操作,其中净水程度最高的是
。
12.可以除去河水中泥沙、悬浮物杂质的净化操作是
。
13.(2019·邵阳中考)端午节期间,邵阳地区大雨不断,资江河水猛涨,河水浑浊,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人们的生活用水必须经过一系列净化才能使用。
(1)取资江水样,经静置、沉淀、________等操作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浑水变清水,然后加人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性,除去异味,再消毒杀菌得到生活用水。
(2)判断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__进行检验。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请你提出一条保护资江河水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
14.某自来水厂用“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
;在乡村没有活性炭,常加入
来净水。
(2)在上图中,最后经过过滤池得到的水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5.下图是某自来水厂净化水过程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通过
,可除去水中异味。
(2)以上净水步骤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洗衣服时,硬水容易浪费肥皂,并且洗不干净。常用肥皂水来检验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加入硬水中,泡沫较少,并有浮渣生成,加入软水中,泡沫丰富,没有浮渣。自来水属于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杂质,实验室里最好用蒸馏水配制溶液。
2.【答案】C
【解析】检验硬水和软水应用肥皂水,而不能用食盐水。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把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水的有关知识。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推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A为正确选项。自然界的水经过滤后只是除去了不溶性杂质,其中可能还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是硬水,煮沸后才可得到软水,故B为错项。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直接浇灌农田对作物生长有害,从而影响人体健康;节约用水指的是不浪费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益,C为错项。水不论是在气态还是固态,都是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只是运动的速率不同而已,故D为错项。
4.【答案】C
【解析】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水中的异味。
5.【答案】B
【解析】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而不是明矾溶液。
6.【答案】C
【解析】隔夜的白开水可以用来洗衣服、冲厕所等,直接倒掉就白白浪费了,不利于节约用水。
7.【答案】A
【解析】A项措施涉及水质监测及水源地的保护,符合题意;B项可防止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但并不特别针对水资源保护,不合题意;C、D项有利于防止空气污染,不合题意。
8.【答案】B
【解析】在电解水时,同学们只要记住“氧正氢负,氢二氧一”就可以了,前半句说的电极,后半句说的是体积比。
9.【答案】B
【解析】分解反应可用“一变多”来形容。而水分解正是由反应前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符合分解反应的定义。
10.【答案】D
【解析】水是纯净物,不能由氢气和氧气两种单质组成;同样,水中只能存在水分子,而不能存在氢分子,所以B、C不正确。而A显然是说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组成是宏观概念,对应的是元素这个宏观概念;而水分子是微观概念,对应的是原子和构成等微观概念,所以A也不正确。
11.【答案】蒸馏
12.【答案】过滤
【解析】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物。
13.【答案】(1)过滤
吸附
(2)肥皂水
煮沸
(3)禁止向河水中排放污水等(合理即可)
【解析】(1)可通过过滤操作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活性炭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2)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可通过煮沸使水中部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垢),从而降低水的硬度。(3)保护资江河水的建议可从防止河水污染角度考虑,如禁止向河水中排放污水等。
14.【答案】(1)吸附杂质
明矾
(2)混合物
【解析】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用来吸附杂质,明矾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吸附水中悬浮物沉淀到水底,可作净水剂。最后到“用户”中的水中还含有一些可溶性的物质,仍是混合物。
15.【答案】(1)活性炭吸附池
(2)投药消毒
【解析】净化水的程序是先除杂质,后消毒杀菌。净化时先在水中加入絮凝剂(如明矾),可使悬浮在水里的不溶性杂质逐渐的沉降,并过滤除去固体杂质;然后加活性炭吸附水中的异味和小颗粒固体杂质;最后加入杀毒剂(如漂白粉、氯气等)进行杀菌消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