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七上地理 4.3天气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七上地理 4.3天气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2-25 10:1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4.3 天气
总 课 时 数
1
课 型
新课
授 课 时 间




本节主题是“天气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知识内容中“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是重点内容,主要让学生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关注空气质量”这部分以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为切入点,目的是让学生明确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和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对天气符号、天气预报图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已经基本熟知,因此在教学时对于天气的概念、变化形式、天气符号的识别上不需要多讲解,把重点放到联系实际,读图分析。熟练运用各类天气符号正确进行天气状况播报和空气质量的预报方面。





学案导学、读图分析、多媒体演示——小组讨论——讲解





课本、图册、学案、多媒体




4.3天气
影 生产
天气符号 天气 人类
响 生活 自然
污染原因
关注空气质量 人为
解决措施




通过观看微视频,知道天气的概念,认识到天气现象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简单了解天气预报制作过程。
通过读图、对比分析,了解卫星云图上主要颜色所代表的地理事物,识记常用天气符号,
通过对“我国部分城市天气预报”的学习、“挑战主持人”的活动,能在天气预报图上利用天气符号说出某地的天气状况,养成收听、观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并能看懂各种新闻媒体中的一般天气预报。
学 生 行 为 教 师 行 为
进入电脑室,打开电脑,登陆,进入4.3节的学习。
打开地理课本,阅读本节课的文本
天气、冷热、阴晴、有无风等
不一定
读学习目标
观看微视频
天空中风云变幻,时而天晴,时而阴雨、电闪雷鸣,也许下一秒天空放晴,也许下一秒又是阴雨也不一定,这就是多变的天气。
天气,由风雨冷热、阴晴等多种要素组成。
视频中播放一些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失的新闻
【承转】天气对我们的影响很大,那么我们该怎样预知未来的天气情况呢?
学生先学习常见天气符号,然后记忆并书写天气预报,最后通过收听天气预报检测。
学生观看微视频的时候如果有疑问或者举手示意或者电脑提交
学生共性的问题是,说出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指导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环境和学习状态。(要关注各别进入学习环境有问题的学生,如153张江,151王飞、王嘉伟,152崔文杰,153最后两位同学)
处理突发事件,如耳机问题、登陆环境等。
【导入】
同学们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穿衣服,穿衣服的多少厚薄主要取决于什么?今天穿的厚薄和前几天,将来几天的一样吗?
说明,天气是多变的,所以出门前要看天气预报。
今天就来学习有关天气和天气预报的相关内容。
教师提示:一、微视频内容较多,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学习目标里提到的。
对应微视频的相关部分需要写学案
观看了微视频以后如果有疑问可以向老师提问。
一定要尽快观看微视频并做检测题,70分以上的可以进入下一环节,否则重新观看微视频学习。
视频一:截取电影《后天》的部分天空骤变的视频 理解什么是天气
有利于学生理解天气的特性——多变
多变的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视频二:举出具体的新闻实例,有利于拉近学生思维上与天气的距离。
雨雪天气影响人们出行、交通工具的寿命、人们的生命安全的受到威胁
雾霾天气影响空气质量、影响人们健康
大风等天气造成生命财产巨大损失……
天气预报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天气变化的预测,是现代科技为我们提供的一项重要服务。
视频三:天气预报制作过程
揭开天气预报的神秘面纱
古代
现代
A、气象观测,包括卫星检测、地面数据等

B、接收数据
C、数据处理,制作图表
如图,2015年11月23日风云二号卫星云图中,白色……
绿色……
蓝色……
此处、重要的内容说三遍,在卫星云图上各种颜色代表不同的地理事物
比如,晴天、阴天、雨雪天气、风等等。
卫星从地球上空拍摄,高空中的云区,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此处把卫星云图和常见天气符号一同展示,并简要说明各天气现象的差别,如晴天、阴、多云、风等。
经过专家分析后得出结论,并制作出天气预报。如图所示的是天气预报播音员预报天气预报。
常见天气符号学习
此处,首先说明第一行各天气符号的含义,然后指出其差别
其次指出第二行个天气符号的差别,并指导学生记忆
指出第三行天气符号的意义
分析第四行天气符号
霜冻、冰雹、台风、雾和霾、沙尘暴和扬尘等。
五、分析归纳,方便记忆
给学生时间记忆并抽查落实情况。
(在预报的过程中,截取了以下几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图)学生看图并在学案上写出各城市天气预报。(此处注意:一气温是零下多少度、不说负多少度;二、单位摄氏度写符号就可以,没有必要写出汉字,况且有的学生字还是错的;三提示学生要加快书写速度,尽快完成检测题并向老师提问。)
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天气符号写出天气预报
有利于学习身边的地理有用的地理。
视频四:播音员预报天气预报
学生一边听一边完善自己的学案,此处视频语音速度适宜放慢,给学生时间写到学案上。
在天气预报中,除了有常见的天气符号外,还有风和风向
视频五:风级风向
为了方便学生理解风级风向,此处先告诉学生什么是风向——风吹来的方向,然后利用风杆来表示风向:从风尾顺着风杆吹来的方向即为风向,有八个基本方向,因此共八个方位。
风尾的位置:面对风向,风杆的右手边。
然后告诉学生风尾表示风力的大小,半杠一级,一杠二级,以此类推。8~12级用风旗表示。
然后,通过风杆来学会认识风级风向
先练习
然后检测(先看视频学习,然后到学案上完成对应题)
学生观看完微视频后,引导学生尽快独立完成检测,如果检测不达标,重新学习,如果达标了就进行下一节的学习。
如果是共性就一起解决如果是个例就个别解释。
此节较为简单,故而多采取的是个别解释
先小组讨论完成,然后交流展示。
如:交通、空气质量、环境卫生、物价、出行、军事、娱乐方式等等多个方面,所以需要大家及时收看天气预报,并做到能够及时提示同学们最近的天气预报。
课堂教学反思
《4.3天气》反思
本课共有三个学习任务:任务一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天气的概念,并举例说出天气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任务二 能准确地分辨常见的天气符号,看懂天气预报;任务三 结合生活实例,说出人类活动对大气质量的负面影响并提出解决措施。教材知识点简单,重点是分辨常见天气符号,难点是风的认识。
分析天气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学生对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身体健康的影响体验很多,但专门的观察不多,教师需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而天气对农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军事等生产活动的影响,由于生活范围有限,接触面狭窄,学生很难分析,教师要给予大量的图片引导。
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识图、记图能力总体偏差,需要教师讲解后给学生充足的自学空间进行知识巩固,而后进行反复联系。风的符号是难点,风力和风级的判别学生存在严重的问题,风向判别前应该对八个方向进行复习而后学习。教师讲解判别方法后再进行小练习巩固训练。课堂活动挑战主持人,通过天气预报环节对学生记忆能力、表达能力、思维分析能力进行训练,教师应该把舞台彻底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后通过评选最佳天气预报员的活动,强化学生对常见天气符号的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天气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影响,同时人类也会影响和破坏大气环境,使得空气质量恶化。严重的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大量的危害与灾难,所以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更多的环境忧患意识教育,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提供更为健康有效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