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七上地理 4.4气候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七上地理 4.4气候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2-25 10:0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气候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对本整节内容相关的标准要求是: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对应本标准将目标细化为:1.能够阅读并初步运用各种气候图,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会初步阅读等温线分布图,说出我国气温的时空分布特点。结合温度带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分布。2.结合实例,说明气温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指导学生生活并提高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结构分析
主要从地形和地势、气候、河流和自然灾害四个方面认识我国的自然环境。本节课是《气候》的第一课时,主要讲解我国气温的时空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
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先从气温进行探讨,教材安排2幅地图,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气温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和温度带划分是本节的重点,其中冬季我国南北气温悬殊的原因是难点,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影响气候因素的知识,结合我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特点,通过读图,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温度带的划分是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南到北划分出五个温度带。活动题探讨农作物的不同熟制,从而体现出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视频对比以及阅读我国一月份和七月份的等温线分布图,准确概括出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重点
2.通过图片和相关资料,结合实例说出气温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难点
3.通过阅读 “我国温度带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清楚认识各温度带的分布位置及其农作物情况。
4.结合“我国一月份气温分布图”和“我国温度带分布图”讨论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过世界气候,对气温分布图上等温线性质和等温线疏密说明什么等相关内容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因此读我国一月份和七月份气温分布图时,只要指导一下,接受起来困难不会太大。但是对温度带的划分依据相对来说应该是难点,把温度带和农业生产联系起来困难就更大了。另一方面七年级学的是中国地理,比六年级学的世界地理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是我们身边的地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积极性比七年级更高。
五、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六、课堂评价
目标一、二、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完成对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教师在提问当中的语言评价方式。
目标三:学生自评学习效果
目标四:教师提问,评价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
活动标题
教学目标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看录像,
谈感受
(教师展示)漠河北极村和海口的录像资料,鼓励学生寻找两地的不同点,并跟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学生边看视
频,边思考,
小组交流
学生个别回答
交流展示
读地图,
析成因
达成(1)
通过视频对比以及阅读我国一月份和七月份的等温线分布图,准确概括出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一、根据居民的穿着,探究我国冬季气温的特点
活动1:(出示课件)阅读、分析“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 漠河镇、海口市的1月平均气温各约多少摄氏度?二者相差多少摄氏度?什么原因导致了气温的差异?
②引导学生读图,并探究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分布的特点。
二、根据冬季两地的捕鱼方式不同,找出我国冬季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①观察图片中漠河和海口的捕鱼方式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②教师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到1月0℃等温线,用彩笔描出来。
③引导学生说出与分界线位置相吻合的地理事物
三、根据气温图,分析我国夏季气温特点
活动2:(出示课件)阅读、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漠河镇、海口市的7月平均气温各约多少摄氏度?二者相差多少摄氏度?
②找出气温在20℃的地区,分析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③找出7月气温值最低的地区——青藏高原,分析形成原因?
学生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按照以下步骤完成: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全班交流,逐个问题分析。
总结我国冬季气温特点,南北温差大。
根据河水结冰的条件,找出0℃等温线
学生阅读“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
引导学生分析出夏季我国南北温差不大(此处提示气温高于16℃可以称之为高温)
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组内评价目标1)
在师生的互动中,教师针对每一位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语言上的表扬评价,表达不完整的同学给予鼓励评价,对于表现特别优秀的小组,给予加分的奖励,进行教师评价过程。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评价目标(4)
读资料,
找关系
达成(2)
通过图片和相关资料,结合实例说出分析气温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四、根据资料对比,分析气温与我们生活和生产的关系
根据视频中的相关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气温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根据两地饮食的不同,导入气温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引入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提供图片和相关资料,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对资料展开讨论,比较得出气温与生活和生产的关系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评价目标(2)
读地图,
说分布
达成(3)
通过阅读
分析通过 “我国温度带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指标,清楚认识各温度带的分布位置及其农作物情
达成(4)
结合“我国一月份气温分布图”和“我国温度带分布图”讨论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五、根据温度带分布图,自学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活动3:读 “我国温度带分布图”,自学下列问题:
①我国温度带都包括哪些?
②漠河所在地是哪个温度带?海口所在地属于哪个温度带?你所在的地方属于哪个温度带?
③结合中国地形区图分析我国主要地形区所在的温度带?
④在图中画出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和哪条等温线一致。
⑤试总结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学生总结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学生自主交流,
评价目标(3)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评价目标(4)
学以致用
实践活动:寒假马上就要到了,李红和王刚分别想上哈尔滨和广州游玩,你能给他们的出行提出一些建议吗?(提示:出行服装,游玩项目,饮食特点等提出建议)
小组交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