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实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通过引导学生讨论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实验方案,启发学生设计电路图和书写实验步骤,再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归纳并总结出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②会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在通过实验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交流合作的重要。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找到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
(1)教师用:干电池3节、开关1个、小灯泡2个(2.5V的1个、3.6V的1个)、导线若干
(2)学生用:干电池3节、开关1个、小灯泡3个(2.5V的2个、3.6V的1个)、电流表3个、导线若干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资源安排
一.引入新课:(2分钟)
二.讲授新课:
1.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①设计实验方案:(5分钟)
②书写实验步骤:(5分钟)
③进行实验:(10分钟)
④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出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2分钟)
2.研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①设计实验方案。(3分钟)
②书写实验步骤。(4分钟)
③进行实验:(12分钟)
④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出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2分钟)
3.课堂练习
(机动1分钟)
三、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1分钟)
我们在上节课讲电流的大小时,是根据电流通过小灯泡灯丝时的热效应的大小来判断的,小灯泡发光越亮,说明通过小灯泡灯丝的电流越大。
演示实验:两个小灯泡串联,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强度不同。
提问:小灯泡发光强度不同,是不是说明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大小不同呢?
引出:我们已经学习了电流表的使用,今天这节课就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看一看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板书:
第五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打出“串联电路”的幻灯片)
提问:我们应该把电流表放在串联电路中的哪些位置进行测量呢?
请同学们在学案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引导学生按照学案的提示,书写实验步骤。
提问:我们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进行巡视,如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指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出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板书:
一、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都相等
(打出“并联电路”的幻灯片)
提问:我们应该把电流表放在并联电路中的哪些位置进行测量呢?
请同学们在学案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引导学生按照学案的提示,书写实验步骤。
说明:将电源由3节干电池串联改为2节干电池串联
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进行巡视,如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指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出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板书:
二、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带领学生完成针对性练习
总结学生实验情况
布置作业
观察实验现象
思考
记录笔记
看幻灯片
提问并回答问题
画图
书写实验步骤
思考并回答问题
进行实验
分析实验数据
归纳实验结论
记录笔记
看幻灯片
思考并回答问题
画图
书写实验步骤
进行实验
分析实验数据
归纳实验结论
记录笔记
做练习
记录作业
干电池3节、开关1个、小灯泡2个(2.5V的1个、3.6V的1个)、导线若干
计算机播放幻灯片
计算机播放幻灯片
干电池3节、开关1个、小灯泡3个(2.5V的2个、3.6V的1个)、电流表3个、导线若干
计算机播放幻灯片
干电池2节、开关1个、小灯泡3个(2.5V的2个、3.6V的1个)、电流表3个、导线若干
计算机播放幻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