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物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章第1节的内容,是初中生物课的开篇之作,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材编排上,课本安排了许多优美的生物图片,带领大家走进生物的世界,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生物,什么是生物学,科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激起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和爱国热情,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刚升入初中,一切都有陌生感,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融入生物课之中,让其产生一种归属感,找到一种家的感觉,其次,初一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比较陌生,同时也感到新奇,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这一点,很好地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生物学,了解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信息及生物学发展前景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图文分析能力,能结合生活实际以及平时通过杂志、电视等途径所了解的知识,分析总结生命科学及其在人类生活、生产、医学、军事等领域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逐步养成关注生产、生活、社会中生命科学的良好习惯和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关注生产、生活、社会各领域中的生命科学。
(2)、教学难点: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交流、查阅收集资料、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
(一)视频激趣,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禽流感》引入主题——生物,并让学生就生活经验谈谈何为生物
[设计意图] 热门话题入手,学生兴趣浓厚,自然地从禽流感病毒引到生物这个话题,并就此展开讨论,过程流畅自然。
(二)游戏导趣,强化概念
游戏1. 火眼金睛辨识生物和非生物
游戏2. 明察秋毫识别生物的特征
3.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前一个游戏的基础上说出生物的特征并归纳。
4.引出生物学的概念。
[设计意图] 教师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游戏抢答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时,教师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加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对或错,都要给予掌声或语言鼓励,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通过概念图的形式归纳总结,巩固强化了学生对生物的认识。
(三)活动引趣,丰富情感体验
1、举例说出生物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衣、食、住、行、医……)
2. 生物在仿生学上的应用
3. 生物学发展成果(布置学生课前先收集一些资料,以小组为单位)
让学生就杂交水稻、转基因生物、生态农业、太空育种……谈谈自己的认识。
[设计意图]这一内容是本课的难点,对于这个难点的突破,我在设计问题的时候由浅入深,先从我们熟悉的生活谈起,再进入到仿生学的话题,最后讨论离大家的生活比较的一些重大生物学发展成果,三个活动都是采用“设题——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布置他们课前可以针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通过电视、网络、杂志等手段了解,每一个活动尽量从我们身边熟悉的东西着手考虑。表达交流时关注每一个同学,让他们都有话题说。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自觉地对知识进行构建和完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成功欲望越来越强烈,思维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充分发展。
(四)展望未来,关注生命科学
人类凭借自已的智慧,解开了一个个生命之谜,但人类对生命的奥秘还“知之甚少”,还面临着许多难题。如目前大家关注的焦点话题禽流感,虽然目前还未研制出疫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家对疫情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康复,相信不久的将来,疫苗将会问世。你对生命科学的发展有什么期望?和你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对禽流感的再题,首先和本课的开头相呼应;其次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科学虽然神秘,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去靠近它,研究它,终有解开的一天,从而能将生物学习与自己的人生梦想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内驱力。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选择富有生物学内涵的,有现实意义的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易于接受的内容作为学习材料,巧妙设疑,激活思维,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热情和对未知事物探究的兴趣,体验探究生物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