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小小鼓号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1小小鼓号手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2-24 22:0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小鼓号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带着欢快、自豪的情绪,用明亮、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小鼓号手》。
2、能与同学合作模拟鼓号队各种乐器的节奏进行综合表演唱,并从中体验鼓号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小小鼓号手》。
教学难点:
能准确模拟鼓号队乐器的节奏,并积极参与表演。
教学准备:
ppt课件、钢琴、大鼓、小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伴随着《小小鼓号手》的旋律音乐进入教室。
二、情境导入
1、ppt播放鼓乐队演奏的视频,学生听后交流:听了这段音乐想到了什么?(鼓号队、校园升旗)
2、 师:你们知道故号队员们用来演奏的乐器都有哪些吗?(大鼓、小鼓、小号、镲)
3、 师:同学们对鼓号队非常熟悉,你们一定想成为鼓号队员吧,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当一回“小小鼓号手”。(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出发,通过师生交流,点明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 节奏训练、感受体验。
(一)模击大鼓节奏。
1、 出示大鼓,教师敲击节奏:X X ︱ X 0 ︱ X X ︱ X 0 ‖
学生用拍手肘的方式模击。
2、CAI播放《小小鼓号手》的音乐,师生一起用大鼓的固定节奏为乐曲伴奏。
【设计意图:模击大鼓节奏并为乐曲伴奏,是一个初步感受歌曲进行曲风格的过程,在为乐曲伴奏时,教师引导学生带着喜悦、激动的情绪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对歌曲的情绪有了初步的把握。】
(二)挑战小鼓节奏。
1、教师用拍桌子的方式拍击小鼓节奏片段
学生用手拍腿的方式模击。
2、将学生分成三组,轮流拍击小鼓节奏。
3、教师根据三个组的模击,随即板书节奏
4、 师生接龙拍击。(三个组接龙拍击前三个小节,教师拍击最后一个小节。)
5、 学生自由练习拍击完整的节奏。
6、 教师敲击小鼓,学生用手拍腿,合作拍击完整的小鼓节奏。
【设计意图:模击小鼓节奏,采用由简到繁的练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体验合作的愉悦,并掌握歌曲中出现的难点节奏。】
四、 歌曲学习。
1、播放歌曲,学生认真聆听,找出歌曲中与刚才练习过的小鼓节奏相同的乐句。
2、交流后CAI出示歌曲中模仿鼓、号声的两个乐句。
(1)聆听一遍。
(2)说说这两个乐句是模仿什么声音。
(3)师唱谱,生唱词,并加上动作唱好这两个乐句。
3、再听歌曲,男女生分别模仿小号手和小鼓手,跟唱以上这两个乐句。
【设计意图:层层递进,从单纯的节奏过渡到歌曲的演唱。先唱好难点乐句,增强学生对歌曲学习的自信心。】
4、完整学唱。
(1)齐唱歌谱。
(2)播放歌曲,随乐对口型演唱一遍。
(3)交流:你最喜欢哪一句?唱给大家听听。
(4)带着歌曲所表达的情绪边踏步边随乐演唱一遍。
【设计意图:在完整学唱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生的声音状态以及对歌曲情绪的把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能发现演唱中的不足,并学会如何将歌曲演唱得更完整。】
五、参与表现
参与方式:分别分成三个小组,前三排为一个小组,中间三排为一个小组,后三排为一个小组,歌曲演唱到滴滴滴答的时候,由低音向高音去轮流,让学生能够在动作中感受递进的音高。
六、课堂小结: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后记】
《小小鼓号手》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歌曲。为了让学生在演唱时较准确地把握歌曲的风格,并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我在教学时以循序渐进的学唱过程,针对学生心理特点,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学习音乐、表现音乐。
导入环节,由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一下子就让学生产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期待感,因此学生表现出积极、热情的状态。
歌曲中模仿鼓号声的乐句最能体现出进行曲的节奏特点,我将此乐句从歌曲中抽出来,在完整学唱之前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先进行练唱,学生在一种“玩”的状态下既体验了合作的乐趣,又把握住了歌曲节奏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