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5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7-10-08 13: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蛋白质(氨基酸)多种多样遗传物质 20世纪20年代:蛋白质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20世纪30年代:DNA有重要作用染色体 DNA(对其结构不清晰) 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928 英格里菲思 肺炎双球菌S型:有夹膜,有毒: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
R型:无夹膜,无毒性R 活 小鼠不死亡
S活 小鼠死亡,分离出S活
S死 小鼠不死亡
R活+S死 小鼠死亡,分离出S活格里菲思推论:
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转化因子”能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成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1944 S型菌R型菌结果:只有加入DNA,R型菌才能够转化为S型菌。
艾弗里还发现:DNA的纯度越高,转化越有效;而用DNA酶处理过的S型菌的DNA则不能使R型菌转化。
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变化的物质。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结果)有32P标记的DNADNA 有32P标记无35S标记的蛋白质外壳蛋白质无35S标记35S标记的蛋白质想一想: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想一想:这一结果又说明了什么?说明侵染细菌的是噬菌体的DNA,而不是蛋白质子代噬菌体体内有亲代噬菌体的DNA,但没有其蛋白质。艾弗里的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
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952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
1标记
2混合
3搅拌后离心
4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
5检测新噬菌体的放射性被35S标记的噬菌体被32P标记的噬菌体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表明: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的外壳仍留在外面。因此,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传递的.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RNA(核糖核酸)
有些病毒(如烟
草花 叶病毒),它们不含有DNA, 只含有RNA。 在这种情况下,RNA就起着遗传物质的作用。 四、遗传物质(核酸)的种类DNA
—主要的遗传物质
目前,已有充
分的科学研究资料
证明,绝大多数生
物(有细胞结构)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绝大多数的遗传物质是DNA,
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评价反馈——1、下列各项中,是遗传物质的是( )
①核糖核酸 ②腺嘌呤 ③噬菌体DNA ④脱氧核糖核酸 ⑤核苷酸
A. ① ② ③ ④ ⑤
B. ① ③ ④ ⑤
C. ① ② ③
D. ① ③ ④ D 2、用甲种病毒RNA和乙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一种转基因的病毒丙,以病毒丙侵染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中产生大量子代病毒,子代病毒具有的特征是( )
A.甲种病毒的特征
B.乙种病毒的特征
C.丙种病毒的特征
D.子代特有的特征 A 3、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子代噬菌体的组装和释放
B.利用细菌结构和原料,噬菌体DNA多次复制
C.利用细菌结构和原料,合成噬菌体外壳蛋白质
D.噬菌体的DNA注入活细菌内 B 4、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原因之一是 ( ) :
A.它的含量很少 B.它不能自我复制
C.与新陈代谢无关 D.它的种类很多5、地球上的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 ) :
A.核酸 B.核苷酸
C.脱氧核糖核酸 D. 核糖核酸 B A 6、下列①、②、③、④均是遗传物质应具有的特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能够直接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具有的特点是[    ]
①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②能够自我复制,保持前后代的连续性
③能通过指导蛋白质合成,控制生物性状
④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下列只含一种核酸的生物是[    ]
A.病毒  B.酵母菌
C.小麦  D.变形虫
D A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脱氧
核糖碱基磷酸AGCT脱氧核苷酸的种类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2)能够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3)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从而控制新陈代谢过程和性状4)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1)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课堂小结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绝大多数生物(有细胞结构)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少数病毒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的,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