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一、观察马铃薯的沉浮
思考: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因素是什么?
马铃薯是同一个,液体的量相同,杯子的大小相同。
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因素可能是杯子中的液体
我们通过哪些方法检验两种液体的不同?
1、看
2、闻
3、尝
4、加热
二、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实验方法:
1、点燃酒精灯,给1号铁勺液体加热至 全部蒸发,熄灭酒精灯。
2、观察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记录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3、再次点燃酒精灯,给2号铁勺液体加热至全部蒸发,熄灭酒精灯。
4、共同观察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5、整理器材,放回原位,抹干净桌面。
进行实验:
温馨提示
时间5分钟
团结合作
小心烫伤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实验报告单一
班级 五( ) 时间 组号
实验名称 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实验器材 酒精灯一盏、铁勺两把、试管夹一个
实验过程 1、操作员点燃酒精灯,给1号铁勺液体加热至全部蒸发,熄灭酒精灯。
2、共同观察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记录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3、操作员再次点燃酒精灯,给2号铁勺液体加热至全部蒸发,熄灭酒精灯。
4、共同观察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记录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5、材料员整理器材,放回原位,抹干净桌面。
温馨提示:1、时间5分钟;2、团结合作。3、小心烫伤。
实验记录 液体的编号 观察到的现象 猜测是什么液体
1
2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高先凤
温馨提示
时间5分钟
团结合作
小心烫伤
实验记录单
液体编号 观察到的现象 猜测是什么液体
1
2
无明显的痕迹
清水
白色粉末
食盐水
思考: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2号杯中的液体里溶解了其他物质,使马铃薯浮起来了。
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三、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用烧杯盛100毫升水,平视读数。往水中加( )克物质,用玻璃棒搅拌,全部溶解后再放入马铃薯。
观察马铃薯的沉浮情况。
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重复第二步骤三次。
整理器材,放回原位,抹干净桌面。
1、实验方法: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实验报告单二
班级 五( ) 时间 组号
实验名称 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实验器材 水、大烧杯一个,玻璃棒一根,玻璃片一片,四包味精,每包5克,马铃薯一个
实验过程 1、操作员用烧杯盛100毫升水,平视读数。
2、往水中加( )克味精,用玻璃棒搅拌,全部溶解后再放入马铃薯。观察马铃薯的沉浮情况。
3、记录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4、重复第二、三步骤三次。
5、材料员整理器材,放回原位,抹干净桌面。
温馨提示:1、搅拌时液体不可以洒出来。2、轻拿轻放,以防打破仪器!
实验记
录
交流评价 味精的量 水的量 马铃薯的沉浮情况(填“沉”或“浮”
100毫升
100毫升
100毫升
100毫升
在实验过程中你发现100毫升水中溶解( )克物质马铃薯才会浮起来。
实验结论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高先凤
温馨提示:
玻璃棒来回画圈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轻拿轻放,以防打破仪器!
实验时间15分钟。
2、进行实验
3、各组汇报
4、实验结论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淹不死人的湖—死海
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咸水湖。死海里的水咸极了,含盐量比普通的海水高出六七倍。
因为水太咸了,湖边很少长草,水里没有鱼,一片死气沉沉,所以得了个死海的名称。可是死海却淹不死人。即使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里也不会下沉,人能在死海的湖面上漂浮,要是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悠闲地躺在水面上读书看报呢。
“中国死海” 一个位于四川省大英县蓬莱镇,另一个在山西运城,其海水含盐量超过22%,类似 “死海”,人在水中可以轻松地漂浮不沉。海水中富含40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一些疾病具有理疗作用。
被誉为“世界首创古海养生旅游目的地”、“中国第一养生旅游天堂”的中国古海养生旅游度假区。 据科学检测,盐卤水中氯化钠占比在28%左右,为盐养最佳比例,人体可自由漂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