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与渐变》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掌握重复与渐变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并运用重复与渐变的构成原理装饰手提袋。
在观察比较中学习重复与渐变的排列规律及构成形式。
感受重复与渐变独特的装饰美感,启发学生设计思维的创造潜力。
【教学重点】:
运用重复与渐变的构成原理装饰手提袋,加深对上述构成原理的理解。
【教学难点】:
重复与渐变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及较精确的徒手绘制的表现能力。
【课前准备】:
有关重复、渐变的实物和图片,手提袋、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欣赏生活中常见的重复与渐变现象。(课件演示)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象特征。(展示课题)
二、课堂发展:
1、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斑马图、《斑马条纹椅》及少数民族服饰上的重复排列。
2、引导学生分析发现重复作品的排列规律,理解重复的定义。
重复是指形状、大小、颜色相同的物象的反复排列,运用在设计中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3、重复的类型:
⑴.基本形的重复:在构成设计中使用同一个基本形构成的图面叫基本形的重复,这种重复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基本形:用来重复的形状称为基本形,每一基本形为一个单位,然后以重复的手法进行设计,基本形不宜复杂,以简单为主。例如:高楼上的一个个窗子。
⑵.骨格的重复:如果骨格每一单位的形状和面积均完全相等,这就是一个重复的骨格,重复的骨格是规律的骨格的一种,最简单的一种。
⑶.形状的重复:形状是最常用的重复元素,在整个构成中重复的形状可在大小、色彩等方面有所变动。
⑷.大小重复:相似或相同的形状,在大小上进行重复。
⑸.色彩重复:在色彩相同的条件下,形状、大小可有所变动。
(6).肌理的重复:在肌理相同的条件下、大小、色彩可有所变动。
⑺.方向的重复:形状在构成中有着明显一致的方向性。
4、展示《圆的渐变》图,引导学生理解圆、点及色彩的渐变,理解渐变的定义。
渐变是一种有序的变化,可分为形象渐变和排列次序的渐变等,运用在设计中能产生立体感和空间感。
5、渐变的类型:
⑴.形状的渐变:一个基本形渐变到另一个基本形,基本形可以由完整的渐变到残缺,也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渐变到具象。
⑵.方向的渐变:基本形可在平面上作有方向的渐变。
⑶.位置的渐变:基本形作位置渐变时需用骨架,因为基本形在作位置渐变时,超出骨架的部分会被切掉。
⑷.大小的渐变:基本形由大到小的渐变排列,会产生远近深度及空间感。
⑸.色彩的渐变:在色彩中,色相、明度、纯度都可以出渐变效果,并会产生有层次感的美感。
(6).骨格的渐变:是指骨格有规律的变化,使基本形在形状、大小、方向上进行变化。划分骨格的线可以做水平、垂直、斜线、折线、曲线等个总骨格的渐变。渐变的骨格精心排列,会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有时还会产生错视和运动感。
6、教师示范演示表现:先选择重复与渐变的排列方式,再添加基本形装饰手提袋,解决教学难点。
三、动手实践:
1、提出作业要求:运用本课所学知识,装饰手提袋。注意选好骨骼,截取基本型。
2、教师巡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四、展示与评价:
1、组织学生将做好的作品带到讲台上来。
2、结合作业要求进行自评、互评,教师做总结性评价,奖励优秀。
五、课后延伸:
课后继续寻找重复与渐变构成在生活的运用。(布、墙纸、家具、建筑等)
【教学后记】:
通过生活中大量的 “重复与渐变”的图片欣赏、分析、了解“重复与渐变”的排列方式,体会“重复与渐变”给人的整齐美、秩序美,形象又直观。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教师“满堂灌”下的机械重复、简单回忆,而是自己观察、发现、创作的过程。学生基本能运用所学的重复和渐变的知识设计所需图案。
不足之处是:在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带一点生活中相同形的物品如:牙签、夹子、硬币、回形针、树叶、花瓣等,让学生现场拼一拼、摆出重复与渐变的形,这样更容易出效果。今后还要多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象,养成勤于观察、敢于表现、自主学习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