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怪兽》教学设计
学科:美术(苏少版)
年级:四年级
课题:海洋怪兽
课型:造型 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材简析:
本课与《海洋世界》《做做海洋生物》以及《鱼的纹样》合为一个单元。本课围绕神秘而又争奇斗艳的海洋生物,通过引导学生探索海底世界的奇异与神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创作海洋怪兽的形象,大胆表现自己想象的海洋怪兽的特征和神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标》重视孩子的兴趣、情趣、态度的要求,我们要积极关注孩子的情趣、关注引导,而不是驱使孩子们被动的去学习。在教学设计上,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美术教学的基本规律,在爱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我紧紧围绕海洋生物“怪”这个特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导入部分通过一段介绍奇怪的海洋生物的视频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给调动起来了。接着让学生去博物馆观看海洋生物的化石,让学生初步了解海洋怪兽“怪”在哪里。通过对古希腊陶罐上的章鱼的欣赏,让学生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接着欣赏古生代的海洋怪兽,了解海洋怪兽怪在哪里,有哪些显著地特征,为下面探讨海洋怪兽的造型设计方法做好铺垫。在归纳造型设计方法的时候我首先是出示了艺术作品中的海洋怪兽,让学生观察归纳出造型方法,接着教师演示变化过程和方法,最后让学生在老师的作品上添加,塑造出更为丰富的海洋怪兽新形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表现出富有个性和想象力的海洋怪兽。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描述、感受等方式,了解海洋怪兽的形象特点,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保护海洋的意识,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海洋怪兽所具有的大、奇、怪等特点,创作个性鲜明的海洋怪兽。
教学难点:运用拆分重组、重复排列、夸张变形、动态拟人等造型设计方法
突出海洋怪兽的特征,创作出与众不同的海洋怪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海洋生物录像、多媒体课件,范画、绘画工具材料。
学生准备:海洋生物图片、自选绘画工具。
一、视频激趣,导入课题
(一)播放视频,激发探索欲望
1、教师播放录像《8大奇怪海洋生物的冷知识》
2、师:在短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有什么特点?你能说说它们为什么会长得那么奇怪吗?
3、学生说一说:乌贼、独角鲸、大尖头蟹、电鳗、鮟鱇鱼
(二)师揭题并小结 :你们看这些海洋生物形状颜色各不相同,样子也很奇怪,又有着不同的生存本领。我们就叫它们海洋怪兽吧!(板书课题)
设计思路:播放录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了解海洋怪兽“怪”在哪里。
二、 欣赏体验,探究方法
(一)参观博物馆 探索海洋怪兽
1、出示图片海洋生物标本
师:自古以来,神秘的海底世界一直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去发现。自然博物馆里有许多海洋生物标本,一起去看看吧!
师:谁来说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与现在的海洋生物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2、出示“巨型章鱼的标本”图片
师:看,这是什么?
学生观察
教师介绍:这条巨型章鱼的“手臂”有6米多长,两条的长度相加达12米长,“手臂”上长满吸盘,可以牢牢地将鲨鱼抱住,填入口中。因此巨型章鱼一度被称为“深海巨怪”。
3、出示图片,学生讨论。
师:自然博物馆里的海洋生物标本给我们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灵感。
图(1) 图(2) 图 (3)
师总结:图(3)这是3500年前古希腊的陶壶,上面画的是什么呢?(章鱼)你们知道古人为什么要把章鱼画在陶壶和陶盆上吗?
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设计意图:通过参观博物馆,让学生了解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它为生命的诞生进化与繁衍提供了条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通过欣赏一些有关海洋怪兽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人类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用绘画来表现这些海洋怪兽了。
(二)穿越远古时代 探究怪异特征
1、师:地球是个大水球,它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着,生物起源于海洋。海洋生物的总数超过陆地生物的总数。在这深度可达11公里的神秘海洋,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深浅不一、光照不同,古今生物种群丰富多样、神秘莫测,除了章鱼,还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奇形怪状的生物,科学家也会被它们吓一跳。你们想不想和我们的科学家一起去远古进行一次奇妙的旅行?(学生表达愿望)
2、师:闭上眼睛,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的声音?(播放海里的声音)
再闭起眼睛听听,平静的海洋波涛汹涌起来,小鱼小虾都多了起来,海洋里什么来了?(播放声音)
图1 图2 图3 图4
这是四亿年前近两米的菊石类生物。(出示图1)
这是恐龙时代的巨型鱼龙。(出示图2)
这是三亿六千万年前约九米长的肉鳍鱼。(出示图3)
这是四亿年前的板足鲎(hou),也叫海虫,长达3米。(出示图4)
3、学生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长得这么奇怪?
4、播放声音
师:瞧,声音这么大,又是谁来啦?
教师出示图片
师:你们知道吗?鲨鱼是最古老的的海洋生物,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大约4亿年,比恐龙还大1.4亿岁呢。这些远古巨型鱼类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学生归纳:身体庞大 牙齿锋利 有特殊本领
4、师:这么多的海洋怪兽,它们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
学生归纳:海洋怪兽给我们的感觉是恐怖的,吓人的,它们大多数外形奇异,色彩鲜艳。它们有的身体很庞大,他们有的眼睛很大,有的牙齿很尖,还有的脚很多……
5、师:瞧!这就是传说中的尼斯湖水怪。它的什么部位最特别啊?
(出示图片)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原来是它的脖子。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古生代的海洋怪兽,了解海洋怪兽怪在哪里,有哪些显著地特征。为下面探讨海洋怪兽的造型设计方法奠定基础。
(三)欣赏艺术作品 归纳设计方法
1、合作探究“海洋怪兽”造型的设计方法——拆分重组
(1)出示图片
师:这是一位艺术家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来的,你们认识他吗?
学生说
(2)看看这位海龙王有什么特别之处?或怪在哪?(学生讨论交流)
(3)师:在这只海洋怪兽身上,你找到了哪些熟悉事物的特征?还有没有同学有新的发现?
(4)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图片。
马头 鹿角 蛇身 鱼鳞;
鹰爪 兔眼 牛耳
(3)师总结归纳:原来,鲜活的艺术形象来源于生活,通过这些图片的分析,我们发现设计师就是利用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事物,把他们拆分后重新组合来设计怪兽的。(板书:拆分重组)
2、合作探究“海洋怪兽”造型的设计方法——重复排列
(1)教师出示图片:问:这只海洋怪兽的眼睛和脚是怎样设计出来的?
学生小组讨论,探讨方法。
(2)教师总结归纳:把海洋生物的某个有特点的部分重复排列来设计。
(板书:重复排列)
(3)教师出示图片,学生欣赏
师:这些海洋生物身上有哪些重复的形?(学生讨论交流)
师:把这些重复的形画在鱼身上可以吗?
谁来试一试?
(6)请个别学生上去画一画重复的形。
3、合作探究“海洋怪兽”造型的设计方法——夸张变形
(1)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观看。
图1 图2
(2) 师:图1中的海洋怪兽有什么特点?它与图2中的鮟鱇鱼有什么异同?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形状变化了,嘴巴更大了,牙齿更锋利了……)
(3)教师总结归纳:将海洋生物的某一个特征进行变化,夸大其特征的方法,叫做“夸张变形”。(板书:夸张变形)
4、合作探究“海洋怪兽”造型的设计方法——动态拟人
(1)出示动画片中海洋怪兽图片
师:是不是海洋怪兽都是恐怖的,吓人的?我们来看看这几个海洋怪兽给人什么感觉?
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可爱,表情很滑稽……
(2)师:原来怪兽不一定是可怕的,只是看起来很怪,它也可以很可爱,像人一样有表情,会说话。说说这是用了那种方法来设计的?
学生个别回答
(3)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动态拟人 )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以学生说,学生欣赏以及学生练笔为主,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怪兽的特点,让学生归纳方法,并用此方法尝试设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海洋怪兽造型设计方法。
三、教师示范,学生修改
(一)师:目前已知海洋生物约有23万,仍有超过100万的海洋生物尚未被发现。你们知道它们长什么样吗?
学生讨论,描述心目中的海洋怪兽的样子。
(二)教师出示图片
1、师:如何用这只普通的海星为主题设计一只海洋怪兽呢?
2、学生讨论,小组交流。
(三)教师示范
1、师:看看老师是怎样设计这只海洋怪兽的好不好?(学生赞同)
2、教师演示,学生边观看边思考。
(四)学生尝试
1、师:我们在设计海洋怪兽的时候,也可以把好多种方法结合起来。
谁愿意上来试一试?
2、学生上台,尝试在老师的范画上进行修改。
3、教师评点,肯定作品:经过同学们的修改,我的海洋怪兽更生动了!真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你们的想像力可真丰富啊!
设计意图:教师的示范浓缩了新知的要点,为学生的独立创作提供了有效的创作思路。对四年级学生而言,仍然需要得到更多表现方法的启示,为此,教师的引导与适当示范,以及师生的合作演示是必要的。在此过程中,老师及时给予表扬会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四、明确要求,快乐创作
(一)作业展示,欣赏评述。
1、师:你最喜欢哪幅作品?说说为什么?它是用哪种手法表现的?你觉得还可以用哪种手法来表现?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点评。
(二)学生构想,交流想法。
师:现在,如果让你来设计一个海洋怪兽,你会吗?(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1、你打算用哪种方法?
2、你准备以哪种海洋生物为主体来设计呢?
3、你打算用哪几种生物的特征来丰富这只海洋怪兽?
(三)投影展示作业要求:
(1)选一种海洋生物为主体,把它改造成一只海洋怪兽。
(2)可以运用今天所学的一种,两种或者三种方法,也可独自创一种方法来设计海洋怪兽。
(3)要求造型奇特,色彩丰富,富有创意。
(4)可以自由选择绘画材料和方法。
(四)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实践创作?
(1)播放舒缓音乐,学生动手创作。
(2)及时发现问题,速度快的同学可以添画背景和色彩,随时展评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学生作业,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的脑子里就有了一个怪兽的基本外形,为创作做了基本的铺垫。)
五、作业展示?多元评价
(一)展示学生作业
1、师:我们来活动一下我们的小手好吗?把自己设计的海洋怪兽用剪刀剪下来。(学生动手)
2、教师提示:贴在哪个位置比较合适?(学生回答)
学生把剪下来的海洋怪兽贴到大海背景中去。
(二)点评学生作业
1、自评:你以哪种海洋生物为主体,用什么方法表现海洋怪兽的?
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2、互评:谁的组合更有趣,谁的重复最巧妙,谁的变形更特别?
学生欣赏评价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3、集体评:谁的海洋怪兽最特别?谁的海洋怪兽最奇特?
学生评出最佳设计奖,教师颁发奖品,拍照留念。
(三)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同学都设计了一款专属于自己的海洋怪兽。每一款海洋怪兽都非常有创意,老师很欣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评、互评、集体评等多元化的评价,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在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关注其它同学的作品,学会欣赏并发表自己的审美见解。教师评价能对学生创造成果进行积极多侧面的评价,从中发现创新点、独特点、闪光点,使学生愉快地品味成功的果实,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拓展延伸 回归生活
(一)师:其实这些海洋怪兽常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都是人们把现实生活中的形象经过想象、加工、改造而成的,作品中也表达了人们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1、教师出示图片
师:你们知道美人鱼是怎么想象出来的吗?
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出示图片
师:你们认识它吗?(它叫儒艮)你觉得它和美人鱼像吗?
3、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所知道的艺术作品中的海洋怪兽的形象。
(二)师:你瞧,这些奇特海洋怪兽它们不仅是孩子们的好玩伴,也受到大人
们的喜爱哦!在路边墙上也常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呢。所以,我们说
海洋怪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1、教师出示图片
鲨鱼睡袋 章鱼玩具 墙面装饰
2、学生欣赏,介绍自己身边的海洋怪兽。
(三)师总结: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很多艺术作品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们艺术创作的源泉。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围绕海洋这一主题,做一做心目中的海洋生物。
设计意图:延伸课堂知识,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其关注生活,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感受生活中的美,提高他们美化生活的能力。
板书 :
海洋怪兽
拆分重组
重复排列
夸张变形
动态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