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项脊轩志》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25 11:3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1张PPT。项脊轩志人教版 语文高中选修谜语:衣锦还乡 (打一明代散文家)归有光解题: 项脊轩,归有光的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有双重意思: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作者自号项脊生,又把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项脊轩”,有怀宗追远之意。
记、志、书、表,古代常见文体名,都属于古代与韵文相对的“散文”的范畴,共同点:以记事为主,夹叙夹议。《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出师表》《陈情表》/《报任安书》《与妻书》。
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归有光(1506——1571年),字熙甫,号震川,明朝昆山人,著名散文家。作者自幼苦读,9岁能文,20岁通读五经和三史,但考试不利,35岁才中举,后8次考进士落第。于是迁居到嘉定(今上海市)安亭江上,讲学20余年,学生颇多,称之为“震川先生”。他直到60岁才中进士当县令。
由于为官正直,不与上级官吏和地方豪绅同流合污,3年后明升实降为顺德通判,专管马政,颇受委屈。后由大学士高拱保荐为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上任一年后,病故。语 音轩 渗漉 修葺
垣墙 栏楯 偃仰
迨 异爨 阖门
长号 扃牖 象笏
呱呱 老妪 先妣
中闺 扉 兀坐 庖 栖于 啸歌
万籁 姊妹xuān lùqìyuán dài cuàn yùb?guīfēi gūhéhùJiōngy?ush?n y?n háowù páo qī xiào lài zǐ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首句:判断句
旧:原来的,旧的
仅:只有
方丈:一丈见方。
项脊轩,就是旧日的那间南阁子。面积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得下一个人居住。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下:向下。名作状。
案:书桌
顾:环顾
北向:向北。
这是间历经百年的老屋,灰尘泥土向下渗漏,雨水直往下滴。每当挪动一下桌子,环顾四周也没有可以安置的地方。(屋子)又是朝北的,照不到阳光,一过中午室内就昏暗了。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上:从上面,名词做状语
使不上漏:使之不上漏,省略句
前:在前面,名词做状语
垣墙:筑起围墙,名词做动词
以:用来
当:同“挡”,阻挡。 我略为修补,使(它)不从上面渗漏下来,前面开了四扇窗,围着庭院筑起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阳光,借助日光的反射,室内才明亮起来。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在
美景又在庭院中错杂栽种了兰花、桂花、竹子、树木,旧时的栏杆也因而增添了美景。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偃仰啸歌:或俯或仰,大声吟诵。
万籁有声:外界的各种声音都能听见。借来的书放满了书架,我或俯或仰,高声放歌,大声吟诵,有时则静默独坐,外界的各种声音都听得见。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寂寂:非常寂静。然而庭院台阶显得特别寂静,小鸟不时飞来啄食,有人来它也不飞走。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三五,指农历每月十五,又称望。十六,既望。初一,朔。最后一天,晦。
班驳:纷杂错落。
明月半墙:明亮的月光照着半个墙面。
姗姗:舒缓轻盈。
十五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半墙上,桂树的影子纷杂错落,微风吹拂,桂影移动,舒缓轻盈,十分可爱。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前辟四窗
日影反照
室内洞然植兰桂竹木于庭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冥然兀坐第一段:写项脊轩中可喜的事。探究一:1、一间书房。作者是怎样描写项脊轩前后变化的?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书房怀有怎样的情感?
修葺前:狭小,破旧,阴暗修葺后:不漏,明亮,雅致,幽静对比手法,突出对书房的喜爱之情。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然:但是,表转折。
居:居住。它的其它用法还有:
可:值得。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可喜的事,也有许多可悲的事。①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③居官守法
④二者必居其一
⑤昂其值,居为奇货
⑥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过了处于当,任占据存储坐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先是:即“先于是”,在此以前。 原先。
为一:构成一体。 ,“一”是数词作名词
迨:等到。
内外:在里面在外面,名词做状语
往往:到处。 是:这样。
而:表修饰。还有其他用法: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室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和围墙,门和墙到处都是这样。B 客逾庖而宴
C 呱呱而泣
D 而庭阶寂寂
E 某所,而母立于兹
F 余扃牖而居B 顺接连词 C 修饰连词D 转折连词E“尔”,你的F修饰连词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西:向西,名词做状语
庖:厨房。
宴:赴宴,吃饭。名作动。
已:已而,不久。
凡:一共,总共。
再:两次
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妪:老妇人
尝:曾经。
乳:哺乳,喂乳,名作动。
妣,母亲。
先:逝世的
抚:对待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 3.“厚”的用法:
①先妣抚之甚厚
②水之积不厚
③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④遂厚葬之好 深忠厚 优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于:和。
每:常常。
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先母曾经来过一次。老婆婆常对我说:“这里,曾是你母亲站立过的地方。”“所”的用法;
②鱼我所欲也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所以动心忍性……的东西被用来……的方法 所:地方
而:同“尔”,你
兹:这里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而:表修饰
以:用。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我在门外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束发:文学常识
读书轩中:读书于轩中,省略句。
过:看望。
竟日:整日。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两三岁的儿童.
总角 垂髫:幼年的儿童.
豆蔻年华:十三岁的少女.
及笄jī :十五岁的少女.(女子成年)
束发:男子十五岁.
加冠,弱冠:男子刚成年20岁.
而立之年:男子30岁
不惑:男子40岁.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五十岁.
花甲:六十.
耆qí:六十岁以上.
古稀:七十岁.
耋dié :七十到八十岁.
耄mào :八十岁到九十岁.
期颐: 一百岁2.“过”的用法:
①大母过余 ②非寡人之过也
③过故人庄 ④有过之,无不及
⑤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⑥从轩前过看望过失拜访超过犯错误经过3.“若”的用法
①久不见若影 ②仿佛若有光
③噤若寒蝉
④不思而言,童子不若你像像……一样比得上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比:及,等到。
去:离开。
以:用。
阖:关闭。
效:成功。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长久没有收到功效,这孩子的成功,那是可以期待的吧!”4.“效”的用法
①吾家读书久不效
②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③斯用兵之效也 ④东施效颦成功任务效果效仿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顷之:不久。
之:音节助词,无义。
以:相当于“而”,表修饰。
朝:上朝,名作动。
当:一定。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会用到它!”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瞻顾:瞻仰回顾。
长号:大哭。
号:哭泣。
禁:忍住,
回忆起旧日这些事情,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真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朗诵思考:文章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要求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感受“悲”归有光之悲,悲在______
要求:
1、最好用四个字一组的短语概括内容;
2、短语可以在文章中找,也可以自创;
3、每个小标题必须出现和作者关系密切的人物和事件;?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多可悲思念、悼亡之情 写后庭院一再变迁,家境没落,表现一个“悲”字。析:表明这样一个日益败落的家庭已经到了叔伯之间各人顾各人的程度了。 “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
‘ 儿寒乎?欲食乎? ’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 这说明:归有光对于母亲的音容笑貌是没
有印象的,对于一个日渐长大的孩子来说,
想象和怀念母亲的感情一天比一天浓厚,乃
至于成为一种阴影笼罩在心头。这是一点不
易言明的伤痛。 “ 顷之,持一象笏至, ” 曰: “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 这个象笏是一件官宦人家才有的东西,并为象牙制成,可见归有光的外祖?为官不小,在朝堂之上面向皇帝陈说国事,是外祖?家当年的荣耀,老祖母的言行举止充分说明其对孙子的深切期望。 相关背景 归有光自幼饱读诗书,天资聪颖,9岁能文,但屡试不第,直到35岁才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会试是三年一次的。直到六十多岁才中进士,当了湖州长兴县县令。由于作官正直,不与上级官吏及地方豪绅同流合污,三年后被明升暗降为顺德府通判。后来在大学士高拱的保荐下做了南京太仆寺丞,但只做了一年就病死任上。“悲”的深刻内涵 归有光担负着振兴家族的责任,眼前祖母这殷切的希望对他而言该是如何地沉重而又凄切啊!但他生不得志,亲人相继离去,他深感辜负亲人尤其是祖母的期望!这是一位极具家庭责任感的男儿之“悲”。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故:从前。
扃牖:关着窗户
扃:关闭。
而:表修饰。
之:补充音节。以:凭借、根据。
凡:总共。
得:能够。
得不焚:被动句。
殆:大概。项脊轩的东边以前曾经是厨房,人们到那里去,要从轩前经过。我关上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
自己闭门苦读多次遭火未焚悲喜交加 以往都有神护,现在呢?反而
破败不保。反衬家庭现在的不幸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既:已经。
归,旧指女子出嫁。
时:时常。我已经写完了这篇志,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她时常来到项脊轩中,向我询问古代的事情,有时靠着桌子学写字。或:有时。
几:桌子。
书:写字。3.“书”的用法:
①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②书非借不能读也
③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④得鱼腹中书
⑤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⑥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⑦或凭几学书
⑧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信件书籍文书字条写奏章书法《尚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 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家省亲。
闻:听说。
何:什么我妻子回娘家看望父母,回来后转述她小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间阁子,那么什么叫阁子呢?”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了,小轩也破败了,没有修理。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又过了两年,我因生病卧床很长时间,心情无聊,于是叫人再次修理了这间南阁子,格局与以前稍有不同。然而我以后大部分时间出门在外,不常在这里居住。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手:亲手。名作状庭院中有一棵枇杷树,是我的妻子在她去世那一年亲手栽种的,现在已经高高挺立着,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 补记:怀念亡妻乐悲 两部分虽然写于不同时期,但都是围绕项脊轩写家庭生活琐事,抒发自己或喜或悲的感情,前后格调一致,情感贯通,可以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补记部分是写婚后与项脊轩有关的一段生活,主要表现丧妻前后的欢乐和悲伤,仍是紧扣了文眼。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