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专题创新练习题
一、选择题: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读下列四幅聚落景观图,完成1~2题。
1.下列聚落与分布匹配正确的一组是____
A.蒙古包——青藏高原 B.竹楼——西双版纳
C.窑洞——云贵高原 D.冰屋——东北平原
2.下列古诗词可能描写①地的是______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李老师出国考察,在图示阴影区某地拍摄了一张传统建筑归照片。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阴影区位于____
A.欧洲 B.亚洲 C.非洲 D.大洋洲
4.根据该地传统建筑的形态特点,推知当地居民可能信奉____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下图为人类大陆图。读图完成5~6题。
5.①②③④地人口稠密区在空间分布上的共同特点是____
A.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 B.都位于东半球
C.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 D.都位于南半球
6.①地区的主要人种和使用的主要语言是____
A.白色人种;英语 B.黄色人种;汉语
C.黄色人种;英语 D.白色人种;汉语
下图是根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反映的问题是____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老龄化
C.环境污染 D.人口增长缓慢
8.针对上述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
A.全面开放二孩政策 B.扩大海外投资
C.引进先进技术 D.保护环境
读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回答9~10题。
9.A、B、C三地最早形成聚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A.气候 B.人口 C.河流 D.资源
10.下列宗教发源于B地的是____
A.基督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二、非选择题
11.【探究学习】
案例名称:不同地区的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案例资料: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
资料一 新疆维吾尔族的传统民居——“阿以旺”式住宅。这种住宅分前后两室,前室是又称“夏室”,较通透,带天窗;后室称“冬室”,相对封闭,通常不开窗。
资料二 西双版纳傣族竹楼底层架空,楼上是家人居住、生活的地方,楼下圈牲畜或放杂物。这种建筑楼顶尖,坡度大。
资料三 东北传统民居。
探究思考:
⑴根据资料一,试分析新疆维吾尔族的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⑵根据资料二,分析竹楼为什么要建成尖顶的?
⑶东北与云南相隔千里,气候条件截然不同,为什么建成尖顶的房屋?
12.【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世界人口问题
课题资料:
资料一 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资料二 图为世界各大洲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图。
课题思考:
⑴图中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和最高的大洲分别是哪个?
⑵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问题?(至少写出3点)
⑶针对世界各地区主要人口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解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题:BABBC BBACD
11.⑴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前室开天窗,通风凉爽;冬季气候寒冷,后室通常不开窗,防寒、保暖
⑵这里降水丰沛,房屋尖顶有利于排水。
⑶这里降雪较多,容易积压在屋顶,尖顶的房屋有利于缓解压力和排除积雪。
12.⑴欧洲;非洲。
⑵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居住问题、出行问题、治安问题等。
⑶对于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和地区,应采取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政策;对于人口增长过慢的国家和地区,应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总之,人口增长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