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6《景阳岗》(共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6《景阳岗》(共5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25 21:2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施耐庵 其人不见正史,稗史野闻中各说纷纭,地下挖掘也仅提供曲证,因此有人称为“谜”。然而,一部旷世巨著《水浒传》的问世,发聋振聩,影响深广。施耐庵的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20世纪20年代以后,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一些有关材料,如,《施耐庵墓志》、《施耐庵传》。《墓志》说他生于1296年,死于1370年,曾中进士,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做过两年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乡,从事著述。由于材料相互矛盾之处不少,这些材料的真伪,学术界一直未有定论。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古典长篇白话小说,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
《水浒传》以它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
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
《水浒传》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统治阶级的罪恶,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景阳冈》是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
 
本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
23回改写的。《水浒传》是描写北宋末年山东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这部小说写宋江等108条好汉,在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下,被迫在梁山泊聚义反抗的故事,武松是这部书中的英雄人物之一。
 
景阳冈,在山东阳谷县城东17公里处,传说这里古木参天,荒草无涯,是虎狼藏身,野兽出没的地方。清代末年在山冈修建了“山神庙”,庙内有武松打虎的塑像。
《景阳冈》介绍
《水浒传》作者以其高度的艺术表现力,生动丰富的文学语言,叙述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塑造了众多可爱的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武松 绰号“行者”,因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山东清河县人,武松从小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郎抚养长大。武松投奔二龙山后成为该支“义军”的三位主要头领之一,后三山打青州时归依梁山。

guǐ
liàng
qiàng
kuà
pīlì
吓唬
诡计
踉踉跄跄
腰胯
霹雳
Xiè

bèng

泄气
簌簌
迸出
酥软
客官
如何
但凡
榜文
印信
耻笑
哨棒
请勿自误
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本课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文言词
——
现在词
大虫
--(

店家
--(

客官
--(

筛酒
--(

吃酒
--(

榜文
--(

如何
--(

老虎
老板
客人
斟酒
喝酒
为什么
公告
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我们已经预习过了课文,课文中除了讲武松打虎,还讲了武松的哪一些事情?

)-(
)-打虎-(

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武松
:喝酒
上冈
打虎
下冈






根据事情发展顺序将课文分四段,说说段意。
(1—4)武松进店喝酒,不听店家劝告,执意要过景阳冈。
(5—7)武松上冈,见到庙门上有官司的榜文,才知有虎,但怕回去被店家耻笑,决定继续上冈。
(8—12)武松赤手空拳与虎搏斗,终于打死了猛虎。
(13)武松打死老虎以后,一步步挨下冈来。
1、你觉得课文中描写得最精彩的是哪一部分?这一段表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从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来?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这一段的描写最精彩。这一段表现了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的性格特征。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1)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
(2)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3)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2、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
(打虎前喝酒,和店家的对话,自己的心理活动。)
 
(1)
快速默读这一部分,画画相关的句子,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豪爽、倔强、勇敢、酒量惊人、爱面子,胆量过人。
(2)你是通过哪些句子体会到武松具有这些特点?
 ①豪爽
  这酒真有气力!
  ②倔强
  原来这样。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
  ③勇敢
  就有大虫,我也不怕。
  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
④酒量惊人
  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
  但凡客人来我店,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
  ⑤胆量过人
  武松听了,笑道:“……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就有大虫,我也不怕。”
  武松看了,笑道:“……我怕什么!”
  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
  
⑥好强,爱面子
  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
(3)这些内容和武松打虎有什么关系?
(这一段虽然不是重点段,但是对于武松性格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武松的话语和心理活动描写,使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也为下文作了铺垫,对于人物的刻画是必不可少的。)
找一找:
请同学们找到文中有关武松打虎时的动作,认真读一读,想一想,主要体现了武松的什么特点?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
1、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
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2、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
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3、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4、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
5、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
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
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
请同学们体会“闪”对表现武松形象的好处!
合作交流探讨: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
“闪”对表现武松形象的好处主要在于:
(“
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准确刻画了武松在遭到大虫的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的动作。“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而“躲”却显得很被动。这样,充分说明了这一个连一个的“闪”字,绝不是重复、雷同。而凸现了武松的有勇有谋、智勇双全。描写武松时用"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过人的高大形象。)
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1.
店家只给武松三碗酒的原因是——
三碗不过冈
2.
武松不听劝告上景阳冈的原因是——
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
······
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不怕老虎
3.
武松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原因是——
勇敢无畏,武艺超群
4.
武松能打死老虎,却提不动那只被打死的老虎的原因是——
武松打老虎时耗尽了力气,手脚都酥软了
请同学们思考、总结:
你觉得武松有哪些性格特点
武松—豪爽倔强、机智勇敢、武功高强、酒量过人、无所畏惧
在《水浒传》中像武松这样的英
雄好汉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读读《水浒传》原著,感受小说中人物的精彩描写。
 绰号“行者”,因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山东清河县人,武松从小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郎抚养长大。武松自小习武,武艺高强,性格急侠好义。武松兄长武大郎是一个侏儒,其美貌妻子潘金莲试图勾引武松,被拒绝,后被当地富户西门庆勾引,奸情败露后,两人毒死了武大郎。为报仇,武松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因此获罪被流放孟州。在孟州,武松受到施恩的照顾,为报恩,武松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不过武松也因此遭到蒋门神勾结官府的暗算,被迫大开杀戒。在逃亡过程中,得张青、孙二娘夫妇帮助,假扮成带发修行的“行者”。
武松
1、复述《景阳冈》这个故事,谈谈你对武松的评价。
2、课后阅读《水浒传》的其他故事,与同学交流。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