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的教学案[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的教学案[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6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7-12-20 11:17:00

文档简介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教学案
执笔人:侍东升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2)举例说明基因重组及意义
2、能力目标
能由实例归纳提出概念模型及采用图表对比各种生物的变异类型
3、情感目标
(1)探讨基因突变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2)通过计算体会生物的变异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意义
[学习重点]
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
[学习难点]
说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学习方法]
课前导学 质疑讨论 反馈矫正 迁移创新
[学习过程]
1、基因突变
(1)实例:
(2)概念:由于DNA分子中 的替换, 和 而引起的 的改变。
(3)发生的过程及时间:基因突变发生的 期的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中。
(4)基因突变与生物生殖的对应关系
无性生殖中 分裂过程能发生基因突变;有性生殖中 分裂过程也能发生基因突变。因而在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过程中都存在因素突变而发生的变异。
(5)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胞
体细胞 (能、不能)发生基因突变,这种突变 (能、不能)导致下一代产生变异,有性生殖细胞 (能、不能)发生基因突变,经 作用,这种突变可使下一代出现变异。
(6)基因突变 (改变、不改变)染色体基因的数量,只改变
(7)基因突变 (一定、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由于一种氨基酸可以对应 密码子,有的基因突变并不改变氨基酸种类,这样的突变 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某种突变虽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氨基酸的个别位置,但并不影响该蛋白质的功能,所以不会引起生物性的改变。
(8)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类:(1)物理因素:包括 、 等;(2)化学因素:包括各种能够与DNA分子发生作用而改变DNA分子结构和性质的物质,如 ;(3)生物因素:包括 和 等。
(9)基因突变是 的根本来源和 的重要因素
基因突变虽然是 有害, 有利的,但由于它能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前所未来的新性状,为自然选择提供了 。
2、基因重组
(1)概念:生物体进行 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2)方式:a随着 的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
b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 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基因重组。
(3)基因重组仅仅是 的改变,并 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变异来
源之一,对生物进化也有重要意义。
[评价反馈]
1、某种自花授粉植物连续几代只开红花,一次开出一朵白花。该花的交子代全开白花,其原因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分离 C.基因互换 D.基因重组
2、某基因的一个片段中的DNA链在复制时一个碱基由G→C,该基因复制三次后发生
基因突变的基因占该基因总数的 ( )
A.100% B.50% C.25% D.12.5%
3、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则进行的是( )
①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
②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③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上搭载的种子培育出太空椒
④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4.人类发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变,其突变的方式是基因内 ( )
A.碱基发生改变(替换) B.增添或缺失某个碱基对
C.增添一小段DNA D.缺失一小段DNA
5、用x射线照射某植物幼苗,诱发了基因突变,X射线最有可能在下列哪项过程中起作用 ( )
A.有丝分裂间期 B.有丝分裂全过程
C.受精作用过程 D.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6、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亲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生活条件改变
7、基因突变大多数都有害的原因是( )
A.基因突变形成的大多是隐性基因
B.基因突变破坏了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的均衡体系
C.基因突变形成的表现效应往往比基因重组更为明显
D.基因突变对物种的生存和发展有显著的副作用
8、2003年1月100粒洛阳牡丹种子随“神舟”四号飞船遨游了太空,经太空实验的牡丹种子将发生( )
A.花朵会更大更艳 B.花朵会变小
C.变成另类牡丹 D.均有可能
9、下面列举的生物性状是伴性遗传又是突变性状的是( )
A.豌豆的圆粒 B.人的红绿色盲 C.人的糖尿病 D.人的白化病
10、长期接触x射线的人群产生的后代中遗传病发病率明显增高,主要原因是该人群生殖细胞易发生( )
A.基因重组 B.基因分离 C.基因交换 D.基因突变
11、每10万人中约2~3个血友病患者,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 )
A.随机性 B.低频性 C.不定向性 D.有害性
12、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表现型
C.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时
D.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13、右图表示基因A与a。、a:、a。之间关系,该图不能表明的是( )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可以通过突变而转化
D.这些基因的转化遵循自由组合规律
14、亮氨酸的密码子有如下几种:UUA、UUG、CUU、CUA、CUG,某基因片段中的GAC突变为AAC时,这种突变的结果对该生物的影响是( )
A.一定有害的 B.一定有利的
C.有害的概率大于有利的概率 D.既无利也无害
15、下列哪种情况产生新的基因( )
A.基因自由组合 B.基因互换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数目变异
16、某一红色链孢霉合成精氨酸的过程:
(1)在一次实验中,经测试只发现鸟氨酸和瓜氨酸,而没有精氨酸。产生此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致使 。
(2)如果酶I和酶Ⅲ活性正常,酶Ⅱ活性丧失.则能否合成鸟氨酸和精氨酸吗?
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 。
答案:⑴基因Ⅲ发生突变 酶Ⅲ缺失或失去活性,因此不能形成精氨酸
⑵可以合成鸟氨酸,不能合成精氨酸 酶Ⅱ失活,鸟氨酸不能合成瓜氨酸,因此精氨酸的合成缺乏原料。
17、某种高秆植物经理化因素处理,在其后代中发现个别矮秆植株。
(1)这种变异究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还是因土壤瘠薄或遭受昆虫危害而生长不良的缘故 为了探明这个问题,请你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进行鉴定,并分析可能的结果。
①鉴定方法:
②结果分析:
答案:①把发现的突变体连同原始的亲本一起种植在土壤和栽培条件基本均匀一致的环境中,仔细观察比较两者的表现。
②如果突变体与原始亲本大体表现相似,即是高秆,说明突变体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如果突变体和原始亲本不同,仍表现为矮杆,说明是可遗传的变异,是基因发生了突变。
(2)如果上述突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突变体究竟是显性突变(d→D),还是隐性突变(D→d),可利用杂交实验进行鉴定。
①让突变体矮秆植株与原始亲本杂交,如果F1表现高秆,F2既有高秆又有因分离而出现的矮秆植株,这说明矮秆突变是
②请画出上述遗传图解。
答案:①隐性突变
② P:dd(矮杆) × DD(高秆)

F1 Dd(高秆)

F2 DD(高秆) Dd(高秆) dd(矮杆)
1 : 2 : 1
18、下图所示是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原因,据图回答:
(1)①是 过程,②是 过程,后者是在 中完成的。
(2)③是 过程,发生在 过程中,这是导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
(3)④的碱基排列顺序是 ,这是决定缬氨酸的一个 。
(4)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十分少见,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 且 。
答案:
⑴转录 翻译 细胞核 ⑵基因突变 DNA复制
⑶ GUA 密码子
⑷ 频率低 往往有害
PAGE
1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3节 人类遗传病的教学案
执笔人:侍东升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2、能力目标
进行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3、情感目标
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
学习重点:
1、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学习难点:
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
学习方法:
课前导学、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创新
学习过程
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类型
染色体 性遗传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白化病、先天
性聋哑、苯丙酮尿症,特点通常在家族中隔代相传,且男女发病
率相同
染色体 性遗传病:人类红绿色盲症,隔代遗传和交叉
遗传,女患者父亲和儿子均是患者,男患者多女患者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代代
相传,男女发病率相同
染色体 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代代相传,女
患者多于男患者,男患者母亲和女儿均为患者
多基因遗传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1)家庭聚集现象;(2)易受环境影
响;(3)群体中发病率高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如
二、遗传病监测和预防
某一青年发现自己的家族中患白内障的人数较多,于是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其家族的白内障是否属于遗传病。你认为医生应采取的基本方法步骤是怎样的?
基本方法步骤是:
(1)向该青年 了解其家族中所有所员的患病情况。
(2)绘制出来家族的 图。
(3)通过系谱图分析该家族的白内障是否具有 特点。
遗传病不仅给患者个人带来痛苦,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还给后代造成痛苦,如果能通过一定的手段,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就会在一次程度上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你能概括出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的措施吗?
评价与反馈
1、某男同学在体检时被发现是红绿色盲患者,医生在询问家属病史时得悉该生的母亲既是色盲又是血友病患者,而父亲性状正常,医生在未对该生作任何体检的情况下就在体检单上记录了患有血友病,这是因为 ( )
A.血友病为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 B.血友病为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
C.父亲是血友病的携带者 D.血友病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2、“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基因测序工作是指测定 ( )
A.DNA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B.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C.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D.基因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3、下列与先天性愚型无关的一项是 ( )
A.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B.21三体综合征
C.性腺发育不良 D.智力低下,身体发育迟缓
4、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血友病患者,血友病基因在该家庭中传递的顺序是 ( )
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
5、耳廓多毛症总是由父亲传给儿子,又由儿子传给孙子,决定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 ( )
A.在常染色体上 B.在Y染色体上
C.在X染色体上 D.在X、Y染色体上
6、下列疾病分别属于单基因显性遗传病、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依次是 ( )
①21三体综合征 ②原发性高血压 ③糖尿病 ④苯丙酮尿症 ⑤软骨发育不全 ⑥并指 ⑦抗维生素D佝偻病 ⑧性腺发育不良 ⑨先天性聋哑
A.⑥⑨、③、②④⑦、①⑤⑧
B、③⑤⑨、④⑥⑦、②、①⑧
C、⑤⑥⑦、④⑨、②③、①⑧
D.③④⑥、⑤⑦⑨、②、①⑧
7、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他的孙女的几率是( )
A.1/2 B.1/4 C.1/8 D.0
8、下列各种疾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是 ( )
A.软骨发育不全 B.原发性高血压
C.性腺发育不良 D.青少年型糖尿病
9、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根据是 ( )
A.近亲结婚必然使后代患遗传病
B、近亲结婚使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加
C.近亲结婚违反社会的伦理道德
D.人类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10、“猫叫综和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这种遗传病的类型是 ( )
A.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 B.性染色体多基因遗传病
C.常染色体数目变异疾病 D、常染色体结构变异疾病
11、下列有关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家族性疾病都是遗传病 B.非家族性疾病一定不是遗传病
C.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疾病一定是遗传病 D.遗传病一定是先天性的
12、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是 ( )
⑨由多对基因控制 ②常表现家族聚集 ③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④发病率很低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3、在下列人类生殖细胞中,哪两种生殖细胞的结合会产生先天性愚型的男性患儿
①23A+X ②22A+X ③21A+Y ④22A+Y ( )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②和④
14、下列需要进行遗传咨询的是( )
A、亲属中生过先天性畸形孩子的待婚青年 B.得过肝炎的夫妇
C.父母中有残疾的待婚青年 D.得过乙型脑炎的夫妇
15、分析人类的下列疾病,其中不能采用基因治疗法治疗的是 ( )
①夜盲症 ②白化病 ③血友病 ④脚气病 ⑤沙眼 ⑥苯丙酮尿症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⑥
16、以下是两例人类遗传病。
病例一:人的正常色觉B对红绿色盲b呈显性,为伴性遗传,褐眼A对蓝眼a呈显性,为常染色体遗传。一个蓝眼色觉正常的女子,与一个褐眼色觉正常的男子婚配,生了一个蓝眼色盲的男孩,在这对夫妇中:
(1)男子的基因型是 。
(2)女子的基因型是 。
(3)他们的子代中出现蓝眼色盲男孩的概率是
病例二:幼儿黑蒙性白痴(A—a)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病。这是一种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试问:
(4)如两个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此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那么这个儿子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概率是 。
(5)这个儿子与一个正常的女子结婚,他们生的第一个孩子患此病,那么第二个孩子患此病的概率是 。
答案:⑴ AaXBY ⑵ aaXBXb ⑶ 1/8 ⑷ 2/3 ⑸ 1/4
17、下图是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某家系图谱,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病,请据图回答:
(1)请判断甲病的遗传方式并简要说明理由。
(2)乙病的遗传方式如何 能直接从遗传图谱分析得出这一结论吗 为什么
(3)3号个体的基因型是 ;4号个体的基因型是 。
(4)5号与6号这对夫妇生育的后代都不正常吗
理由是
答案:⑴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3和4号表现正常,生出有病的女孩,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女儿的父亲表现正常,所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⑵X隐性遗传病,不能,图谱显示最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因为患病都是男性
⑶AaXBY AaXBXb
⑷不是,5、6号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 AaXBX 他们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4×3/4=9/16
18.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标是绘制四张图,每张图均涉及人类一个常染色体组和性染色体,具体情况如下:两张图的染色体上都标明人类全部的大约10万个基因的位置(其中一张图用遗传单位表示基因间的距离,另一张图用核苷酸数目表示基因间的距离);一张图显示染色体上全部DNA约30亿个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还有一张是基因转录图。参加这项计划的中国科学家宣布,在完成基因组计划之后,将重点转向研究中国人的基因,特别是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同时还将应用人类基因组大规模测定碱基顺序的技术,测定出猪、牛等哺乳动物基因组的全部碱基顺序。
试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人类的24条染色体的基因和碱基顺序。试指出是哪24条染色体 为什么不是测定23条染色体
答案:22条常染色体+X+Y
因为XY两条性染色体上携带基因不同。
(2)在上述24条染色体中,估计基因的碱基对数目不超过全部DNA碱基对的10%。试问平均每个基因最多含多少个碱基对
答案:1亿=108 3×103
(3)你认为完成“人类基因计划”有哪些意义
答案:绘出基因图谱,确定了每个基因位置,对于治疗人类遗传病,改善基因等都有重要作用。应用人类基因测序技术测定猪、牛、羊等哺乳动物基因的全部碱基顺序,对于我国畜牧业今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隐性遗传病
显性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
人类遗传病
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婚前检测 和预防
羊水检查
B超检查
孕妇血细胞检查
PAGE
1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2节 染色体变异的教学案
执笔人:侍东升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染色体变异的基本类型
(2)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3)进行低温诱导的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2、能力目标
(1)搜集生物变异有育种应用上实例
(2)掌握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方法,并理解其作用机制。
3、情感目标
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体会染色体变异的生物多样性形成及育种等方面应用
学习重点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学习难点
1、染色体组概念
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概念及联系
3、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学习过程
1、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主要有4种:染色体某一片段的 、 、
、 ,这些结构改变 改变,从而导致性状变异。
2、染色体数目变异
(1)染色体数目变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 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 形式成倍地加增加或减少
(2)染色体组数目判别
a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细胞中相同的染色体有4条,此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
b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就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基因型为AAaaBBbb的细胞或生物体含有4个染色体组。
(3)二倍体和多倍体及其判别
由 发育而成的个体, 中含有 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
生物几倍体判别不能只看细胞内含有多少个染色体组,还要考虑到生物个体发育的直接来源。
a如果生物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生物体细胞内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b如果生物体是由生殖细胞——卵细胞或花粉直接发育而成,无论细胞内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人工诱导多倍体方法有 和 ;它们的作用原理为 前者与后者相比优点为
(4)单倍体及单倍体育种
中,含有 的个体,叫做单倍体,单部体特点: 且 ,后者发生的原因是
单倍体育种基本步骤:
(1)第1年:杂交
(2)第2年:a花药离体培养得到 幼苗
b用 处理该幼苗,使 加倍,最后得到
均是 体。
该育种方法与常规杂交育种相比明显优点为
3、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
评价与反馈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才是单倍体
B、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必定是二倍体
C、六倍体小麦花粉离体培育成的个体是三倍体
D、八倍体小黑麦花粉离体培育成的个体是含四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
2、韭菜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这32条染色体有8种种形态结构,韭菜是( )
A、二倍体 B、四倍体 C、六倍体 D、八倍体
3、如下图所示细胞为三倍体的是( B )
4、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点是( )
A、都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B、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C、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不利 D、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有利
5、一个染色体组应是( )
A、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B、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C、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 D、来自父母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
6、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染色体组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C、染色体组只存在于体细胞中 D、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消失
7、水稻的糯性;无子西瓜;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些变异的来源依次是( )
A、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环境变化、基因重组
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8、把普通小麦(六倍体)的花药和一部分体细胞,通过组织培养,分别培育成两种小麦植株,它们分别是( )
A、单倍体、六倍体 B、三倍体、六倍体
C、六倍体、六倍体 D、六倍体、单倍体
9、猫叫综合症是人类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这种变异是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 )
A、染色体缺失片段 B、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1800
C、染色体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D、染色体增加片段
10、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区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在光镜下看不见,染色体变异在光镜下可见
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染色体变异是定向的
C、基因突变是可以遗传的,染色体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D、基因突变是有利的,染色体变异是有害的
11、单倍体水稻高度不育,这是因为( )
A、基因发生了重组 B、染色体结构发生了变异
C、染色体数目不稳定 D、染色体配对紊乱
12、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下图能表示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C )
13、细菌和变形虫的变异来源分别是( )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重组 ③染色体变异
A、①②和② B、①和①②
C、②③和①②③ D、①和①③
14、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为XY型,若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物的染色体组成应是( )
A、18+XX B、18+YY
C、18+XX或18+YY D、18+XX或18+XY
15、下图表示基因为AaBb的水稻单体育种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倍体水稻的纯合基因型为AABB
B、单倍体育种比杂交育种时间短
C、AaBb水稻单倍体育种可育出的二倍体水稻有两种
D、试管苗高度不育
16、研究表明,低温以及秋水仙素等理化因素会使值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某同学探究低温(40C)能否诱导洋葱(2n=16)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
(1)方法步骤
①培养洋葱根尖,待不定根长至1cm左右时,放入冰箱(40C)诱导培养6h
②制片装片: → → →制片
③用显微镜观察并绘图:先用低倍镜寻找染色体形态较好的分裂相,后用高倍镜观察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2)你认为该同学的实验缺陷是:
答案:解离 漂洗 染色 16或32 未有常温培养所得的一组根尖作对照
17、分析下图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组成情况,并回答相关问题
(1)一般情况下,一定属于单倍体生物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的图是 。
(2)由C细胞组成的生物体能繁育吗? ;如何处理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3)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而言,在何种情况下,由B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二倍体? ;在什么情况下,由B细胞组成的生物体是单倍体? 。
(4)假若由A细胞组成生物体是单倍体,则其正常物种体细胞内含 个染色体组。
答案:⑴ D ⑵ 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诱导使之发生染色体数目加倍
⑶该个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是二倍体 由未受精的有性生殖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是单倍体 ⑷ 8
18、右图是果蝇的染色体组成,请据图回答:
(1)这是 性果蝇
(2)有 个染色体组,是 倍体。
(3)有 对同源染色体, 对常
染色体, 对等位基因,1和3是
染色体,A和a是 基因,A和B是
基因。在产生配子中,含ABCD基因的配子
占 。
答案:⑴雄性 ⑵ 2 二 ⑶ 4 3  4 非同源 等位 非等位 1/16
19、下图所示为用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养出④⑤⑥⑦四个品种的过程。
(1)用①和②通过I和II过程培育出⑤的过程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
(2)通过III和V培育出⑤的育种方法的优点是
(3)由③培育出的⑥是 倍体。
(4)由①和②通过I和III过程培育出⑤的过程叫 ,③培育出④过程叫 ,V过程需要用 处理 。
答案:
⑴基因重组 花药离体培养 ⑵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⑶ 多(四)
⑷单倍体育种 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 单倍体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