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复习课[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核酸复习课[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5-10-22 11: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5张PPT。1、为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
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并编上号,分别加入1mL新鲜的唾液。
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3、将两支试管的混合液完全浸入37℃的温水中。
4、再分别向1号和2号试管中注入1mL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5、10分钟后取出试管,冷却后分别加入碘-碘化钾溶液,边加边轻轻振荡。
6、比较观察两支试管中颜色的变化
指出实验方案中的错误。
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
(1)操作步骤:
①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淀粉液2mL
②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3.00L,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pH依次稳定在5.00、6.20、6.80、7.40、8.00。
③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唾液1mL,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
④反应过程中,每隔1min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
(2)结果见下表:
(1)实验过程为什么要选择37℃恒温?
(2)3号试管加腆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什么?
(3)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应当对唾液做怎样的调整?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2、已知一段信使RNA有30个碱基,其中A和C共有12个 , 那么转录成该信使RNA的一段DNA分子中应有多少个G和T及该信使RNA经翻译而合成肽链时,应脱去多少个分子的水:
A. 12 和 30 B. 30 和 29 C. 18 和 10 D. 30 和 9D3、用含15N标记的(NH4)2SO4给水稻施肥 ,经过放射性跟踪检测, 结果在猪的唾液和尿液中均能检测到15N的存在, 那么唾液和尿液中最终检测到的15N的形成分别是由于什么的缘故:
A.蛋白质水解、脱氨基作用
B.氨基酸脱水缩合、脱氨基作用
C.氨基酸脱水缩合、氨基转换作用
D.蛋白质水解、氨基酸转换作用
B4、某生物兴趣小组,连续测定了甲、乙、丙、丁四位健康人尿液中的尿素含量,根据测定的结果。计算的平均值列于下表
尿素的平均含量(g/100mL)
据上表,你认为这四人的食物结构中,蛋白质比例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D5、下表表示某种食物中的四种氨基酸的含量和人体蛋白质中这四种氨基酸的平均含量。试问:如果人食用这种食物,在人体中发生下列哪种生理过程,才能使食物中的这四种氨基酸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A.呼吸作用 B.转氨基作用
C.脱氨基作用 D.氧化作用B单位(g/g)6、如果某人排出的粪便中有许多氨基酸,你认为发生病变或受到损伤的部位最可能发生在:
A.胃粘膜的上皮细胞
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C.大肠粘膜的上皮细胞
D.盲肠炎B7、有关酶的曲线中,错误的是:酶




度酶




度酶




度温度PH值DABCD8、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体细胞中的DNA、RNA和蛋白质的种类:
A.DNA、RNA和蛋白质的种类均不同
B.DNA、RNA和蛋白质的种类均相同
C. DNA相同、RNA和蛋白质不同
D. DNA和RNA相同、蛋白质不同
C9、胰岛素分子是一种蛋白质,由51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含两条肽链。
⑴胰岛素分子中含 个肽键;控制合成胰岛素分子的基因中至少有 个脱氧核糖核苷酸。
⑵这51个氨基酸形成胰岛素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51个氨基酸的总分子量减少了 ; 49306882⑶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最佳药物,其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原因是:
;
⑷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体内合成了人类胰岛素。试问:决定该激素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的信使RNA是由 转录而来的;其合成的场所是 ,写出大肠杆菌体内胰岛素的表达过程:

⑸若胰岛素被口服,其在消化道内最终变成
。氨基酸胰岛素基因核糖体 胰岛素是蛋白质,其口服
后将被消化液消化,失去疗效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磷酸磷酸脱氧核糖核糖A、T、C、UA、U、C、G两条链一条链主要在细胞核主要在细胞质DNA、RNADNA、RNADNA、RNADNA、RNADNA、RNADNARNADNADNADNADNADNADNARNA 实 验 一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单击画面继续将S型活菌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单击画面继续将杀死的S型菌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单击画面继续将R型活菌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单击画面继续将R型活菌与杀死的S型菌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细菌发生转化,性状的转化可以遗传。单击画面继续DNA酶DNA





。只有加入DNA,R型转化为S型。
单击画面继续DNA的化学结构(1)脱氧
核糖碱基磷酸AGCT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DNA的化学结构(2)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种类DNA的化学结构(2)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的种类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DNA的化学结构(3)连 接 1、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A、核酸 B、DNA C、RNA D、蛋白质
2、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
A、核酸 B、DNA C、RNA D、蛋白质
3、硝化细菌和乳酸菌的遗传物质是
A、核酸 B、DNA C、RNA D、蛋白质
4、酵母菌的遗传物质是
A、核酸 B、DNA C、RNA D、蛋白质
5、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A、DNA B、RNA
C、DNA和RNA D、DNA或RNA ABBBC6、构成人体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有:
A、8种 B、5种 C、4种 D、2种
7、鱼体内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 
A、1种五碳糖  
B、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C、5种含氮碱基 
D、8种核苷酸
8、AA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分别用同位素32P、
35S做了如下标记:请分析:(1)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 素是 ;
(2)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 。32P、31P35S人的一个肝细胞中所含DNA分子的数目是:
A、等于46 B、大于46
C、小于46 D、等于9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理由是:
A、DNA的含量比RNA多
B、DNA是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C、只有DNA能够进行自我复制
D、只有DNA能够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BB某一DNA分子,T为200个,复制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3000个,则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几次: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某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组成是嘌呤占58%,嘧啶占42%,此生物可能是:
A、噬菌体 B、小麦 C、烟草花叶病毒 D、任何生物
某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是嘌呤占58%,嘧啶占42%,此生物可能是:
A、噬菌体 B、小麦 C、烟草花叶病毒 D、任何生物体外进行DNA复制的实验,向试管中加入有关的酶、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37℃下保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生成DNA,DNA的碱基比例与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比例一致
B、不能生成DNA,因为缺少DNA模板
C、能生成DNA,DNA的碱基比例不确定,且与酶的来源有一定的关联
D、不能生成DNA,因为实验中缺少酶催化的适宜的体内条件包含有500个脱氧核苷酸对的DNA片段可以编码的蛋白质种类数可能:
A、10004 B、4500
C、41000 D、5004在含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酶和ATP的条件下,分别以不同生物的DNA为模板,合成新的DNA。问:
(1)分别以不同生物的DNA为模板合成的各个新DNA之间,(A+C):(T+G)的比值是否相同?为什么?
? (2)分别以不同生物的DNA为模板合成的各个新DNA之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什么?
? (3)在一个新合成的DNA中,(A+T)(C+G)的比值,是否与它的模板DNA任一单链的相同?
?
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合成的ATP通常比同化作用中消耗的ATP多或少,动物呼吸作用合成的ATP通常比同化作用消耗的ATP多或少?以上分别为:
A、少、少 B、少、多
C、多、多 D、多、少
乌贼体内巨大的神经细胞能象红细胞一样不断地吸收K+,科学家做过实验:用一种有毒物质B使神经细胞中毒,其泵入K+的功能就消失;如果注入某种物质,神经细胞又能恢复不断吸收K+的功能,一直到这种物质消耗完.请分析科学家注入了什么物质:
A、载体蛋白 B、糖类 C、ATP D、水采用黑-白瓶(不透光-可透光瓶)法测定池塘群落各深度日代谢的平均氧浓度变化,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回答:
⑴、该池塘一昼夜生产氧 g.(m2)-1,消耗氧量 g.(m2)-1。表明这个生态系统平衡状态良好,因为整个群落 大于 ,从而使水体保持一定的 浓度。
⑵、据表分析该池塘垂直结构:自养生物分布在 ;完全由异养生物组成的群落分布在 。87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 溶解氧 小于4米 4米水深以下 下列生物的排泄物中含有CO(NH2)2最多的是:
A、斑马 B、牛
C、虎 D、驴
某同学在夏季天气晴好的一天,分别于清晨、正午、傍晚、深夜四个时间从同一棵绿色植物各取一片绿叶,并从每片叶上取下同样大小的圆片,在将这四个圆片放入酒精中煮一下,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加碘染色,染色最深的应是何时取下的圆片:
A、清晨的叶 B、傍晚的叶
C、深夜的叶 D、正午的叶人体受精卵中的线粒体
A、主要来自父方 B、主要来自母方
C、父母双方各一半 D、在发育过程中形成
ATP和磷酸肌酸都是生物体内的高能化合物,都含有高能磷酸键,但是两者水解时用途同,ATP水解时释放的能量用于 ,磷酸肌酸分解时释放的能量用于 。
人和动物体内发生“ADP +磷酸肌酸→ATP + 肌酸”反应的条件是:
A.肌肉组织缺氧 B.机体消耗ATP过多
C.机体进行有氧呼吸 D.机体进行无氧呼吸生命活动合成ATP某体细胞中有染色体24个,该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某DNA分子发生了基因突变,此细胞进入细胞分裂中期时有染色体数:
A、24个 B、47个 C、48个 D、49个
甲乙两生物的体细胞中,DNA分子数、碱基的总量与种类均分别相同,与之相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
B、甲、乙是同种生物的后代
C、甲、乙细胞中的基因数相同
D、不足以得出以上任何一种结论临床通过检测尿液中一定时间内的含氮量,可以粗略地估算下列哪一营养物质在该段时间内的氧化分解量:
A.蛋白质 B.脂肪 C.糖 D.维生素D
下列物质口服后将失去原有作用的是:
A.胰岛素 B.葡萄糖 C.维生素 D.胃蛋白酶
若某蛋白质的分子量为11935,在合成这个蛋白质分子的过程中脱水量为1908,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7,则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对某种植株作如下处理: 甲持续光照10 分钟, 乙光照5秒后再黑暗处理5秒,连 续交替进行20分钟,其它条件不变,则甲、乙两种情况下,植株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是:
A、甲多于乙 B、甲少于乙
C、甲等于乙 D、无法确定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动都能具有的现象是:
A、分解葡萄糖 B、随时都能进行
C、产生ATP D、在线粒体里进行分析未进食的白鼠细胞内ADP与ATP的含量比,若发现ADP的含量偏高时:
A、表示此时细胞能量充足
B、表示此细胞内的葡萄糖氧化作用将加快
C、磷酸肌酸将减少
D、此时此细胞内的葡萄糖多被用以合成糖元
对“绿色的叶片”的最准确解释是:
A、叶绿体是绿色的
B、叶绿体基质是绿色的
C、叶绿体基粒是绿色的
D、叶肉细胞是绿色的、下图,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量(光合量)之间的关系,对这一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A点时,光合量与呼吸量相等
B、在过B点后,再提高光照强度,光合量不再提高
C、在B点时,总的光合量为7mg/m2·h
D、在A点时,总的光合量为0下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你认为表示鲜重的是哪一条曲线?其光合作用开始于哪一点:
A、Y、M B、X、O C、Y、O D、X、Q
用胰、肠液处理果蝇唾液腺的染色体,得到极细长的纤丝,此纤丝很可能是:
A、多肽链 B、DNA分子
C、染色质丝 D、染色单体
对叶绿体成分进行分析,发现某部位的磷酸含量较高,该部位最可能是:
A、外膜 B、内膜 C、基质 D、基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