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线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既是上一课《蔬果的剖面》的内容延伸,又为下一课《节奏的美感》奠定了绘画基础。线条是造型最基本的元素之一。生活中由于运动方向、材料、排列方式等因素会使线条产生许多变化,因此线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也是画家用来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本课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线条,体会直线与曲线带给人们的动与静的感觉,欣赏画家用不同形式表现的线条,感受艺术作品中线条的丰富表现力,体验用线作画的乐趣。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可采用以下思路:对比直线和曲线一寻找生活中的线条—欣赏美术作品中的线条—体验创作—展示评价。教师可收集生活中的各种线条图片进行对比,如笔直的公路与蜿蜒的盘山路、平静的湖面与波涛汹涌的海面等。再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各种线条,如折线、回旋线、波浪线……让学生体会不同的线条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学生创作前,可引导其欣赏画家笔下的线条的表现方式,以及同龄人创作的表现线条的美术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学生能够体会不同种类的线条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感知不同线条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
2、过程方法:学生能用曲与直的线条表现出动与静的感觉。
3、情感态度:学生在对不同作品的观察和创作中提高分析能力和造型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在曲线和直线的对比中,体会它们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并将这种感受表现在自己的美术创作中。
教学难点:学生能运用曲线和直线表现出动与静的感觉。
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实物球、范画、美术工具和材料。
学生准备:绘画纸、彩色笔或水粉颜料。
五、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教师出示两张图片,分别是《生活中的直线》和《生活中的曲线》,让学生找出两幅图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发展阶段
1、让学生在动物、植物、建筑、生活现象、常用的物品中找一找不同的线条。
2、教师总结:线条无处不在。不同的线条带给人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3、欣赏美术家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感受美术创作中如何运用线条进行表现。
《春醒》
《秋水回波》
《天水牧歌》
欣赏学生创作的各种表现线条的作品。
(三)作业阶段
尝试运用平直或弯曲的线条表达静或动的感觉。
(四)展示与讲评阶段
展示学生作业,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意图,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教
师点评提出修改意见。
(五)收拾与整理阶段
引导学生整理好制作工具,注意保持教室的整洁。
拓展阶段
尝试运用可塑性材料进行立体作品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