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第七章 生物的进化 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上现存的有记载的生物种类大约有200多万种,还有许许多多种生物没有被我们发现。据估计,曾在地球上生活过的生物种数可能多达5-10亿。
这么多的生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一批又一批“踏上”地球,又“远离”地球走向灭亡,进行着自然界的“新陈代谢”,这就是生物的进化。生物为什么会进化呢?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作出了最好的解释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有什么重要意义及局限性?预习思考一、自然选择学说及其发展㈠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1、过度繁殖2、生存斗争3、遗传变异4、适者生存㈡自然选择学说的意义: 科学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㈢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 不能科学解释遗传变异的本质,以及生物进化的原因局限于个体水平。进化原因发展过度繁殖有限的生活条件生存斗争适者生存生物新类型出现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实例: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长颈鹿的祖先过度繁殖后代个体间的差异生存斗争长颈、长前肢个体(遗传积累)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现代长颈鹿(变异)过度繁殖有限的生活条件+导致生存斗争+变异导致适者生存+有利性状遗传导致生物新类型出现 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变为显著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新类型。生物进化原因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关于生物进化的研究:性状水平分子水平以生物个体为单位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形成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按达尔文进化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活在地穴水井中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睛
而失去视觉。
B、食蚁兽的长舌是因为长期甜食树缝中的蚂蚁
反复不断伸长所致。
C、鹿和狼在长期生存斗争中相互进行选择,结
果发展了自己的特征。
D、春小麦连年冬种可以变成冬小麦,这是环境
影响的结果。CA长期使用某种农药,会发现灭虫效果越来越差,
这是因为有些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害虫产生抗药性
的原因是:( )(A)害虫对农药进行选择的结果;(B)定向变异的结果;(C)遗传的结果;(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不正确理解是:( )(A)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B)选择是不定向的;(C)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D)生物的有利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
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DB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㈢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㈣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预习思考: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举例说明什么是种群?个体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2、种群基因库的概念。
3、什么是基因频率?如何计算?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哪些?基因频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从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那么基因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多少?A:60%a:40%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1、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某种基因的
基因频率= 此种基因的个数
此种基因的个数+其等位基因的个数2、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某种基因的基因频率=某种基因的纯合体频率+1/2杂合体频率实例分析1、据调查得知,某学校的学生中各血型的比率如下:
IAIA 20% IAi 30%
IBIB 10% IBi 20%
IAIB 10% ii 10%
计算IA、 IB、i的基因频率。IB=25%IA=[2*20%+30%+10%]/200%=40%i=35%2、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的比率为:
XBXB 44%
XBXb 5% XbXb 1%
XBY 43% XbY7%
则Xb的基因频率是:( )
A、13.2% B、5%
C、14% D、9.3%D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与种群基因库的概念2.基因频率定义与计算方法特点:频率可变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预习思考 生物的突变率很低,而且一般是有害的,为什么还能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1) 对于每个基因来说,突变率很低,但一个种群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的突变(2)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取决于生存环境。基因突变多种多样的基因型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桦尺蠖深色浅色栖息环境浅色(个体多)
(个体少)栖息环境深色s基因频率降低
S基因频率升高浅色深色s基因频率又降低
S基因频率又升高s基因频率95%……S基因频率95%㈢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㈢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变异是不定向的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自然选择表现型基因型基因频率㈣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预习思考1、物种的概念,与种群的关系?
2、隔离的概念及类型?
3、物种形成的过程?
4、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区别?㈣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⒈物种定义:一定自然区域,彼此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个体。与种群的关系:一个物种包括多个种群㈣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⒉隔离定义: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由于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无法相遇而不能交配。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产生可育后代。⒊物种形成过程种群小种群新物种发生改变基因频率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分类学上把只有地理隔离的同一物种的几个种群叫亚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⒈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⒉生物进化的实质⒊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有何区别?生物进化同种生物的发展变化,时间可长可短任何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如何,引起的性状变化程度如何都属进化的范围。物种形成指一个物种发展为另一个物种的过程。必须当基因频率的改变在突破物种的界限形成生殖隔离时,方可成立。(需漫长时间)二者都是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发生的。(1)马(2N=64)和驴(2N=62)杂交能产生后代称骡子,能够正常发育,但不能生育,这种情况称之为 ( )
A、杂交育种 B、人工诱变
C、基因重组 D、生殖隔离(2)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 ( )
A、染色体结构发生了变化
B、马和驴的遗传物质有本质区别
C、发生突变
D、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DD选择下图为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进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回答:1、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外部因素是? 2、甲岛上的B物种迁移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原因是?3、迁移到乙岛的B物种进化为D物种的原因是?自然选择、地理隔离。B与C之间已经形成生殖隔离。甲乙两岛上的环境条件不同,自然选择作用也不同,再加上地理隔离使它们基因频率的差别得到积累形成了生殖隔离。A甲岛乙岛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鲤鱼是一个种群
B.种群不同个体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C.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D.东北虎和华南虎是一个种群D2.生物适应性的形成是自然界定向选择了它 们的:( )
A.遗传 B.变异 C.可遗传变异 D.强大的生命力CC3.在美国的东部分布着的白尾棕兔有12个亚种,而在美国西部的多数地区的白尾棕兔却有23个亚种。造成这种差别最可能的原因: ( )
A.美国东部的兔子生殖离显著
B.美国东部的兔子交配随机性大
C.美国西部山地的地理隔离更显著
D.美国西部气候变化较大4.如果有两个小种群的动物,在形态结构上相近,它们必须具备下列哪一特征,才能归为一个物种:( )
A.它们必须分布在同一地理区域
B.它们的基因一定要相同
C.它们的毛色一定要相同
D.能相互交配繁殖并产生可育后代D5.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可以改变基因库的组成
B.生物个体总要死亡,但基因库却因个体繁殖代代相传
C.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所含的全部基因
D.种群中的每个个体含有基因库的全部基因D6.外表相近但种类不同的鱼在生殖期间将卵和精子释放在同一水域中,但一种鱼的精子不能进入另一种鱼的卵,这种现象属于:( )
A.生殖隔离 B.地理隔离
C.形态各异 D.不在同一水层A7.某一个种群中某种可遗传的变异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是:( )
A.那个性状对环境有很大的适应性
B.该种群的全体成员都是那个性状的纯合子
C.那个变异性状是由环境引起的
D.控制那个性状的基因是隐性的A8.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 )
A.使种群间的个体互不相识
B.使不同种群各适应于不同的地理环境
C.使种群间雌雄个体失去交配机会
D.使种群之间停止基因交流,并朝着不同的
方向演变D9.人工选择之所以能选育出新品种来,自然选择之所以能形成物种,这两方面共同的选择基础是:( )
A.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普遍存在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人和自然界的选择力量
D.生物都在进行着生存斗争C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