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倍的认识
课型:新授
教材与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初次接触的新概念,思维迁移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要使学生用“倍”充分表达两个物体之间的关系。感知的过程中理解“倍”的意义,了解倍的概念。在教学此知识时,应尽量多给 学生感知的机会,在动脑思考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觉地接受新的概念,学习新的 知识,并在自己身边寻找“倍”的足迹,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感知“倍”的概念,体验、明白“一个数的几 知识与技能: 倍”的具体意义。利用“倍”的概念,解决“一个数的 解决问题: 几倍是多少”的具体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 数学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生活中举例“倍”的关系,让学生充分感知“倍”的应用,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相连。
教学重点
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讲解操作
预习作业
课前准备
6张绿色圆片 课件
教学板块
课堂预设
课堂记录及原因分析
第一版块:
用日常生活中学生见到的大象引起孩子们的注意
第二版块:
通过学生自己观察,教师引导“倍”,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提出问题。
第三版块:
自主+合作,探索尝试阶段。在认识倍的前提下,教师再次出示图片,让学生充分理解倍的含义。
第四版块:
游戏环节,通过游戏,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倍的含义。巩固概念。
第五版块:
巩固拓展,提升发展阶段。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倍的认识,及对倍的感念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见过大象么?
生:见过(或者没有)
师: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到大象之家看一看。
二、认识倍
教师出示情境图。
师:看看这幅图,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有4头大象,2头小象。(如果出现只,教师提示用头)
生2:我发现大象比小象多2头。(如没出现具体多几只,教师追问)(你说出了他们数量之间的关系,很好)
生3:4里面有两个2 (此情况不容易出现,教师可提示同学大象的头数 里面有几个小象的头数)
师:我们可以说,大象的头数是小象的两倍。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师:谁用“倍”说一说他们的关系?
(教师指名说,排火车说,让学生充分用语言表述)
理解倍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倍”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事情也可以用倍来说明,我们一起来看小兔和妈妈拔萝卜的情况。
师: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兔妈妈拔了6个萝卜,小兔拔了2个。
师:谁再来说一说?
(板书:教师用花片代表萝卜,小兔拔了2个,兔妈妈拔了6个)
师:谁来说一说他们之间的关系?
生1:兔妈妈拔萝卜的个数比小兔多4个。
生2:小兔拔萝卜的个数比兔妈妈少4个。
生3:兔妈妈拔萝卜的个数是小兔的3倍。(学生若说不出,教师提问;谁能用“倍”说一说他们的关系?)
教师指名说,同桌之间说一说。
师:谁再来用“倍”说一说他们的关系?你是怎么想的?
(小兔拔了2个,兔妈妈拔了6个,6里面有3个2,所以兔妈妈拔萝卜的个数是小兔的3倍)
师:谁在来说一说为什么?
生:。。。。
生:。。。。。
生:。。。。
师:如果兔妈妈拔了8个萝卜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想的?
生:。。。。。。。
师:谁再来说一说。
师:看来同学已经理解倍了,接下来我们做个游戏,谁愿意和老师合作?
师:注意听,(拍手两下)老师拍了几下?你拍的次数是老师的2倍。(学生拍)你拍了几下?怎么想的?
师:你们看懂了吗?我们一起试试,注意听:(老师拍2下)
你们拍的次数是老师的3倍。预备开始
师:你拍了几下?为什么?
生:6里面有3个2,。
师:再听:(老师拍3下)你们拍的次数是老师的2倍。
师:你拍了几下?为什么?(再叫一名)
师:你们真棒!那老师想考考大家,有没有信息。翻开数学书81页。
五、“倍”的练习
练习1 师: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3个红色花片,12个黄色花片。
师;谁来说一说是几倍?你是怎么想的?
练习2:师: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2只公鸡,10只母鸡.
师: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10个里面有5个2 ,所以是5倍。
师:还可以怎么想?
生:。。。。。
练习3:在图中画出虚线,说一说图中有什么?
练习4自己数一数,圈一圈,填一填。(学生说出答案后,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练习5:自己独立作出答案。
(2)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师:你能提出有关“倍”的问题么?
六、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针对学生有价值的课堂临时生成进行记录并进行双边反思)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