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从蜡烛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搜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
3、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另一类是会产生新的物质;
4、会辨别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属于哪种变化。
5、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6、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会辨别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属于哪种变化。
三、教学准备:酒精灯、火柴、蜡烛、三脚架、试管夹、陶瓷、白糖、易拉罐、澄清的石灰水、吸管、烧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你们熟悉的物体。(出示蜡烛)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桌上的蜡烛,然后来介绍一下它的特点,看哪组同学说得多。
2.活动:学生自由观察,然后描述。
3.教师讲解:大家观察到蜡烛有各种颜色,也有各种形状,是固体……还有同学提到它可以燃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蜡烛加热和燃烧时的情况。
(二).探究蜡烛加热、冷却后的变化
1、学生进行预测。
(1)提问:如果把蜡烛加热,请你猜猜看,可能会有什么变化?
(2)提问:如果冷却后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3)谈话:大家的猜测到底对不对,你们想不想亲自来观察一番呢?
2、讨论研究方案。
(1)谈话:要加热蜡烛需要那些器材?又怎样来研究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一下。
(2)小组讨论。
(3)汇报:需要那些器材,怎么做?实验时你觉得要注意那些安全问题?
3、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4、师生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蜡烛加热后,会慢慢变软,再变成蜡烛液体;冷却后又会慢慢变硬,变成固体。
(三)探究蜡烛燃烧时的变化
1、提问:如果点燃蜡烛,会发生什么现象?
2、学生作出假设。
3、学生设计实验。
(1)谈话:大家猜想蜡烛燃烧时可能有水分产生、变成黑色的东西、会释放出二氧化碳。这仅仅是大家的猜想,能想个办法来证明你们的猜想吗?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种猜想设计研究方案。
(3)汇报:小组设计的是哪一种猜想的研究方案,打算怎样来研究。
4、学生自主验证。
5、汇报实验现象。
6、讨论:仔细观察两次实验记录,比较蜡烛加热和燃烧时产生的现象和发生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7、师生小结:蜡烛加热时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而蜡烛燃烧时却产生了新的物质。这是两种不同的变化类型。
8、出示结论:像加热和点燃蜡烛发生的变化一样,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液体中产生沉淀以及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寻找到新物质生成的证据。
(四)巩固辨析
1、出示生活中的一些事例。
2、辨析属于哪一类变化,并说说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