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25 18:0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2.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3.识记新文化运动的标志、口号,内容,意义
4.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袁世凯在天坛祭天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结局如何,之后中华民国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局面?
(1)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


新文化运动背景:
(2)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新文化运动开始。

《青年杂志》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青年杂志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包括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两方面的内容

阅读课本找出《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哪些?
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口号:
主要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1917年初,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提倡学术上“兼容并包”,开北大“学术”与“自由”之风,聘请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来校执教。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蔡元培

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学
走近北大
讲坛上的教授
辜鸿铭
胡适
陈独秀
鲁迅
李大钊
蔡元培
不同思想流派的知识分子在北京大学展开学术争鸣。
陈独秀
胡适
李大钊
鲁迅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
他们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指引着人们向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文化发起猛烈的冲击。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2)提倡民主与科学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主张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旧道德:指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




  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打倒孔家店”
因为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在新文化运动主将们的眼里,孔子就是儒家传统道德的护身符。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狂人日记》书影
鲁迅
《狂人日记》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提倡民主与科学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民主
Democracy
(德先生) (赛先生)
Science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科学
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等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他提倡的白话文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同时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大家,还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是二十世纪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思想家。
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公开打出“文学革命”的旗号,主张变革文学内容,倡导通俗易懂、反映现实、抒发真情的新文学,摆脱八股文束缚。
鲁迅把白话文的形势与反对专制的内容结合起来,创作了一系列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杰作,深刻地揭露了各种社会问题,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
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的铺垫的作用。
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
一定的片面性,但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官方祭孔
打倒孔家店
问题探讨
  新文化运动时猛烈抨击旧道德,旧文化,而现在我们却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你认为两者矛盾吗?为什么?
思考:
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的继承
  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鉴;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想一想
近代中国是如何向西方学习的?
新文化运动

(技术)器物
制度
思想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陈、李、鲁、胡等

由表及里
1.新文化运动的斗争锋芒指向(   )
A.北洋军阀 B.封建迷信思想
C.帝国主义 D.维护封建制度的礼教
D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 )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3.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核心内容是( )
A.反对尊孔和复古
B.提倡民主和科学
C.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
B
4.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B.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C.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D.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A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作业
主要知识点:
1.新文化运动开始标志: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口号 :民主和科学
2.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
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
②提倡民主和科学(民主指: 德先生,科学指:赛先生)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3.评价新文化运动:
积极性: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局限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4.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的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