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教案
课题名称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程标准 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生情况 学生已学习完第四单元16、17、19课,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替与并立有一定认识。教师在进行17、19课过程中,已对北人南迁、东晋建立等知识有所铺垫。 该班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基础较好,课本内容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们虽然表达欲望强烈,但语言表述不够准确、历史思维不够严谨,需要加强能力训练。
教学目标 识读时间轴和魏晋南北朝地图,知道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六朝政权更替,掌握六朝的统治区域和都城,树立时间观念,形成空间观念。通过文物赏析、地图观察、文献解读的方式,知道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培养史料实证的意识。通过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归纳总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提升历史理解和解释的能力。通过学习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平安定的社会条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中华文明是民族交融、交流互鉴、共同努力的成果。
教学重点 六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教学难点 六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
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探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播放:江南风景视频(“绿水青山”)出示:经济开发材料(“金山银山”) (汉代)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用原始的火烧水灌的方式去除杂草)……(民)无积聚而多贫。——(西汉)司马迁《史记》(南朝宋)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梁)沈约《宋书》总结:“江南之变” 华丽转身 聆听思考 情境导入,生成问题。引出“江南之变”的主题,引发学生兴趣、思考。
启∧江南之变∨端 出示:南朝谢朓古诗《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设问:“六朝古都”的来历?任务:阅读教材,结合所学,按时间顺序排列朝代出示:六朝时间轴(地图选取自六朝博物馆展览地图)讲述:东吴、东晋的更替出示:南朝地图、南朝政权一览表提问:这些政权有什么相似之处?出示:三国两晋南北朝示意图讲解:政权的并立关系提问:与北方相比,偏居江南的六朝整体政局如何?回扣设问:“南京城见证六朝历史”小结:政权更替,偏安江南 回答:六朝古都 聆听复习巩固 回答:①定都建康②疆域主要在江南地区③更替频繁④武将篡权观看示意图 聆听 回答:与北方相比,六朝政局相对稳定 以南京城串联六朝历史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通过多种形式,明确六朝时序、空间定位,培养阅读地图的能力。 了解朝代的更替,掌握基础知识,进行比较、概括的能力训练。对比南北方政局,铺垫“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过渡到“江南之变”的表现。
赏∧江南之变∨处 模拟博物馆参观场景,引导学生跟随讲解,感受“六朝繁华”。农业出示:“六朝食单”音频讲解六朝建康人以稻米、麦为主食,副食品主要包括蔬菜、瓜果、肉食,包括水产品等等……①农作物品种增多材料1:麦——原产于西亚,旱地作物,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汉代以前江南无麦作。材料2:《种麦诏》天嘉元年八月诏称:“菽粟之贵, 重于珠玉” “麦之为用, 要切斯甚” ——(唐)姚思廉《陈书》材料3:《山居赋》 (南朝)谢灵运 蔚蔚丰秫,苾苾香秔。 送夏蚤秀,迎秋晚成。 兼有陵陆,麻麦粟菽。注:秫[shú]一种有黏性的谷物 秔[jīng]一种黏性较小的稻②农作物产量提升材料4:水稻种植区与水利工程地图材料5:良畴[chóu,田地]亦数十万顷 ——(梁)沈约《宋书》材料6:地沃民阜,一岁称稔,则穰被京邑。 ——(梁)沈约《宋书》注:稔[rěn,丰收] 穰[ráng,丰收] 被[泽被]材料7:自淮以北,万匹为市;从江以南,千斛为货。——(梁)沈约《宋书》注:斛[容量单位,此时一斛为十斗,120 斤]讲解:水稻直播与育秧移栽技术提问:通过六朝食单,你看到了江南哪些变化?小结:品种增多,产量提升……→农业进步 聆听思考1.从北方引入了新的粮食品种2.政府重视对麦等作物的种植3.江南地区种植北方作物的实例 聆听 思考:两种水稻播种技术所需人力不同。 文物解读,提取信息。创设情境,通过对多种文物的解读,了解六朝时期江南开发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表现,知道获取历史信息的主要途径,培养史料实证的观念,并做到“论从史出”。农业感受六朝时期江南农业在品种与产量上的进步。体会北方人民的南迁与生产生活方式对六朝农业的影响。
手工业-(制瓷业)①青瓷中的精湛工艺出示:青瓷鸡首壶音频与四维演示提问:1.工艺有哪些提升?2.鸡首壶的命名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点?讲述:鸡首壶将追求吉祥的心理、方便实用的价值、艺术上美观的追求,巧妙的融为一体。②青瓷中的文化气韵出示:青瓷莲花尊图片青瓷莲花尊作为青瓷的代表作,是集造型、装饰、釉色、品性于一体的经典产物,崇尚清淡,超然物外,莲花装饰在古代也称其为荷花,在佛教文化中被赋予纯净圣洁的象征。……莲花尊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讲也是古人极力追求人文精神的过程。——张莹、赵君《浅析六朝青瓷的艺术价值——以青瓷莲花尊为例》③制瓷业的特点出示:青瓷展柜(多种青瓷)提问:根据以上材料,以制作、实用、审美等角度,归纳六朝青瓷的特点?小结:技术高超,艺术之美……→手工业发达 聆听回答:1.壶身壶嘴连通;增加手柄。重视实用性。2.北方战乱,社会动荡,北人南迁。 聆听思考 归纳总结回答:1.制作:制作精巧,工艺高超2.实用:品种多样,用途广泛3.审美:充满生活气息,体现艺术之美。聆听 回答:城市繁荣 回答:1.罗马玻璃2.海外贸易3.海上丝绸之路4.汉代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与锡兰,六朝时期最远到达了波斯湾一带。5.海外贸易、中外交通史 手工业感受六朝制瓷的技术进步。勾连史实,明确时代特征。 感受六朝青瓷的人文内涵。 进行概括特点的训练与指导,学习总结材料特点的方法。 城市与商业感受六朝商业与城市的繁荣。 初步了解古代人口计算方式。 对“丝绸之路”温故知新。 认识史料的证据功能,学习分析文物的史料价值。
城市与商业①国内城市与贸易出示: 建康城东晋初年只有4万户左右,而梁代急增至28万,短短 200 年左右的时间里增长了6倍。而同时期北方最大的都会城市洛阳的人口不过10万9千余户,尚不及建康的一半。 ——简修炜等《六朝史稿》 以建康为代表的商业城市的兴起,其周围有许多市场,贸易来往,舟船车辆云集,人口集中,最盛时达一百四十万左右。 ——罗宗真《探索历史的真相:江苏地区考古、历史研究文集》 讲解:国内商业活动与城市的繁荣提问: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六朝的建康?总结:人口增长,建康繁荣……→城市繁荣②海外贸易出示:东晋玻璃杯文物讲解词:据考古专家检测,这件玻璃杯上的椭圆纹饰系采用磨花工艺制成,玻璃成分也与中国古代玻璃杯有明显不同,应是典型的罗马玻璃提问:1.这个文物有何特别之处?2.来自罗马的玻璃杯为什么出现在江南?3.玻璃杯是如何“来”的?出示:海外贸易地图4.此时海上贸易路线与汉代有何区别?5.这个玻璃杯可以用来研究什么?小结:中外贸易,海路发展 ……→贸易发展
出示:人物俑音频、图片提问:1.这些人物俑面容上什么共同特点?2.“微笑”反映了人们怎样的生活状态?3.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提问:我们使用了哪些种类的资料来说明“江南之变”?出示:进入魏晋南北朝以后,南方经济始过去的零星与局部开发,而转入到大范围的普遍开发阶段。 ——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讲述:总结:多元开发,成就突出 思考回答:1.面含微笑2.悠然自得3.农工商业回答:地图、文献、文物 认识史料的类型,并将史料作为证据作出判断或推论。体会江南的开发是农工商业全面、多元的发展。
小组活动:材料研读①阅读对应材料 ②提炼关键信息③归纳材料大意 ④生成准确表达六组材料(详见学案)范例:材料组( ): 促进了六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是六朝时期江南开发的有利因素。小组活动:1.自然条件优越2.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3.劳动力的有力补充4.作物品种、生产技术、生产工具的更新、升级5.统治者的政策支持6.地方官民的辛勤劳作提问:在以上原因中,你认为给江南带来巨大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思考分析分组讨论分享聆听 回答:北人南迁 材料研讨,提升能力。训练材料阅读、信息提取,归纳总结,明确江南开发的原因。 学会倾听规范表达
探∧江南之变∨因 小结
提问:江南地区的开发能全部归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南迁的汉人吗?出示:这一时期,大量(南方)少数民族人民移居平川,补充了平原劳动力的不足,并逐步与汉族人民相融合。他们和汉族人民一起,为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立下了丰功伟绩。太湖平原的垦辟是东吴大规模屯田的结果,而屯田上的劳动者,主要是山越人民。江汉平原和洞庭、湘水流域的垦辟,则与蛮人的出山有极重要的关系。 ——许辉、蒋福亚主编《六朝经济史》总结:南北人民,创造历史 思考 回答聆听 体会主要原因的含义。升华立意:体会人口大规模流动是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的催化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出示:江南发展的示意图讲述:“江南之变”的影响 聆听 呼应导入,承上启下。 形象生动地认识江南经济的发展趋势。说明江南开发的历史意义,铺垫“经济重心的南移”。
总结 提问:除了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南北民族的交往接触还有什么作用?出示:……许许多多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费孝通 讲述:民族接触交融的影响 思考回答 沉淀 升华立意:让学生体会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板书设计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PAGE
1
- -
(共38张PPT)
荆
扬
用火烧水灌的方式去除杂草。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北师大实验华夏女子中学 冯梦璐
启“ ”端
端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229年
589年
将六朝政权按时间先后顺序
排列在时间轴上
六朝政权更替
时空排序
229年
589年
六朝政权更替
229年
三国鼎立形势图
吴国建立
317年
229年
吴国建立
东晋建立
420年
589年
相似:①定都建康;
②疆域主要在江南;
宋
齐
陈
梁
疆域
边界
都城
你觉得这些政权有什么相似之处?
317年
229年
420年
吴国建立
东晋建立
东晋灭亡
南
朝
南朝政权一览表
相似:①更替频繁;
②武将篡权;
这些政权还有什么相似之处?
朝代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称帝前曾任官职
宋 刘裕 420—479年 建康 平北将军
齐 萧道成 479—502年 建康 骠骑大将军
梁 萧衍 502—557年 建康 大司马、总领中外军事
陈 陈霸先 557—589年 建康 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
南 朝
北 朝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六 朝
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汉府街
赏“ ”处
处
《山居赋》
(南朝)谢灵运
蔚蔚丰秫,苾苾香秔。
送夏蚤秀,迎秋晚成。
兼有陵陆,麻麦粟菽。
注:秫[shú]一种有黏性的谷物。
秔[jīng]一种黏性较小的稻。
麦:原产于西亚,旱地作物,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汉代以前江南无麦作。
《种麦诏》
天嘉元年八月诏称:
“菽粟之贵, 重于珠玉”
“麦之为用, 要切斯甚”
——(唐)姚思廉《陈书》
吴兴
农业
进步
地沃民阜,一岁称稔,则穰被京邑。
——(梁)沈约《宋书》
稔[rěn,丰收] ;穰[ráng,丰收]; 被[泽被]
该文物的类别?
工艺上有哪些进步?
命名能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点?
青瓷莲花尊 南朝
出土于南京灵山大墓
青瓷莲花尊作为青瓷的代表作,是集造型、装饰、釉色、品性于一体的经典产物,崇尚清淡,超然物外,莲花装饰在古代也称其为荷花,在佛教文化中被赋予纯净圣洁的象征。古人云:君子比德于玉……莲花尊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讲也是古人极力追求人文精神的过程。
——张莹、赵君《浅析六朝青瓷的艺术价值——以青瓷莲花尊为例》
青瓷莲花尊
青瓷羊烛台
青瓷堆塑罐
青瓷加彩牛形灯
青瓷莲纹托碗
青瓷褐釉十足砚
青瓷棒槌形水注
青瓷鸡首壶
六朝时期青瓷有什么特点?
第14课 江南的开发
实用:
制作精巧
工艺高超
充满生活气息
体现艺术之美
反映社会发展状况
品种多样
用途广泛
审美:
制作:
东晋4万户
梁代28万户
繁荣
洛阳
10万9千户
玻璃杯 东晋
出土于南京象山
这件玻璃杯有何与众不同?
罗马玻璃杯为什么能出现在江南?
玻璃杯怎么“来”的呢?
我们从中可以研究什么呢?
“玻璃杯”讲解词:
该玻璃杯的出土,表明玻璃器制传入我国的时间应早于东晋,也是六朝时期中外贸易往来的见证,为我们研究东晋时期中外交通史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面容有什么共同特点?
微笑的表情反映了什么?
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面含微笑
悠然自得
论从史出
商业
手工业
农业
文献资料
进入魏晋南北朝以后,南方经济始过去的零星与局部开发,而转入到大范围的普遍开发阶段。
——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
探“ ”因
因
小组探究
①阅读对应材料
②提炼关键信息
③归纳材料大意
④生成准确表达
范例:材料说明:
促进了六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是六朝时期江南开发的有利因素。
这个地区古代森林、沼泽广泛分布, 正如《禹贡》所记古扬州之地: “厥草惟夭,厥木维乔,厥土惟涂泥。”(这里的草很茂盛,这里的树很高大。这里的土是潮湿的泥。) 具备了农业发展的良好条件。
——罗宗真《六朝时期的江南农业经济》
当时全国的平均气温稍有下降,昔日江南炎热卑湿的自然条件略有改变,人口自然繁殖的环境稍有改善。
——许辉、蒋福亚主编《六朝经济史》
?
自晋氏流迁(317年),迄于太元(376-396年)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安定)如也。
——(梁)沈约《宋书》
东晋
对于地广人稀的江南来说,占有人口是扩大土地的前提……
——何德章《六朝南方开发的几个问题》
?
根据谭其骧统计,晋室南迁的人口多达九十万,占当时南方人口的六分之一。
——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
?
北人习惯面食,为了解决这一需求,南移的北方人惟有就地种植,这促使南方的小麦产区不断扩大,南朝以降,小麦成为南方一种重要的农作物。 ——张学峰《再论六朝江南的麦作业》
郭文字文举, 河内轵人也……洛阳陷, 乃步担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 ……区种(一种抗旱丰产耕作法,可以提高产量)菽麦, 采竹叶木实, 贸盐以自供。 ——(唐)房玄龄等《晋书》
《齐民要术》记载,当时中原农业生产工具不下30种,随着北方人民的大量南徙,可以断言,必然会把生产工具携带而来。适合南方的,可能有所推广;不适合的,则会不断地改进,在南北生产工具中择善而用……适合南方水田生产的犁、耙等之类的工具日臻完备和系统……火耕已非唯一的杀虫施肥的方法,粪肥被广泛使用,绿肥也日益普及……
——许辉、蒋福亚主编《六朝经济史》
?
六朝时期的一些措施,如东吴的大力推行屯田,东晋初期的“镇之以静”,东晋南朝的设置侨州郡,开放山林川泽,土断(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劝课农桑及放宽工商的政策,刘宋初年和萧齐初年的轻徭薄赋,刘宋中期占山法的颁布等,对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许辉、蒋福亚主编《六朝经济史》
——根据杨钰侠《南朝地方官吏对江南地区的贡献》整理
人物 职位 事迹
沈瑀 宋建德令 教人一丁种十五株桑、四株柿及梨粟,女子丁半之,人咸欢悦顷之成林。
江秉之 宋永世、乌程令 以善政著名东土
?
刘义欣 齐豫州刺史 修治芍陂(quèbēi,水利工程),使“灌田万余顷,无复旱灾。”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北人
南迁
统治者的政策支持
地方官民辛勤劳作
自然条件优越
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劳动力的
有力补充
工具、物种、技术的升级
端
处
因
多元发展
六朝时期
北人南迁
秦汉时期
江南的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两宋时期
“江南之变”能完全归功于南迁的汉人吗?
?
这一时期,大量(南方)少数民族人民移居平川,补充了平原劳动力的不足,并逐步与汉族人民相融合。他们和汉族人民一起,为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立下了丰功伟绩。太湖平原的垦辟是东吴大规模屯田的结果,而屯田上的劳动者,主要是山越人民。江汉平原和洞庭、湘水流域的垦辟,则与蛮人的出山有极重要的关系。
——许辉、蒋福亚主编《六朝经济史》
“南人与北人勠力同心”——陈寅恪
南北民族的接触交往还有什么作用?
……许许多多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费孝通
端
处
因
果
多元发展
六朝时期
北人南迁
民族交融
感
谢
璐
印
冯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