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 (共34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 (共34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25 21:14:59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初)
名词解释: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讨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前提)
①政治:
②经济:
③科技:
④市场:
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的巩固和扩大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一、背景
/
前提
1、时间:
二、概况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主要国家:
3、主要标志/突出特征:
美、德
电力的广泛应用
三、主要发明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为电的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1、电力
三、主要发明
早期发电机——西门子【德】
早期电动机——特斯拉【美】
1、电力
三、主要发明
爱迪生发明白炽灯、蓄电池、摄影机等






摄影机
投票计数器
打字机
1、电力
三、主要发明
1、电力
1931年10月21日,全美同时熄灯一分钟,是为了纪念三天前去世的伟人----爱迪生!
那天夜晚,连自由女神高举的火把也熄灭了,这一刻美国仿佛又回到过去,这才能感受到爱迪生伟大!
三、主要发明
电话
发报机
无轨电车
洗衣机
电风扇
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1、电力
三、主要发明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内燃机工作示意图
①1876年,德国,奥托,煤气内燃机
②1883年,德国,戴姆勒,汽油内燃机
③几年后,德国,狄赛尔,柴油内燃机

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

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发展,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地方便
意义:
三、主要发明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2000万吨
1870年
1900年
80万吨
世界石油产量
“石油”作为新能源开始广泛使用
三、主要发明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885年,本茨【德】
第一辆汽车。

1913年,福特【美】
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三、主要发明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903年,莱特兄弟【美】发明飞机。

1867年,诺贝尔【瑞典】发明现代炸药。
三、主要发明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869年,海厄特【美】
发明赛璐珞
三、主要发明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884年,夏尔多内【法】
发明人造纤维
主要成就
人物
国籍
发明
电的应用
爱迪生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奥托
戴姆勒
狄塞尔
本茨
福特
莱特兄弟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诺贝尔
海厄特
夏尔多内
美国
电灯泡、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
德国
煤气内燃机
德国
汽油内燃机
汽车
流水线生产汽车
柴油内燃机
飞机
现代炸药
赛璐珞
人造纤维
德国
美国
德国
美国
瑞典
德国
德国
四、特点
1、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突出特点)
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
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W.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2、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
四、特点
3、一些后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日本引进的缫丝厂
日本银座引进的电灯
四、特点
4、以重工业为主。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产生了以纺工业、机器制造业、铁路运输业和煤炭工业为主的工业群。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方面带动了一个新工业群,如电力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等;另一方面也使旧的工业部门由于生产技术的改造而得到飞跃发展。
因为重工业的发展使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它们开始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化为重工业为主导,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并为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世界史》
18世纪时,人类的生活方式实质上与古代的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的生活方式相同。人类仍在用同样的材料建造房屋,用同样的牲畜驮运自己和行李,用同样的帆和桨推动船,用同样的纺织品制作衣服,用同样的蜡烛和火炬照明。
然而今天,金属补充了石块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大量合成纤维织物与传统的棉布、毛织品和亚麻织物竞争;电使蜡烛黯然失色,并已成为只要按一个开关,便可做大量功的动力之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五、影响
1、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
19世纪最后30年,资本主义世界石油产量从80万吨增加到2000万吨,增长了24倍;铁路从21万公里增加到79万公里,延长了近3倍。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
英国煤产量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
英国生铁产量
2、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化强国。
五、影响
五、影响
摩根和洛克菲勒两大银行集团垄断着美国的整个银行业;
德国的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垄断了全国钢铁产量的98%;
英国的盐业联合公司垄断了91%的食盐生产;
法国的亚麻辛迪加垄断了90%的麻织品生产。
新生产组织形式
五、影响
3、出现了垄断组织,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垄断即独占,少数大资本家通过兼并和联合的方式,组成集团,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赚取高额利润,把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控制在自己手中。这种集团被称为垄断组织。
生产规
模扩大
竞争
激烈
垄断组织
改善管理
降低成本
干预国
家生活
加紧海
外扩张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就叫
垄断
1925年,十秒钟装配一辆汽车。
1904年,美孚天津加油站。
垄断组织控制下的美国国会
手工工场
工厂
垄断组织
资本主义生产组织的变化
自由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4、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五、影响
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五、影响
6、社会结构上,人口迅速增长,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妇女也成为工业劳动者。
7、推广大众教育,提高了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五、影响
19世纪中期以后,为适应工业化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
中等教育——法国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教育
免费义务教育——1870年,英国法国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系统教育体系——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19世纪
英国城镇人口比例
8、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五、影响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纽约
6.4
69.1
191.2
343.7
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
东京
80
90
105
160
悉尼
0.8
2
22.5
48.2
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
(单位:万人)
工人砸毁机器
9、带来了贫富分化、环境污染、阶级矛盾等社会问题
五、影响
小孩在垃圾堆玩耍
贫富分化问题
六、启示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2、科技创新与保护环境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