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古代日本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古代日本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25 21:0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国家第11课
古代日本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两年的历史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能够在已知知识的基础上简单地进行知识迁移。七年级下册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中提到了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对古代日本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新课的讲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了解大化改新的内容及意义;了解幕府统治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史论结合,联系中外历史,归纳日本大化改新的原因;列举大化改新的内容,理解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通过对有关中日交往历史的讨论,初步培养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大化改新的学习,认识学习与创新是提高自身的一种重要途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大和政权建立、大化改新、幕府统治
教学难点:大化改新的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游戏教学法、史论结合法、对比分析法、材料分析法
教学过程
第11课
古代日本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生成问题
我们首先来玩一个游戏:猜猜我是谁?我这里有一张平面图,我们来猜猜是哪个城市?
同学们回答:长安城
不对,这个是日本的平安京,这才是长安城,两座古老的城市相似程度十分高,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古代日本,看看在那个年代,古代日本和古代中国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首先给出两分钟的时间,请大家阅读教材,整理古代日本发展的线索。
公元5世纪,大和统一
公元7世纪,大化改新
公元12世纪晚期,幕府专权
大家看看有什么规律?
5+7=12,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线索。
非常好,我们首先来看6世纪前的日本。
一、6世纪前的日本
1、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家。从文明起源的时间来看,日本的文明起源是比较晚的。大家想想,同一块土地上出现了一百多个小国家,接下来什么会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统一。
2、5世纪,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我们来看大和政权的统治:
①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由此可见,贵族的权力比较大。
②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③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部民的实质是奴隶而不是农民,他们没有人身自由。据统计,当时日本的部有三百多种,部民占到了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由此可见,政权的性质应该是什么?
奴隶制政权。
大家想想看,这样一些巩固政权的措施,有什么局限性?
因为贵族有自己的私有领地,贵族的权力比较大,会对中央的统治构成威胁。事实是怎样,我们一起来看几段史料。
材料一:(645年)(贵族)割国县山海林野池田以为己财,征战不已,或者兼并数万顷田。(645年)(贵族)各置己民,恣情驱使。

——《日本书纪》
材料二:(7世纪)五谷不登,百姓大饥饿,老者瞰(啃)草根而死于道垂,幼者含乳以母子共死。(7世纪)抢到盗窃并大而起之,不可止。

——《日本书纪》
材料三:(大贵族)苏我入鹿更是盛气凌人,试图通过发动政变左右朝廷……于皇极天皇2年(643年)消灭了山背大兄王(皇子)及其一族。

——吴廷璆《日本史》
我们来看看从材料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材料一:贵族兼并土地,征战不已。
材料二:民不聊生,社会动荡。
材料三:贵族权力过大。
由此可见,当时的日本社会一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比如贵族跟大王的,贵族跟贵族的,贵族跟部民的等等。
所以当时战乱不断,部民起义不断。
面对这种局势,怎么办呢?
这样的局面由来已久,日本统治者赶到深深的不安,我们来看看同一时期的中国是什么样子。
初唐时期(即贞观年间),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实行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和科举制。这使农民负担减轻,生产时间有保证,社会经济出现繁荣的景象。文化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文人和文艺作品,文化繁荣。贞观年间由于政治清明,经济有所发展,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唐朝就如同长安城一样,开放而繁荣,先进的中华文化辐射到了周边的亚洲国家,形成中华文化圈,让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国,向中国学习。日本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们先后向中国派出留学生和留学僧,他们被中国人称为“遣唐使”。
历史上日本向中国派遣遣唐使的历史长达两百六十多年,一共派出十余次,其中最少的一次百来人,最多的五六百人。他们来到中国,开展全方位的学习,学成归国,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在遣唐使的推动下,日本国内开展的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化改新。
我们来总结一下大化改新的原因,或者说背景。
内部原因:各种矛盾尖锐,社会混乱。
外部原因: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新罗的兴起。
同学们判断一下,根本原因是什么?
内部矛盾尖锐,社会混乱是根本原因。同学们要记住,内因才是事物发生的根本原因。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大化改新。
游戏互动:请两位同学一起来找出跟大化改新相关的历史元素。(借助希沃互动教学工具,添加游戏)
结合刚刚的游戏,我们来梳理一下基础知识:
二、大化改新
1、时间:7世纪中期,646年
2、人物:孝德天皇
3、前提: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
4、内容:
中医讲解对症下药,改革怎么改,关键要看看问题在哪里。
贵族兼并土地,征战不已。
百姓民不聊生,社会动荡。
贵族权力过大。
实际上在这三点表现当中,我们可以按照因果关系将他们分类:
因:贵族兼并土地,征战不已;贵族权力过大。
果:民不聊生,社会动荡。
所以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土地的所有权问题,中央集权的问题。
我们来对照大化改新的内容,看看是不是这么操作的。
集权问题:中央: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土地问题: ①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这样一来,土地的所有制发生了变化,由私有制变为了国有制。
②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③统一赋税。
将土地分给公民,国家统一收取赋税,大家想想看,这场改革的性质应该是什么?
一场封建性质的改革。因为大化改新确立了封建的生产和剥削关系,所以属于封建性质的改革。
我们结合中国历史,同性质的改革有哪些?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洋务运动等。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商鞅变法。请看例题:
例1: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大化改新”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改革都涉及到土地问题,都废除了土地国有制
②改革都打击了旧贵族的特权
③都强化了中央集权
④都改变了原有的社会制度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比较改革怎么比?比时间、地点、人物可以吗?
正确的比法:性质、内容、影响
5、改革的影响:是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改变了日本的社会性质,让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古代日本的发展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我们再通过一个视频来回顾一下。
所以为什么平安京和长安城那么像?因为平安京就是仿照长安城建立的。在这场改革中,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态度是什么?是不是照搬照抄?
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选择、学习、创新。
我们说懂得学习是一种美德,但是懂得怎么学习则是一种智慧。从日本的大化改新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要积极改革求新,与时俱进。
大化改新让日本发展了一百多年,但是一百多年之后,局面再度发生了变化:
改革后的日本:
凡新掘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三代占有,利用旧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终身占有。 ——《三世一身法》

促进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

形成封建庄园
我们来看封建庄园的形成。
三、封建庄园的形成
1、背景: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
我们之前学习过西欧庄园,和西欧的庄园相比,日本的庄园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特点:“不输不入”
3、结果: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庄园主如何保证实现“不输不入”,保障自己的权益呢?我们来看一个习题:
例2: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日本出现许多大庄园。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其直接结果是


A.促成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最高统治者放弃“大王”称号,改称“天皇”
C.出现一种以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武士集团
D.日本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四、武士和武士道
1、概念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成为“武士”。
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
大家思考一下,武士团最大可以到什么程度?
凌驾在天皇之上。
2、幕府统治
幕府是古代日本一种权力机构,本指将领军帐,后演变成一种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常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来进行对国家统治,其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
相关史实:
时间:12世纪晚期
人物:源氏首领源赖朝
地点:镰仓
特点:
在幕府时代,曾有一句这样的评价:
“天下的人心只知有武人而不知有王室,只知有关东而不知有京师。”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由此可见幕府的特点: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天皇实际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甚至在后来幕府将军跟中国皇帝上书,直接称自己为“日本国王”。不过天皇制一直没有废除,沿用到今天。
3、幕府统治的特点:武士道的形成
武士道是日本武士阶级遵守的原则,是指以不惜命的觉悟为根本,为实现个人于集体、团体的价值,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武士道精神最典型的行为是切腹。
最突出的特点是: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有何利弊?
积极:为理想而不屈的精神,是武士道精神的扩展。比如《海贼王》的主角路飞。
消极:经历了一次畸变,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成为日本右翼的文化土壤。
如果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大家可以课后阅读美国鲁思·本尼迪克特所写的《菊与刀》。
小结。
最后我们来做一个拓展:
右图是日本第一任幕府将军源赖朝的画像,由此你可以得出一些什么结论?
好,我们换成原创题的形式来看:
【原创试题】:右图是收藏于京都神护寺的“神护寺三像”之一的源赖朝像,对于该画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幕府将军高高在上的权力
B.体现了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C.日本在向中国学习的过程中保留了部分传统文化
D.说明在幕府时代,幕府将军的权力凌驾于天皇之上
参考书籍:
1、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新生《日本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3、《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之《日本》,吉林出版社

4、周杰、南凡《一本书读懂日本历史》,吉林出版社
文献:
1、王军有《大化改新性质博弈论——兼论日本律令时代的封建性》,《学术探索》2012年第5期29-31页
2、赖方《日本部民制发展的特点》,《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156-157页
3、王顺利、刘莉《古代日本部民制性质浅析》,《外国问题研究》1996年第4期9-12页

结束语:
有对日本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下列的书单和论文单了解更多的知识,老师也是从中受益匪浅。话说镰仓幕府建立之后,日本进入了黑暗的幕府时代,而且这种武人政治一直持续了近七百年,七百年之后,日本是如何绝地反击,让自己再度发展强大起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