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组成的表示
教学目标 1、知道化学式的意义,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 2、初步学会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3、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能根据化学式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化学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根据化学式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提供了一组图片,从微观角度入手,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种符号可以传递的信息,引导学生从不同思维角度思考化学式的意义。 化合价的含义教材只做简单讲解,注重让学生观察化合价与化学式,注重让学生找化合价与化学式的规律,将规律进行总结。 根据化学式进行物质组成的定量计算,其前提是必须让学生明确化学式的意义。在次基础上,教材以水为例,设计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和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对物质的元素宏观组成和原子的微观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能自己总结出化学式的意义,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归纳。正确书写化学式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而学生刚接触化学时间不长,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由模仿开始,反复练习,熟能生巧。 学生第一次接触物质组成的计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达到一定的共识;在学生能理解的进行计算时,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量的有梯度的训练题,让学生完成由模仿到熟练掌握的过程。 ★ 实验用品 铜、水、食盐等物质的微观构成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活动设计意图 二、化学式的意义 教师展示铜、水、食盐等物质的微观构成图。教师应充分发挥图片的功能:很好的体现了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化学符号之间的联系。 关于化学式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 从宏观角度看,根据化学式我们可以知道它是一种什么物质,这种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 2、 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式反应了物质由什么样的微观粒子构成,微粒间的数量关系如何。 3、 从量的角度,根据化学式可以计算分子的相对质量。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物质的微观构成图,让学生建立起见到一种物质,就去思考“这种物质的微观构成是怎样的?如何用符号来表示他的微观构成?”的思维习惯。 三、化合价与化学式 教师只要让学生明白: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其原子之间的关系是确定的。不必理解化合价的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引导学生找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的特点,及化合价的规律。 学生思考、观察、交流,并要熟记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活动天地] 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正确书写化学式书写化学式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教师可以板书一组物质的化学式,让学生标出化合价,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化合价的一些规律。 已知铝为+3价,氧为-2价,写出铝的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写出组成化合物的两种元素的符号,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 Al O 求两种元素正、负化合价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 3×2=10 求各元素的原子数: Al:10÷2=5 O:10÷5=2 把原子数写在各元素符号的有下方,即得化学式: Al 2O5 检查化学式,当正价总数于负价总数的代数和等于0时,化学式才算是正 确的。 学生在熟记化学式的基础上,熟练标出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并能自己思考找出化合价的一些规律。 在能把握规律的前提下,反复练习,能熟练写出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正确书写化学式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而学生刚接触化学时间不长,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由模仿开始,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其组成和结构是人们通过实验方法探究出来的,根据化合价只能写出本身就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 在学生明确了相对分子质量之后,教师可设置如下问题让学生解决:计算两个氢原子于一个样原子的质量之比;计算水分子中氢原子育氧原子的质量之比;计算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练习,进行反思,自己纠错,再次练习。 四、计算物质组成的定量表示 1、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例1、计算H2O中H、O元素的质量比。 (解释)在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是元素的原子量之比。 解:H:O=2×1:16×1=2:16=1:8。(化为最简整数比) 例2、计算CO2中C、O元素的质量比。 解:C:O=12×1:16×2=12:32=3:8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练习,进行反思,自己纠错,再次练习。 学生第一次接触物质组成的计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达到一定的共识;在学生能理解的进行计算时,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量的有梯度的训练题,让学生完成由模仿到熟练掌握的过程。 2、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1、计算水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水的式量为18,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例2、计算NH4NO3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NH4NO3中氮原子的个数为两个,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则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练习,进行反思,自己纠错,再次练习。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或疑问? 主要学习收获: 1、会写化学式,并会用化合价写化学式 2、会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将知识进行梳理,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 让学生自己整理知识,时刻关注自己的疑问和收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发展性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