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上化学 5.4到实验室去 探究燃烧的条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上化学 5.4到实验室去 探究燃烧的条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26 10:2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探究燃烧的条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
2、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在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2、能用化学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三、上课准备
仪器: 纱布、坩埚钳、酒精灯、火柴、500mL烧杯三脚架、铜片、锥形瓶、药匙、滤纸、分液漏斗、双孔橡胶塞、玻璃导管、50mL烧杯
药品:60%的酒精、白磷、红磷、水、二氧化锰、双氧水。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魔术表演——烧不坏的纱布,提出疑问(为什么纱布烧不坏呢?)引出本课主题——燃烧与灭火。
(二)合作学习
1.展示图片提出疑问——什么叫做燃烧(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提出疑问——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3.猜一猜(物质具有可烧性;与充足的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分小组实验:利用已提供的器材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
5.分析点评设计的实验方案。
6.得出实验结论(物质具有可烧性;与充足的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7.提出疑问——什么叫着火点(着火点就是物质燃烧时需要的最低温度即为着火点)。
8.拓展实验
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2)若我给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会有什么现象?(水中白磷燃烧)
(3)通过这些现象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白磷和(红磷 比较,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白磷和(白磷比较,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充足的氧气接触。综上,我们可以知道物质燃烧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9.魔术大揭秘
温馨提示:纱布浸泡的液体为体积分数为60%的酒精。
原理:酒精(体积分数为60%),其中酒精的燃点很低,它很快地燃烧了,而且酒精的沸点只有78℃,水的沸点是100 ℃ ,所以,酒精很容易从纱布中挥发出来烧掉,一部分水仍然留在纱布上,保护着纱布。另外,在酒精燃烧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水变成蒸气挥发了,这些挥发的水汽带走了纱布上的一部分热量,从而降低了纱布的温度,使其达不到燃点。因此,纱布烧不坏。
10.学以致用
(1)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B)。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2)烧木材时通常把木材架空一些火会更旺这是因为(D)。
A.木材可燃物 B. 温度达到着火点
C.散热快 D.使木材和空气充分接触
(三)交流共享
1、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叫做燃烧,应具备三个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五、课后作业
课本139页第2、3、4,题,141页第10题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