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课 型
新授
主备人
班级
时 间
第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能画出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途径及循环过程;知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对环境的影响。
2.掌握二氧化碳性质及其用途
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的现象分析,总结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推测其用途。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让学生认识保护自然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引起全球温度升高、海平面升高,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
重
难
点
重点
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用途。
难点
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二氧化碳。
学 情
分 析
教 学
方 法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流
程
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导
入
[谜语导入] 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的粮仓”,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称它为“天然的粉刷匠”,环境师则认为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新
授
情景创设:“火”的使用是人类文明的开始,生活中作为燃料的物质有哪些?
播放课件:
1.2009年10月马尔代夫召开水下内阁会议
2.图片:北极----全球变暖的放大镜
提出问题
1.你知道这两段资料与哪个热点话题有关?
2.温室效应与哪种熟悉的气体有关?
观看课件
交流体会思考交流补充:
一 二氧化碳的循环
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有争议,但多数科学家认为与CO2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有关,大气中CO2的含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在自然界是如何循环的?CO2含量的变化对环境有何影响?我们又应如何应对?这节课我
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
新
授
们来学习----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播放课件:二氧化碳的循环
提出问题
1.产生CO2和消耗CO2的
途径有哪些?
2.从数字产上看产生的CO2多还是消耗的CO2多?多多少?
3.什么原因导致CO2的含量增多?
具体操作: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CO2增加了,事实上真是这样吗?增加的幅度如何?
指导学生看图P131
提出问题:
1.同一年内,CO2的含量是如何变化的?是不是每年都在重复同样的变化规律?
2.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不同的年度CO2含量变化呈现了怎样的趋势?
4.从1960年到1990年30年间,CO2的含量增加了多少?(提醒学生看纵坐标的单位)
二 二氧化碳的性质
播放课件:
意大利死狗洞
提出问题: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对学生各种猜想不做解释,留下悬念)
出示一瓶CO2
1.你能说出它有哪些物理性质?
2.它的密度与空气相比怎样?
3.你能设计实验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实验
你能用刚学到的知识来解释“死狗洞”之迷吗?
集体备课
新
授
出示一瓶可乐,打开瓶盖,泡沫喷出。
1.知道这是什么气体吗?如何证明?
2.这说明了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你能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吗?(每组桌上都有一个盛矿泉水的小塑料瓶,里面已盛满二氧化碳)
4.探究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你能归纳出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二氧化碳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二氧化碳化学性质:
1.不能供生物呼吸;
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3.能与水反应
4.CO2,通入澄清石灰水
5.参与植物光合作用
讨论: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
课 堂
小 结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