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风雨雷电的交响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5风雨雷电的交响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2-25 21:3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风雨雷电的交响
教材简析:1、声音的表现与创作 让学生通过想象模拟创设风雨雷电的自然场景,是挖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用人声、乐器声和其他音源模仿表现风雨雷电,是挖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
2、《电闪雷鸣波尔卡》是一首快速的波尔卡舞曲,由曲作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8年初狂欢节期间。乐曲在不间断地重复波尔卡的基础上,以定音鼓的震音演奏法,加上钹的衬托,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的疾风、闪电和雷雨。
学情分析:四年级2班的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尤其敏感,他们喜欢音乐,爱好唱歌,认真仔细的对待每一堂音乐课,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简谱,对于节奏音高的学习接受能力较快。他们对音乐的热爱会使他们成为一个个会感受美,喜欢感受美的小学生,希望他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真正找寻到快乐的真谛。
教学目标:1、能在声音表现的活动中,创造性地使用身边的声音材料或打击乐器表现大自然中风雨雷电的声响。
2、能积极参与听赏活动,感受管弦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教学重点:运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表现风雨雷电的声音
教学难点:运用简单的声势动作和自制乐器表现《电闪雷鸣波尔卡》
课时:1课时
教师准备:打击乐器鼓、钹、沙锤、碰铃、双响筒
自制乐器“豆子装瓶”
学生准备:自制乐器“豆子装瓶”
展示课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师点评
新课导入
复习《大雨和小雨》
创设情景。
听音频,提问: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看图片,提问: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风雨雷电的交响
选择合适的方式表现“狂风呼呼”、“雷声隆隆”、“小雨沙沙”、“大雨哗哗”。
“狂风呼呼”可选择人声“呜~~~~”。
3、“雷声隆隆”可选择乐器鼓、钹。
4、“大雨哗哗”可选择自制乐器豆子装瓶。
5、“小雨沙沙”可选择乐器沙锤。
6、设计、表现“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的场景。
三、听赏管弦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1、分别聆听音乐主题1和音乐主题2,体验音乐主题1用欢快热烈的情绪表现了暴风雨来临之际的预示,音乐主题2用歌唱性的情绪表现了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的场面。
2、观看视频,完整听赏,回答问题:你能听到或看到哪些乐器?(鼓、钹、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长笛)。其中其中哪些乐器使你联想到“电闪雷鸣”?
(鼓和钹)。
3、运用自制乐器的声音材料表现音乐主题2,用声势动作参与表现音乐主题1。
4、介绍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和波尔卡音乐体裁。
导师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