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铁路修到苗家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1铁路修到苗家寨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2-25 21:4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铁路修到苗家寨》
教学目标
一、能学会唱歌曲《铁路修到苗家寨》,并用欢快的情绪表达歌曲的情感。
二、掌握附点八分音符、前十六后八音符、保持音的唱法。
三、能用木鼓鼓点为歌曲伴奏,并随音乐律动,感受苗族音乐的美,并能体验到铁路改变了苗家人的生活。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铁路修到苗家寨》,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欢乐的情绪。
教学难点
用鼓点为歌曲伴奏,大胆表现音乐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小鼓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做到声情并茂,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再分析歌曲与歌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表现在:1.音乐学习的兴趣浓厚,态度认真。 2.大部分学生乐感较好,模仿能力较强。 3.音乐课课时较少,学生训练时间不够。 4.乐理知识掌握太少,学习缺少理论支撑。 5.没有正确的发声方法,音域比较窄。 6.音乐感悟能力还有待长期的培养。
教材分析:
一曲《铁路修到苗家寨》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唱到今,历经近半个世纪,至今仍在广为传唱。其欢快的节奏、浓郁的民族特色得到了大家的普遍喜爱。《铁路修到苗家寨》真切地见证了苗族人民生活中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透过这首歌曲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可以窥探苗族文化的发展及社会的变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乘坐音乐列车去贵州苗寨,参加他们的盛大的活动,但是,这辆列车需要我们共同用音乐的语言和节奏来启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声音模仿火车,并用手势配合。
(二声部发声练习,模拟火车声音)
真棒!随着同学们优美的声音和动感的节奏我们的火车到站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美丽的苗寨吧!
(PPT展示图片:介绍苗族服饰、舞蹈、乐器)
三、学唱歌曲
1.听赏歌曲,整体初听歌曲《铁路修到苗家寨》,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
师:请你说说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歌词内容讲述了什么?
生:活泼、欢快……。
师:你总结的非常好,看来你不仅仔细聆听了歌曲,还认真思考了老师的问题。
师:歌词讲述了铁路修到苗家山寨后,给苗寨带来的巨大变化,苗族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
2.介绍歌曲
一首歌《铁路修到苗家寨》从上世纪60年代一直唱到今天,让很多人认识了贵州,了解了贵州。1971年,铁路宣传队代表铁路职工,到贵州省各地演出,这首歌立即在全省传唱开来。同一年,贵州省音乐家协会主席雅文到湘黔线采风时,也听到了这首歌,就将它推荐到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编辑的歌集《战地新歌》第二集中收藏。贵州省歌舞团合唱队还将这首歌录制成唱片,之后许多作曲家、器乐家陆续将这首歌改编成手风琴独奏曲、二胡曲、钢琴曲。
3.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体会歌词的韵律特点,铁路修到苗家寨后,感受喜悦心情。
4.学唱乐谱,解决难点节奏:附点八分音符、前八后十六节奏
5.轻声随琴学唱,自主视唱。
6.师指导演唱,突出情绪表达,纠正唱错的地方
7. 充满自信地完整演唱齐唱部分
四、表现歌曲
1.律动体验
师:同学们,老师为你们介绍一种苗族乐器——木鼓
冬——大——的
你们知道木鼓是怎么发出这三种不同声音的吗?
教师讲解木鼓三种打法:
冬——敲鼓心 大——鼓边 的——鼓槌互敲
请同学们用手里的鼓来敲一敲
师:我们敲了木鼓的节奏,同学们,我们还可以用这三种打法组合成其它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吗?(同学们编创,再次为歌曲伴奏)
2.小组模拟鼓点,自编身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咚哒 咚哒| 咚哒 哒哒| 咚哒 咚哒| 咚哒 哒哒|咚哒 咚哒|
咚咚 哒|
3.表演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遇上了苗族的芦笙节,芦笙节是苗族的重大节日,在这一天他们要载歌载舞欢庆幸福的生活。我们一起加入节日表演好吗?(师生合作,木鼓伴奏,边长边跳)
五、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乘坐音乐列车到贵州的苗寨,感受了苗族的音乐,希望今天的这节课能够让同学们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感受民族音乐的优美与神奇。
六、板书设计
铁路修到苗家寨
附点八分音符
前八后十六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