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美版七上 8传统纹样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赣美版七上 8传统纹样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赣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2-25 22:1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程名称
传统纹样——吉祥图案
科目
美术
教学对象
七年级
课时
提供者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属中学阶段美术学科,它是赣版美术教材传统纹样的内容扩展了解有关吉祥图案的造型特点及所表达的含义,及在学生生活中的运用,特别是我们沙溪本地的运用,并能应用单幅图案进行重组、创作具有吉祥寓意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吉祥图案的欣赏和创作,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吉祥图案的造型方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与态度,以及热爱传统文化及家乡的热情。
三、学情分析
1.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表现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 2.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校正是以传承民族文化为特色,弘扬家乡文化为校本课程主要内容。之前夏布文化课,夏布画等一系列本校特色课程的开展使我校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更加浓厚的兴趣和更多的了解,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展示课件,学生网络查找,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为了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营造诗意氛围,激活学生思维。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为支持教师的教,用PPT课件大量展示图片,增强直观性,趣味性;为支持学生的学,请生课前准备生活中的吉祥图案的样例及素描纸,勾线笔等绘制工具。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传统喜庆民乐,为轰托喜庆氛围,我们除了用音乐和语言的形式,还可以用美术的形式,那就是吉祥图案,播放大量吉祥图案,导出本节课内容。
什么是吉祥图案
寓有吉祥幸福之意的装饰性纹样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抢答:吉祥图案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并展示课前收集内容
(2)生活中吉祥图案的运用,特别是我们沙溪镇范围内同学们可以经常看到的
(二)讲授新课
1、分析探究
(1)【教师活动】设问:他们与传统吉祥图案相比有什么特点?(出示一组现代吉祥图案)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答:题材广泛,更具时代特色等。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现代吉祥图案与传统设计构思的巧妙结合。
(2)吉祥图案的寓意:牡丹──富贵、双“喜”字──双喜临门、鱼──年年有余,蝙蝠──幸福,……
吉祥图案的表现手法:谐音、象征等
【设计意图】了解吉祥图案的主要表现方法,为作品创作提供思路
(3)【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传统吉祥图案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的方法。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分析回答。
【教师活动】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补充概括。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现代思想与传统图案相结合的创新设计理念。
2、吉祥图案的设计与制作
(1)共同探究,教师示范演示
【教师活动】设问:如果以幸福、吉祥为立意设计一个吉祥图案,应该从哪方面来思考?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及课上师生的讲解,进行构思并回答。
【教师活动】示范:教师根据学生的设想提议,在黑板上进行示范,并通过课件为学生展示几组不同的构图。
【学生活动】观看学习。
【设计意图】了解用吉祥图案的设计方法。进行构思、构图的不同方法。
(三)艺术实践
【教师活动】
1.提出作业内容与要求。
作业内容:根据我国吉祥图案的表现形式,创作一幅有祝福寓意的吉祥图案
作业要求:能够通过作品表达出自己的美好愿望。
2.为学生提供吉祥图案的基本形象,供学生参考。
【学生活动】聆听作业内容与要求,进行创新设计实践。。
【设计意图】提出明确的作业内容和要求。在实践中体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师巡视辅导
教师辅导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进行辅导。
(1)针对没有设计思路的同学进行启发指导。
(2)对线条画的不够大胆、肯定的作业进行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巡视辅导,将本课的重点、难点进行强调,指导学生提升作业效果。
(四)评价拓展
1.作业展评
评价方式: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结合的方式。
评价要点:
(1)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是否了解吉祥图案的设计方法。
(3)能否通过本课了解吉祥图案的设计方法。并根据我国吉祥图案的表现形式,完成一幅能表达自己美好愿望的美术作品。。
【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作品,营造激励的评价氛围。在评价中相互传递美好的愿望。
2.拓展延伸:我国的吉祥图案因物寓意,物吉图祥,将情与景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浓郁的民族特色。请把你们的作品介绍给自己的老师、家长、邻居,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并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我国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
五、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1.通过学生作业效果评价。能否通过本课了解吉祥图案的设计方法。并根据我国民间吉祥图案的表现形式,完成一幅能表达自己美好愿望的美术作品。
2.通过学生学习过程表现评价。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表现是否积极,并进行认真的观察与思考。
3.通过学生学习后的感受评价。能否感悟民间艺术的魅力,增加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六、本次教学设计与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注重“学以致用”的设计思想。
2.整合校本课程资源。
本课采用民族传统工艺沥粉画的形式进行艺术实践,整合我校校本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承民族工艺。
3.突出美术的文化性学习。
在体现学科特色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关注与热爱。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