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解析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26 16:4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  )
A. 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
B. 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C. 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
D. 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
2.《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下列革命最早实践上述思想的是(  )
A. 英国“光荣革命”
B. 法国巴黎公社
C. 俄国二月革命
D. 俄国十月革命
3.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公社一举而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在巴黎公社选出的89名委员中,工人30多人、知识分子30多人、职员约10人。材料表明巴黎公社在政权建设上的划时代意义是( )
A. 消除了选民在职业、性别上的限制
B. 建立起高效、廉洁的行政体制
C. 探索了实现劳动者解放的政治形式
D. 公社委员会实行了权力集中
4.在历史课堂上,老师组织同学们讨论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问题。你认为下列哪个小组讨论的观点是正确的( )
A. 第一小组的结论:两国革命目标相同,都是用武装斗争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B. 第二小组的结论:两国革命道路相同,都是由城市到农村,武装夺取政权
C. 第三小组的结论:俄国是无产阶级领导,中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D. 第四小组的结论:俄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5.有学者观点认为,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准备实施的措施大部分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这些经验不包括( )
A.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B. 民主选举人民代表
C. 实行土地国有政策
D. 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6.1917年加米涅夫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该言论的直接背景是(  )
A. 二月革命的结束
B. “四月提纲”的发表
C. 十月革命的胜利
D. 苏维埃体制的建立
7.1917年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因为当时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同时,列宁也提醒人民要警惕资产阶级使用反革命暴力镇压革命。这时俄国所处的形势是( )
A. 推翻沙皇专制的二月革命即将爆发
B. 革命将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得到广泛执行
D.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已经获得成功
8.与巴黎公社相比,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是( )
①无产阶级暴力夺取政权
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③以夺取大城市为主要目标
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9.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正确的说法是(  )
A. 列宁为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路线
B. 革命后建立起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 使俄国退出了一战
D.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0.从变革的社会性质看,与其他三个截然不同的事件是(  )
A. 英国革命
B. 法国大革命
C. 十月革命
D. 德国统一
11.2007年11月,在纪念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90周年的历史学术年会上,历史学家较为一致地认为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原因是( )
A. 资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
B. 资产阶级积极领导革命
C. 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D.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2.约翰·麦克里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指出:“社会主义理论之成败,判断标准是它能不能适应它当代世界的事实,而且如果它的当代世界改变,它却不变,未免奇怪。此外,我们不可忘了,社会主义批判的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是会转化的,与资本主义所取代的那些世界甚不相同。”在这里,该学者强调( )
A. 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
B.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C.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相互借鉴
D. 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时俱进
13.1871年3月,清人张德彝到巴黎为中国使节寻找馆舍,由于巴黎戒严,困顿巴黎,他在游记中记录了当时的见闻,“巴里(黎)无主也,叛勇行令”,并写到这些“叛勇”面对死亡,“其雄伟之气溢于眉宇”。他记载中的“叛勇”是指( )
A.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士兵
B. 普法战争中的法国士兵
C. 巴黎公社的战士
D. 共产主义者同盟成员
14.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人政权,它采取的许多原则对后世有深刻的启示。下面巴黎公社的措施中,最能够体现其人民民主原则的是(  )
A. 公社职员都由选举产生
B.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C. 建立国民自卫军
D. 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15.1871年3月26日,巴黎举行选举,人民群众成群结队前往投票,像盛大节日一般。3月28日举行公社成立大会,市政厅广场上人山人海,热烈欢庆自己政权的诞生。这表明巴黎公社( )
A. 是新型的社会主义制度
B. 赢得了国民的广泛支持
C. 是巴黎人民掌权的政府
D. 与古雅典民主制度相似
16.下图是伦敦海德公园中的一块伟人墓碑,该碑上镌刻的口号应出自( )

A.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共产党宣言》
17.《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那些在(1917年)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那些口号”包括(  )
A. “临时革命政府万岁!”
B. “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统治!”
C.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D. “为我们的祖国不受外国侵略而斗争!”
18.你在某个电影中看到如下情节:在市政厅门前的中央,正对着大门搭了一个大讲台……讲台前面旌旗招展,其中有些三色国旗,但全部镶着红边——人民政权的标志。乐队高奏《马赛曲》,歌声响亮……请问,这是反映以下哪个历史事件( )
A. 巴黎公社的成立
B. 第一国际的成立
C. 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
D.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19.关于巴黎公社,马克思认为,它是一个“高度灵活的政治形式,而一切旧有的政府形式在本质上都是压迫性的”。这说明巴黎公社(  )
A. 不具备无产阶级性质
B. 是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C. 可以作为无产阶级政府的方案
D. 为无产阶级专政做了初步准备
20.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最重要的表现是(  )
A. 推翻了极端专制的政权
B. 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 无产阶级掌握政府的权力
D. 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4月16日,列宁及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了彼得格勒……列宁即刻发表了他那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在当时似乎是十分荒谬和不负责任的。 ——《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哪些主张?
(2)为什么说列宁的主张是“荒谬”的?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在材料中的主张是怎样实现的?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最高工资即年薪6 000法郎,等等。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材料三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1)结合材料一、三分析巴黎公社革命与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的相同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
(3)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有哪些进步性?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与各先进国家相比,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容易的……第一,沙皇君主专制在政治上非常落后(就20世纪的欧洲来说),使得群众的革命攻击力量异常强大。第二,俄国的落后使得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与农民反对地主的革命独特地结合了起来。我们就是在这种基础上进行十月革命的,不然,我们就不会这样容易取得胜利。第三……1905年革命使工农群众受到了非常多的政治教育,没有1905年的“总演习”,1917年的二月资产阶级革命和十月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可能的。 ——列宁
请完成:
(1)材料中提到的“各先进国家”指的是哪些国家?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
(3)从材料中可看出列宁强调革命必须重视什么?
24.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马克思
依据材料指出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71年1月普法停战后,资产阶级的政府于3月以戒严令为依据查封了6家革命报纸。……随后在“五月流血周”残酷地镇压了巴黎公社,数万起义者被杀害,包括许多公社各派的新闻记者。
——陈力丹《政治阴影下的法国新闻业史》
材料二:公民们!你们的公社已经建立了。 3月26日的投票确定了革命的胜利。卑鄙无耻的政权掐着你们的脖子逼迫你们;你们已用合法的自卫军把那强迫你们承认国王、侮辱你们的政府赶出城外。
——《公社第一次宣言》( 1871年3月30日)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资产阶级政府的什么措施?
(2)材料二是哪个政权的主张?他们通过什么方式反抗材料一的措施?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时间1917年3月以及材料中“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的信息说明苏维埃在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故A项正确。
2.【答案】B
【解析】A、C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排除;B是1871年,D是1917年,结合题干设问“最早实践”。故答案为B。
3.【答案】C
【解析】由材料“公社一举而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这表明巴黎公社在政权建设上探索了实现劳动者解放的政治形式。故选C。A、B、D和题意没有关系。
4.【答案】D
【解析】A错误,俄国革命旨在推翻资产阶级政权。B错误,它仅仅符合俄国十月革命。C错误,二者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D正确,两者由于国情不同,革命道路不同。
5.【答案】C
【解析】本题实际考查巴黎公社的经验: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民主选举等。C是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的政策,巴黎公社没有,因此选择C。
6.【答案】B
【解析】加米涅夫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尚未结束,这是针对“四月提纲”中列宁所提出的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发表的言论,故选B。
7.【答案】B
【解析】从材料的描述可知,因为当时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所以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性,二月革命之后至七月流血事件之前,俄国所处的形势就是革命将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所以答案选B。
8.【答案】D
【解析】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的政权,但它的指导思想不是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俄国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工人阶级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②④为十月革命的特点,故选D。①③是它们的共同点。
9.【答案】B
【解析】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一战,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为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是“四月提纲”,故A、D说法错误。
10.【答案】C
【解析】A、B、D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而C是社会主义革命,故排除A、B、D,所以选C。
11.【答案】C
【解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封建,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答案选C。
12.【答案】D
【解析】材料中文字“社会主义理论之成败,判断标准是它能不能适应它当代世界的事实,而且如果它的当代世界改变,它却不变,未免奇怪。”说明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时俱进,因为资本主义世界在不断发生变化,社会主义理论不改变就难以取代资本主义,所以答案选D,A、B、C三项含义材料并未直接体现。
13.【答案】C
【解析】1871年3月,巴黎爆发了工人起义,他们在遭到当时掌权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镇压时表现出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据材料中的时间和地点可确定“叛勇”是指巴黎公社的战士。所以答案选C。
14.【答案】A
【解析】 能够体现民主的只有选举制度,故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与民主没有必然联系。
15.【答案】C
【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人民群众成群结队前往投票”、“市政厅广场上人山人海,热烈欢庆自己政权的诞生”,可知材料体现的就是“巴黎公社是人民的政权”,C符合史实和题意。
1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伦敦海德公园”“Workers of All Lands Unite”等信息可知与马克思发表的《共产党宣言》的内容相符,故D项正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美国林肯发表的,故A项错误;B是美国解放宣言,故错误;C是法国颁布的,均不符合题意。
17.【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可以判断出“第二次革命”就是指十月革命了。联系所学可知十月革命要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故C项正确。
18.【答案】A
【解析】注意材料中“人民政权”,结合巴黎公社建立的历史背景,即1871年3月28日巴黎市民在市政府广场举行巴黎公社成立大会,广场上人声沸腾,红旗招展,高唱《马赛曲》。
19.【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高度灵活”“一切旧有的政府形式在本质上都是压迫性的”可知,巴黎公社创立了无产阶级民主形式,为无产阶级专政做了初步准备,故D项正确;巴黎公社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机器,具备无产阶级性质,故A项错误;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政权,也不能作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府的方案,故排除B、C两项。
20.【答案】B
【解析】 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后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而工兵代表苏维埃是无产阶级的政权。
21.【答案】(1)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2)二月革命结束,暂时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继续进行一战。在这种情况下,列宁的主张无法实现,看起来是“荒谬”的。
(3)通过十月革命;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建立苏维埃政权等措施实现的。
【解析】
22.【答案】 (1)都打碎了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起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剥夺了资本家的资本,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特点。
(2)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趋势,其经验教训对苏维埃政府是十分可贵的,苏维埃政府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把巴黎公社的理想加以充实、完善,变成现实。
(3)将银行收归国有,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团结了农民阶级,形成了工农联盟,有利于政权巩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分析比较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三中归纳概括即可。第(2)问,可结合材料二,并联系两者的性质进行分析。第(3)问,比较两者措施,找出苏维埃政府措施与巴黎公社措施的不同点并分析。
23.【答案】(1)指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2)①从物质基础来看,俄国已基本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②从力量对比来看,俄国的垄断资本势力相对软弱而无产阶级力量相对强大;在彼得格勒的军事力量对比有利于布尔什维克党。③从主观条件来看,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执行了一条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分步进行并适时转化的正确战略,实行合法斗争和武装斗争相结合,巩固工农联盟等正确政策。④1905年革命使工人阶级受到了政治教育。
(3)重视研究革命的客观条件。
【解析】第(1)问依托材料再现相关史实回答;第(2)问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再现史实分析作答;第(3)问在理解整个材料含义的基础上概括作答。
24.【答案】原因:巴黎公社革命是法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具有偶然性;当时法国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解析】
25.【答案】(1)反动政府严禁革命思想,限制新闻自由。
(2)是巴黎公社的主张。他们尝试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用武装斗争反抗反动政府。
【解析】要读懂材料一是反映反动政府在新闻领域的措施,读材料二的同时要结合1871年巴黎公社的相关史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