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七上地理 1.2地球仪和经纬网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七上地理 1.2地球仪和经纬网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2-26 15:4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
教学目标:
1.利用地球仪找出经线和纬线,比较说明经纬线的特点;
2.观察地球仪,归纳出经纬度的划分及其变化规律;
3.观察地球仪,总结东、西半球及南、北半球的划分;
4.利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经纬度;
教学重点:
1.利用地球仪找出经线和纬线,比较说明经纬线的特点;
2.观察地球仪,归纳出经纬度的划分及其变化规律;
3.
利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经纬度;
教学难点:
1
纬度与经度的划分;
2.
东西半球的划分;
3.
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小组合作学习,表格法,启发诱导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地球仪
经纬仪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向学生展示地球仪,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学习的欲望。
2、新课讲授:
1.
地球仪
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手中的地球仪,同时多媒体展示不同地球仪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地球仪与地球有什么不同之处,从而引出地球仪的定义。课件展示“地球仪上的点和线模型图”,学生结合图片与地球仪找出地轴、赤道、南、北极。
2.
经线和经度
(1).多媒体展示经线图,学生读图总结经线的定义及其特点(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等)
(2)
读课本P7图1-2-2和1-2-3,引出经度及东西经的划分,多媒体分别展示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两侧经度和东西经的划分,引导学生观察东西经度数值的变化,归纳出东西经度划分规律和判定东西经的方法及口诀: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3)
观察地球仪,读多媒体展示图片,理解经线圈并分析形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需具备的条件,从而引出东西半球的划分:西经20度与东经160度所组成的经线圈;
观察多媒体展示图片,归纳东、西半球各包括哪些经度?并进一步分析总结如何通过经度判断东、西半球及其口诀:大大在西,小小在东
3.纬线和纬度
(1).多媒体展示经线图,学生读图总结经线的定义及其特点(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等)
(2)读课本P9图1-2-6和1-2-7,引出纬度及南北经的划分,多媒体展示0度纬线(赤道)两侧纬度南北纬的划分,引导学生观察南北纬度数值的变化,归纳出南北纬度划分规律和判定南北纬的方法及口诀:北大北纬,南大南纬;
(3)读多媒体展示的“南北半球划分图”,分析归纳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4)读图总结如何通过纬度判断南北半球:所有北纬都在北半球,反之亦然;
(5)读“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图”,分析并找出高、中、低纬度的划分范围;
(6)通过表格对比分析经纬线与经纬度的特点;
4.经纬网
(1)多媒体分别展示立体和局部经纬线叠加图,引出经纬网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经纬网的作用;
(2)学生读经纬网图,分析在地球仪上如何通过经纬网来标记某个地点的位置,并进行相应练习;
三、课堂练习
1.多媒体展示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讲评并核对答案;
四、课堂小结:回顾幻灯片,总结本堂课所学内容
经线和纬线的定义及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规律,东西经和南北纬的判定,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经纬网。
五、作业布置:
学科配套练习的相应部分内容。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
1、
地球仪
2、
经线——定义:
特点:形状——半圆
长度——相等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0度经线(本初子午线):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东西经的划分与判定:0度经线向东、西各分180度
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东西半球划分——西经20度与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
大大在西,小小在东
3、
纬线——定义:
特点:形状——圆
长度——不相等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纬度——0度纬线(赤道)
南北纬的划分与判定:赤道向南、北各分90度
北大北纬,南大南纬
南北半球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4、
经纬网——定义
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