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课
题
海陆分布
章节
第三章
教
学
目
的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2)分清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3)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4)能简单地说出大洋与海的区别,记住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其各自的主要特点。
能力目标
(1)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初步了解如何用统计图表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学会绘制简单几何图形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2)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精神。(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结合相关资料了解地球表层海陆分布的规律及比例。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说出主要大州的分界线。结合地图理解七大州和四大洋的特征。
教学难点
海陆分布情况及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参与式开放型教学
( http: / / jiaoan."
\t
"_blank ),“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根据教学
( http: / / jiaoan."
\t
"_blank )进度的需要,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学法指导
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环节
一、新课教学,新课引入: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1961年,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绕地球一周,人类终于目睹到地球的全貌。当有人问起他所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时
?
他说
:我们给地球取错了名字,因为我看到的地球更像一个水球。【老师】图示:通过图组数据来证明地球是一个水球,我们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半球的划分,下面通过观察三组半球图的海陆分布状况,比较各半球中海陆面积的大小。说一说,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更大。【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如何描述地球表层海陆分布的特点。【老师】通过数据表明知道: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海洋的面积永远大于陆地的面积。
我们知道地球表层由海洋和陆地构成,海洋的面积占71%
陆地的面积占29%,概略的来说地球表层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通过数据知道海陆分布不均匀,海洋彼此相通分隔成大小不相等的陆块。【老师】关于陆地的几个概念岛屿:周围环海的小块陆地海峡:沟通两个海洋水域的狭窄通道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的部分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大洲:大陆与其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作大洲通常,人们把全球的陆地划分为七大洲,即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二、七大洲【老师】图示:通过三个问题了解七大洲的分布
图3-1-3(问题一)1、从东西半球看,东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西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2、从南北半球看,北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南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
【学生】讨论思考并解决问题【老师】(问题二)2、赤道穿过哪几个大洲?跨经度最广的是哪个大洲?【学生】讨论思考并解决问题
【老师】(问题三)3、看图3-1-4:辨识七大洲的轮廓,并填写各大洲的名称【学生】观察图并指出相对应的大洲及面积【老师】观察图可以发现世界上有哪两个大洲是连在一起的?我们把它称为什么?【学生】亚洲和欧洲;称为亚欧大陆【老师】亚欧大陆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既然是连在一起,我们怎么知道划分亚洲和欧洲呢?【老师】让学生找出各大洲的分界线并能说出分界线的名称三、四大洋的面积与形状【老师】地球上广阔的水域被陆地分隔成彼此相通的四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图3-1-6【老师】观察图了解四大洋的面积大小,说出四大洋的名称与位置【学生】思考:P4
阅读
与麦哲伦
“一起环球航行”思考:麦哲伦是从哪个洲出发?经过了哪几个大洲?跨过哪几个大洋?
教学环节
板
书
设
计
本课小结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学得较为轻松,课堂教学效果很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在整个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为指导思想,在对教材处理中,创设教学情景,化抽象为具体,并提出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以化解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同时通过讨论、课堂练习使学生动口动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和分析探究能力,品尝自主学习的乐趣。本节读图较多,难度并不大,我特别注意在提问时问题的目的性明确,尽量避免重复、罗嗦,把能由学生完成的尽量让他们来做。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不足之处在于有些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部分学生缺少自己的创见。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