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红楼春趣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8 红楼春趣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06 16:36:03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8课 红楼春趣课题导入课题导入 鸢,指一种飞鸟。古人用纸做成鸢的样子,然后用线牵引着,乘风放飞着玩,后来有人将纸鸢的头部用竹子做成笛子的样子,风吹过,发出像筝一样的声音。因此古人将不能发出声音的叫纸鸢,能发出声音的叫风筝。相关链接 中国的风筝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民间广泛流传,为人们喜闻乐见。
宋朝开始,人们将放风筝做为锻炼身体的一项活动,每到清明节,会将风筝放得高而远,然后将线割断,让风筝带走一年所积之霉气。认读园地恰 屉 嫣 讳 晦 墩 tì qià huì yān dūn chǎng xí chāi 钗 敞 袭 词语解释齐整:文中指端正,漂亮。
窗屉子:窗户上糊冷布或钉铁纱用的木框子。
飘飘飖飖:指物体在空中随风飘动摇摆。
豁剌剌:象声词。
展眼:转眼,意即刹那间。整体感知 《红楼春趣》中的“春趣”指的是什么?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春趣,指放风筝宝玉、紫鹃、探春、黛玉、宝钗、宝琴、翠墨……内容详解默读思考: 1.哪些段落写众人想到要放风筝?
2.哪些段落写大家放风筝?
3.哪些段落写风筝放起来后发生的事?
4.课文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刻?根据以上问题把文章分成三部分:内容详解第一部分(1)放风筝的起因。 第二部分(2-4)众人放风筝。 第三部分(5)剪断风筝。 内容详解品词析句,感悟人物形象 宝玉笑道:“……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二爷也太死心眼儿了!我不管,我且拿起来。”紫鹃:聪明伶俐内容详解品词析句,感悟人物形象 小丫头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姑娘昨儿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宝玉:温和、好脾气内容详解品词析句,感悟人物形象 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宝玉:着急、小孩子脾气 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趣”? 朗读课文,思考问题:内容详解 小丫头们听到放风筝,七手八脚跑去拿风筝、搬凳子、拿器材等很有趣。 内容详解 宝玉想放风筝,结果他的大鱼风筝和螃蟹风筝都没了,这里很好玩。  大家的风筝都放起来了,就是宝玉的放不起来。  拓展练习:
阅读“阅读链接”,跟同学说说你放风筝的趣事儿。?拓展练习拓展延伸  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出生江宁(今南京)。出身官宦世家,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深感世态炎凉,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拓展延伸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诗文欣赏拓展延伸 课文写了大观园里的人们一起放风筝的开心热闹场面,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和向往。课文小结红楼春趣板书设计风筝掉落→激起兴趣
齐放风筝→黛玉、宝玉
剪断风筝→寄托美好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