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 (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 (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25 23:2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 民族资本主义再度受挫 知识拓展 什么是官僚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指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其特点是运用国家政权力量,与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密切结合,利用政治特权,通过滥发纸币、募借内外债、商业投机等方式,残酷掠夺广大劳动人民而形成。 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急剧膨胀,而中国的民族资本在萎缩。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1)虽有长足进步,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落后(2)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3)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4)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特点:轻工业多、
重工业少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纺织业面粉业地区分布特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图沿海、
沿江多,
内地少二、社会生活变化 1、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美国人富尔顿1807年发明的轮船英国人史蒂芬孙1825年发明的火车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溥仪剪辫装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孙中山通令全国各地男子掀起剪辫子强令男子剪掉辫子(1)强令男子剪掉辫子:(2)劝禁女子缠足: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3)废除跪拜礼、改称谓:①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
②取消“大人”“老爷”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平等自由的新风尚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4)易服饰:男子:从长袍马褂到西装革履、中山装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马褂清官服西装中山装(4)易服饰:男子:从长袍马褂到西装革履、中山装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4)易服饰: 民国风尚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4)易服饰:女子: 旗袍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4)易服饰:女子: 旗袍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5)新式风俗: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3、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一)不平衡
(1)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2)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3)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4)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变化。
(二)总体来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1.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走“实业救国”之路。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 )
A.荣宗敬   B.荣德生  C.张謇  D.周学熙
2.下列人物与事件有直接联系的一组是( )
A.李鸿章——创办福州船政局
B.孙中山——指挥武昌起义
C.严复——发起公车上书
D.张謇——创办大生纱厂CD3.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比较落后 B.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C.以重工业为主 D.深受外国经济势力的影响
4.近代社会政治革新与风俗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 )
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
B.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C.宜读婚誓,互换约指,携手同归
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