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加伏特舞曲
一、教学目标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6e53c7c0156e991805a0e2a" \l "##?)
1、通过音乐律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以及音高的变化,能够用动作体现节奏与音高;?
2、通过聆听和体验,初步了解三段体曲式结构?
3、激发学生用快乐的心情、幸福的表情进行表演,从而培养学生表演的自信心及表现力。?
二、学情分析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6e53c7c0156e991805a0e2a" \l "##?)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级及二年级上期接触过的音乐欣赏、律动、唱游活动等,有一定的舞蹈表现力,对节奏节拍等有一定的感知,为上好本课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心理方面,二年级孩子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已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和急切的表演欲望,他们更适合一种直观的学习,因此在编创表演方面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且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三、重点难点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6e53c7c0156e991805a0e2a" \l "##?)
教学重点:?
1、聆听《加伏特舞曲》,通过编创动作让学生感受音高变化.
2、通过表演,感受歌曲的舞蹈性,用编创适当的动作配合节拍表演。?
教学难点:?
1、感受音乐旋律及音高的变化?
2、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加伏特舞曲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6e53c7c0156e991805a0e2a" \l "##?)
一、导入:
1、教师弹琴,学生律动进教室。
2、听音,感受大跳音,旋律的高低变化
二、聆听全曲,体验、感受音乐。
1、初听:感受作品情绪。
师:初听到这首乐曲你的心里感受到了乐曲什么样的情绪?(提示听完乐曲后的心情)
过渡语:这是一首快速、欢快的乐曲。?
多媒体:加伏特舞曲作者荷兰戈塞克,简单介绍单簧管?
2、聆听A段旋律,师:你能用手指跳舞吗?(结合节奏谱,画出旋律线)。
1)学生讨论,画出旋律线,师评价。
2)分组跟音乐画旋律线(四大组,一组4小节)。
3)跟琴模唱A段旋律,拍节奏。
3、聆听B段旋律,说说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过渡语:这段节奏连贯,旋律平稳。为什么呢?(师生讨论,结合节奏谱,画旋律线)
4、你能给乐曲分段吗?(结合视频得出ABA三段体曲式结构)
????这首《加伏特舞曲》可以分成三部分,一、三部分是相同的,我们也可以称为A?乐段;另外一部分我们称它为B乐段。(师板书:ABA)?
这样的结构在音乐中叫ABA三段体曲式结构。
三、拓展提升
????师生讨论根据AB段的不同情绪,设计不同的动作来表现音乐,再次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以及音高的变化,展示评价。
四、小结:?
????大家表演的真棒,把掌声送给自己!今天我们欣赏了《加伏特舞曲》,知道了它是一首ABA式的单三部曲式舞曲,相信每一位同学都在其中感受到了不同的乐趣。这就是音乐的魅力!老师希望以后不管是课堂上还是生活中,你们都能展开想象的翅膀,用心去感受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