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时间与速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溪口小学 张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认识路程、时间与速度以及总价、数量与单价等常见的量,理解单价的意义。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索,巩固速度=路程÷时间,掌握时间=路程÷速度,路程=速度×时间以及单价=总价÷数量等常见的数量关系,了解数量=总价÷单价、总价=单价×数量这两个数量关系式,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模型思想,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两个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单价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复习巩固】
课件出示情境:一辆小汽车3小时行驶了210千米,这辆小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指名学生列式计算,并且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引出:路程÷时间=速度 (板书关系式)
小结:这是我们上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习《路程、时间与速度》(版贴课题)
二、合作探究
(一)探究“时间=路程÷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1)师:我们已经知道了速度=路程÷时间,那么时间又该怎么求呢?路程又能怎么求呢?接下来,我们就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
(2)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汇报交流。
重点:讲清列式的想法,推导出表示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式。然后把3个数量关系式放在一起,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预设:1.如果求速度,应该用路程÷时间;如果求时间,应该用路程÷速度;如果求路程,应该用速度×时间
2.求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式都不一样。
3.求时间和速度都要用除法,求路程用乘法。
4.它们的关系是乘和除的关系。
教师逐步板书。
2.反馈练习:算一算,填一填。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路程、时间与速度这三者之间存在这样的数量关系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我们也一起来认识一下。
(二)探究“单价”等常见的数量关系
(课件出示情境)
(1)要比较哪家商店的黄豆更便宜?可以怎么比?揭示“单价”的定义。
(2)指名学生列式计算,并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字的意思。揭示“总价、数量”
(3)推导出总价÷数量=单价
(4)类比推理,引导学生写出: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数量=总价
2.反馈练习:算一算,填一填。
(三)比较6个关系式的共同点
通过比较6个常见的数量关系式,引导学生推导出“总数÷份数=每份数”。
三、巩固练习
完成书本P81页第3、4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上到这儿,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