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 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26 22:2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课程名称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程性质
新授课
任课老师
洪章彰
授课对象
莲都外国语学校特色部501班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了解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探索与物体的沉浮有关的因素,体会到要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材说明
本课选自教科版教材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7课。教材是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展开活动。主要研究不同浓度的液体对马铃薯沉浮的影响。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使学生看到只有在液体中溶解足够多的物质时,马铃薯才能浮起来,渗透了改变液体密度会影响物体沉浮的概念。
预期学习成果
1.知道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了解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教学难点:加热滴液实验;调制不同性质的液体。
教学方法
引导+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教具及活动单
弹簧秤、小石块、刻度杯、细线
教学进程
课时2
一、复习导入(3分钟)
影响马铃薯在水中沉浮的因素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25分钟)
步骤一: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实验方法:在一杯100毫升的清水中,依次加入相同量的食盐,观察每次加入食盐时马铃薯的沉浮情况,做好记录。
步骤二:开始做实验,填好实验记录。
食盐的量水的量沉浮情况一勺100毫升二勺100毫升三勺100毫升四勺100毫升
步骤三:小结:并不是水中溶解了食盐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浓度不够、液体的密度不够大,马铃薯是不会浮起来的。当食盐溶液的密度大于马铃薯的密度时,马铃薯才能浮起来。
三、拓展延伸(5分钟)
死海是西亚著名的大盐湖,位于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的裂谷中。死海一带气候炎热,蒸发强烈,湖水盐度高达300~332。湖中水生植物及鱼类都不能生存,沿岸草木也很少,所以被称为死海。但死海淹不死人,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可以在死海里休闲娱乐。
浮标是浮于水面的一种航标,是用锚固定在指定位置,用以标示航道、范围,指示浅滩、障碍物或表示专门用途的水面的助航标志。
四、课堂总结(2分钟)
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五、课堂练习(5分钟)
形成性评量与总结性评量
1.上课期间老师提的问题能否踊跃回答
2.分组讨论、实验,能否积极参与
3.作业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