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2 父亲树林和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2 父亲树林和鸟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26 10:5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父亲、树林和鸟》教案
教学目标:?
?认识“黎”等5个生字,正确拼读“雾,蒙”等13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父亲是怎样喜爱树林和鸟的。?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这句话所包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儿歌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儿歌《家》,找同学补充完整,想想横线上应该填什么??
2.指名朗读,想像画面。?
3.出示另外另个词语,父亲,鸟。揭示课题。?
4.教师小结,词语也能读出感情,赋予它诗意美。?
5.读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学生交流。
?二、自主学习,感知课文。?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交流自己的发现,那些生字比较难读,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
2.交流一下那些句子比较长,比较难读,体会读长句子的方法。?
三、精读课文、感受人、鸟情?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围绕那句来写的??围绕“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来写。?“最喜欢”什么意思,有没有最喜欢的东西??“一生”什么意思,表现了什么??“歌唱的鸟”鸟会唱歌吗,体会到了什么??
2.文章先概括写,后具体写父亲爱树林,爱鸟。同学们默读课文,体会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父亲爱树林爱鸟的??
句子一“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1)?从哪个词体会出来的?动词?????
(2)?为什么“望了又望,闻了又闻”能体会出来??
(3)?同学们对什么会又望又闻?那父亲喜欢什么?????
(4)?找同学读,读出那份喜欢。????
(5)?那父亲望到了什么?从课文中哪里知道??
(6)?我望到了吗?从课文中哪里知道??
(7)?我为什么没望到?????
(8)?找同学读,读出那份仔细。???
(9)?你能体会出父亲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教师总结并板书:对,父亲通过观察叶子动,就能判断树上有鸟,确实对鸟非常熟悉,因为喜爱才熟悉。?
教师引导:父亲除了用眼睛看,还用什么方式判断林子里有鸟??
(1)父亲闻到了什么?我问到了吗??
(2)我为什么没闻到?父亲怎么闻得??
(3)为什么鸟还有气味?父亲是怎么解释的??
教师小结并板书:父亲非常了不起,他居然可以通过闻鸟味来判断树林里有没有鸟,找同学再读那一句,体会父亲爱鸟,加上动作。?
(1)父亲“望了又望,闻了又闻”得出了什么判断?从课文哪里知道的??
(2)理解“喃喃”一词的意思,有感情朗读。?教师质疑:还从那句体会父亲爱树林,爱鸟??句子二“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1)?从那个词体会出来的?“最快活”?
(2)?“快活”什么意思,同学们什么时候最快活??
(3)?那“此时”是什么时候??
(4)?有感情朗读,读出那份快活,那份喜爱?
教师小结并板书:父亲知道鸟儿最快活的时刻,说明父亲可以通过听鸟叫,感知鸟的心情呢,是不是??
四、课堂小结?
1.教师小结;课文先概括地写父亲喜爱树林和鸟,然后从三个方面具体地展开来写,全文没有华丽的语言,就是通过父子俩的普通的日常生活中的对话,来表现了父亲对树林对鸟的喜爱。?
2.回想一开始的那首儿歌,树林是鸟儿的家,鸟儿在树林里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的,那么当快活的鸟儿飞离树枝,飞向蓝天的一瞬间,父亲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把这个问题留到下节课继续探讨。?
五、板书设计?
22.父亲、树林和鸟?
?概括?
?看:叶子动?,有鸟?
具体????????
?闻:鸟味?????????????(喜爱之情)
?听:鸟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