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运算定律
第5课时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课题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意义。
2.学会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发现过程,体验类推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发现新知识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要求学生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教师指名学生口答。
45+56=56+□ (25+49)+51=25+(□+□)
a+b=b+□ (a+b)+c=□+(□+□)
2.说一说:加法运算中有哪些运算定律?各是怎样的?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
3.导人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在乘法运算中是否有同样的运算定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1)教师出示教材第24页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植树节快到了,四年级的同学们去义务植树。请看图,植树要做哪些事情呢?
组织学生描述图上的内容。
(2)师:从图上,你还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学生说说。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3)师:根据这些信息,你会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出示教材第24页例5。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们一个一个地来解决。
(1)课件出示例5:负责挖坑种树的共有多少人?
师:怎样计算呢?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条件,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列式算算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2)指名说一说计算方法。学生可能会得到以下两种算法:
4×25=100(人) 25×4=100(人)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你发现了什么?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议一议,互相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结果,板书:4×25=25×4
(3)师: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来吗?
引导学生举例论证,教师选择部分等式进行板书。
(4)师:谁能总结归纳出这个规律?能给这个规律取个名称吗?
学生自由说,教师总结并板书: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乘法交换律。
(5)师:乘法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a×b=b×a
(6)师:在以前我们已经用到乘法交换律,什么时候用到过呢?
学生讨论,得出在验算乘法时会用到后,教师用课件出示练习题:
试试:计算并且验算。
35×13 16×24
组织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指定两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3.出示教材第25页教学例6。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出示问题: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1)引导学生寻找条件,独立思考,列算式解答,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说-说解题思路。
学生独立解答,可能会有两种不同方法:
先计算共要种多少棵树。 先计算每组种树要浇多少桶水。
(25×5)×2 25×(5×2)
=125×2 =25×10
=250(桶) =250(桶)
(2)师:那么(25×5)×2○25×(5×2)中间应填什么符号?
学生独立思考,可以得出中间要填等号。
师: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举例论证,教师选择部分等式进行板书。
(3)师:从上面的等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议,并互相说一说。
教师指名汇报并板书: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乘法结合律。
(4)师:用字母怎样表示呢?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a×b)×c=a×(b×c)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25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订正。
2.完成教材第27页“练习七”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大家要熟悉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字母表示方式,注意与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联系比较。
教学板书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例5: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例6: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4×25=100(人) (25×5)×2 25×(5×2)
25×4=100(人) =125×2 =25×10
4×25 = 25×4 =250(桶) =250(桶)
(25×5)×2 = 25×(5×2)
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通过做习题进行回顾,大致了解一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进一步巩固加法的运算定律,从而自然地引出“在乘法运算中是否有同样的运算定律”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教学时,结合具体情境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举例验证,总结规律。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规律,将计算规律的探索学习与解决问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探索数学规律是一个过程, 对这个过程的认识不是教师传授的,而是学生自己体验和感受的,对学生已有的体验与感受及时地归纳总结,是提高探索能力的重要一环。 本节课我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通过学生的观察、验证等形式,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去感受,再经过学生的大胆交流,自然概括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内容,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