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小石潭记习题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 小石潭记习题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27 08:1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10 小石潭记
B
B
新知积累·基础练
A
C
语言建构·能力练
综合实践·素养练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篁竹(huáng)  佁然不动(yǐ)  俶尔远逝(shū)
B.为坻(chí) 为嵁(kān) 往来翕忽(xī)
C.幽邃(suì) 珮环(pèi) 隶而从者(dì)
D.悄怆(chàng) 寂寥(liáo) 蒙络摇缀(zhuì)
?
?
?
?
?
?
?
?
?
?
?
B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隔篁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皆若空游无所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俶尔远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悄怆幽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二小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竹林
?
?
?
?
?
?
?
?
?
?
大约。 表示约数
在空中
忽然
像北斗星那样 。 像蛇那样

凄清
?
年轻人
?
?
3.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隶而从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 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灭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清澈
跟随,跟从
凄清
大约
能够,可以
4.下列对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B.心乐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向西)
D.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
B
?
?
?
?
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B.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C.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
6.按提示写出课文中的相应语句。
(1)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树木青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朱元思书》一文以“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江水的澄澈,本课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从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中作者从游鱼、日光、影子等角度侧面描
写潭水的清澈。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的画面来
写。整段话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但又无处不
在写水。
B.本文写岸上景物,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
“青”“翠”写颜色,“蒙络摇缀”写形貌,
“参差披拂”写动态,寥寥数语,跃然纸上。
C.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如鸣珮环”的水声、
“蒙络摇缀”的翠蔓、似空游无依的鱼儿、“斗
折蛇行”的小溪……把小石潭描绘成一幅美妙的
图画。
D.作者开始游小石潭的心情是快乐的,但只是短暂
的快乐,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原本因贬官失意、
忧伤和悲凉的心情就自然流露出来了。
【答案】 A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日光下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可久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佁然不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课文研读
穿透
?
?
?
?
?
?
停留
静止不动的样子
像狗的牙齿那样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后作者在移步换景中引导读者
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B.文章对潭中游鱼的描写动静结合,如“日光下澈,影
布石上”是从静态上描写,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呈现的则是游鱼的动态美。
C.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中气氛——
小潭源流——交代同游之人”为顺序来安排材料,移
步换景,前后照应,结构紧凑。
D.《小石潭记》为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抒发
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
【答案】 C
11.作者开头说“心乐之”,第四段又写“悄怆幽
邃”,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往来翕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悄怆幽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扩展阅读
翠绿的藤蔓
?
?
?
?
?
?
?
清凉
轻快迅疾的样子
凄凉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那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溪流的源头在哪里。
14.小石潭的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清澈。通过描写游鱼、日光、影子,从侧面烘托出潭水的清澈。
15.根据课文内容,结合【链接材料】思考作者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有哪些。
【链接材料】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既罹窜逐①,涉履蛮瘴②,崎岖堙厄③,蕴④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①参与王叔文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政治失意。②被贬之地荒远。③小潭周围环境凄清。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舟行若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类合欢而蔓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永之人未尝游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以名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国学阅读
类似,像
?
?
?
到尽头
曾经
命名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石上生青丛,冬夏
常蔚然。
有一座小山从水中露出,山上都是好看的石头,石头上面生长着绿色的草丛,冬夏都浓密茂盛。
18.请你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
家渴。
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
19.本文第三段描写了袁家渴哪三个方面的美?
石头之美;岩洞之美;草木之美。
20.《小石潭记》一文中与本文第四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意思相近,也写出了作者离开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21.选文是柳宗元写的“永州八记”之一,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你认为“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也,出而传于世”这句话表面上是说面对美好的山水景物,永州的人不会欣赏,实际上表达作者怎样的感叹?
作者实际上是感叹自己的杰出才华不被朝廷赏识,被抛弃在边远地区,无法展示自己的才华。
(1)研读上面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2)该校某班要举行以“牵手文明,共建和谐”为
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
动,并根据下面所给的上句,任选一组,续写下
句,表明你对文明的态度。
活动:
①上句:鸟过天空不留痕;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句:一花一草皆风景;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