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亚洲及欧洲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亚洲及欧洲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13 08:5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 年级 地理 教案

课题 第一章 认识大洲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课时安排 6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教学方法 启发 讨论 讲授式 教学辅助 自制课件、地图册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时新课导入: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泰国景观、蒙古人摔跤、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学生回答:中国、亚洲、日本……二、讲授新课:1、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讨论教师进行总结:20°W和160°E(一) “亚细亚”和“欧罗巴”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明确:(1)、大洲名称的由来:“亚细亚”和“欧罗巴”(2)、亚欧大陆: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3、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3)、亚洲的地理位置A、经纬度位置: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B、海陆位置亚洲东 北 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4、小结:我们通过对亚洲的的学习,认识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三、课堂练习活动 :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读图1-1试着说一说欧洲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要求:先进行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四、作业:同步练习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一章 认识大洲(1)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一、“亚西亚”和“欧罗巴”1、名称的由来 2、亚洲的地理位置:A、经纬度位置: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B、海陆位置亚洲东 北 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二、欧洲的概况: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教后记

七 年级 地理 教案

课题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课时安排 6.2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教学方法 启发 讨论 讲授式 教学辅助 地图册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世界上不同时区之间,时间的相互换算。2、认识亚洲的地形特点和分布。能力目标:1、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换算能力。2、学会利用地形图说明一个大洲地形的主要特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识到时间的珍贵,使学生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世界的时区。亚洲的地形特点及分布。
教学难点 不同地方之间时间的换算学习利用地形图。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第 二 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11点的时候,那么现在美国应该是什么时间呢?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这与什么有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世界上的时间?指导学生读图1-2世界时区图并通过自制的时钟模型演示6城市的区时,以北京(东八区)正午12点为准。也可用数轴图表示学生回答:晚上。讲授新课:(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1 、地方时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点,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地方时。2 、时区及其换算:指导学生阅读P3“阅读材料”,讲解,总结:全球一共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一个时区跨15度经度。其中零时区(也叫中时区),从西经7.5度—东经7.5度。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和为一个时区,称东西十二区。范围是东经172.5度---西经172.5度。依据数轴图示法讨论、完成课文中P4“活动题”。3、北京时间: 东八区的区时。4、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大致以180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去一天。 三、练习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以及时间的换算。 请同学们读图1-3,完成练习题1、2。 (三)、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引导学生读“亚洲及欧洲地形图”,启发学生观察:(1)、亚洲的地形分布有什么特点?(提示:从这几方面进行分析:①海拔和相对高度②地势起伏状况;③主要地形类型;④地形分布。) 读图,讨论,交流,明确:亚洲地形有三大特点: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B、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C、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指导学生读图:找出亚洲主要的山地和高原的分布及名称。分小组活动:说出欧洲的地形分布有什么特点? 活动、交流,评价。巩固练习:分组完成P6“活动2”作业布置:“同步练习相关题目”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2)(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1 、地方时2 、时区及换算 :全球一共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一个时区跨15度经度。3、北京时间: 东八区的区时。(三)、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B、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C、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教后记
七 年级 地理 教案

课题 第一章 认识大洲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课时安排 6.3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教学方法 启发 讨论 讲授法 教学辅助 地图册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 归纳 对比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亚洲及欧洲的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 亚洲及欧洲的气候及成因。
教 学 过 程 第 三 课时复习提问:回忆已学过的知识。1、亚洲的地形有什么特征?2、欧洲的地形又与亚洲的地形有哪些不同呢?3、世界陆地最高和最低点在哪里?4、“世界屋脊”是哪里?5、我们要认识一个大洲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分析?二、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区的风光。展示冬季亚洲北部西伯利亚地区冰天雪地,气候严寒;而亚洲南部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过的黄金海岸却是一派妩媚的热带海滨风光,是世界著名的海滨浴场。(讲):亚洲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显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亚洲的气候特征以及成因。三、新课探究学习:(三)、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1、教师引导学生读“亚欧气候类型”图,思考:亚洲气候有什么特点?分析为什么回有这样的分布?要求学生结合世界气候及图讨论后回答问题,总结:(1)、气候复杂多样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2)、大陆性特征显著: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 (3)、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2、小结:所以亚洲的气候比较复杂,总结亚洲海洋与陆地的差异非常显著,引出季风的形成。根据图分析总结亚洲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强调“亚洲季风气候显著”。3、要求学生阅读P8“阅读材料”,了解亚洲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源地和成因,4、合作探究:想一想,我们金昌市的冬季风和夏季风是否发生明显的变化?,冬、夏季在降水上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评价。(四)、欧洲的气候特征:1、以小组自学的形式为主,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阅读P8“材料”,分组合作完成“活动1、2、3、4” 合作自学,教师个别指导。2、列表比较亚洲和欧洲气候特征的不同。 利用书上的练习总结,明确:(1)、气候类型少,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气候的(2)、海洋性特征显著(3)、具有面积最广、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四、课堂小结: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要点。 五、作业布置:“同步练习相关题目”及“填充图”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3)(三)、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1)、气候复杂多样(2)、大陆性特征显著:(3)、季风气候显著(四).欧洲的气候特征:具有面积最广、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教后记
七 年级 地理 教案

课题 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课时安排 第4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7.1
教学方法 启发 讨论 讲授法; 教学辅助 地图册 授课人 黄廷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咸海以及亚欧人口问题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教育。
教学重点 亚洲、欧洲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教学难点 亚洲及欧洲河流特点的成因。
教 学 过 程 第 四 课时复习提问: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气候的描述哪些是有关亚洲的,哪些是有关欧洲的?(1)除温带海洋气候外,大多数气候类型都有分布。(2)是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的分布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区域。(3)季风气候显著(4)大陆性特征显著(5)终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温暖湿润的西风。 二、新课探究学习:(四)、大河众多的亚洲 1、引导学生读“亚欧地形”提问:我们都知道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句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说说我国黄河注入到那个海洋中去?看图,找找亚洲还有哪些大和分别注入到周围的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中去?读图、交流,评价,明确:2、启发学生读图,探究:从总体上看,亚洲大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亚洲河流的流向与亚洲地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探究,明确:(1)亚洲河流的特点:A、大河众多: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B、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四周奔流入海;C、内流区面积广大。(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注入咸海,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内流河。)3、简单了解亚洲的湖泊:引导学生在“亚欧地形”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 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学生读图、讨论回答问题。4、引导学生分组活动:在地图上找到欧洲的河流,并根据亚洲河流的特点,总结欧洲河流的特点有哪些?学生自己进行讨论、总结:(2)欧洲:气候温暖湿润—水量丰富,大部分无结冰期地形平坦,因此,欧洲河流的特征是:A、河网稠密、水流平缓;B、河流短小,水量丰富 ;C、航运价值高。 5、指导学生认识:多瑙河和莱茵河三、课堂巩固练习:学生看图,回答问题:1、利用地图找出欧洲著名的伏尔加河、莱茵河、多瑙河等观察河流流经的国家。2、列表总结亚洲、欧洲河流与湖泊的特点。 (尤其是多瑙河干流流经: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乌克兰9个国家,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亚洲及欧洲(四)(四)、大河众多的亚洲(1)亚洲河流的特点:A、大河众多: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B、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四周奔流入海;C、内流区面积广大。2)欧洲河流的特征是:A、河网稠密、水流平缓;B、河流短小,水量丰富 ;C、航运价值高。
教后记


亚洲地形有三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