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但愿人长久
一、教学目标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4c9e846f014ca388c9af4963" \l "##?)
1、通过配乐朗诵、解析词意、聆听感受、划旋律线、演唱比较等多种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但愿人长久》的创作特点及表达的情感,感受古诗词新韵的魅力,并教育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
2、推荐欣赏谷建芬古诗词创作改编《新学堂歌》歌曲视频,鼓励学生诵经典,唱经典,爱经典,进一步感受古诗词新韵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改编歌曲的兴趣,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学情分析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4c9e846f014ca388c9af4963" \l "##?)
首先,本学期是六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在音乐学习上已有一定的音乐理解能力;其次,学校开发了《“诗香满园”古诗词考级》校本课程,课程中共有经典古诗词100首,分为一至十级,要求学生吟诵积累,六年级学生要求至少达到六级,此背景下,学生在音乐与古诗词等相关文化知识上有了一定的积累,欣赏由宋朝苏轼作词,作曲家梁弘志以现代创作手法谱曲的《但愿人长久》,乐于接受和喜爱。
三、重点难点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4c9e846f014ca388c9af4963" \l "##?)
教学重点:
1、通过对比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第一、二部分及熟悉演唱歌曲第一部分,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但愿人长久》的创作特点及歌曲所要表现的情景和情感,并感受古诗词新韵的魅力。
2、通过欣赏谷建芬古诗词创作改编《新学堂歌》歌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古诗文新韵的魅力,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
学生感受、理解作曲家创作歌曲中每个乐句的句末基本以“2— — — ”为结束音的创作特点。
四、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小扣心扉,初感韵律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4c9e846f014ca388c9af4963" \l "##?)
1、课前三分钟学生欣赏学校合唱队在2012年参加县教育局“庆六一”文艺汇演的一段合唱视频。
2、教师问学生歌曲曲名,学生齐说曲名是《春晓》。
教师:完全正确。歌曲《春晓》,还有我们刚刚学过的歌曲《游子吟》都是由古诗经过现代创作手法谱写成歌曲的,我们的古诗不仅能吟诵还能编成优美动听的歌曲来唱,真是别有一番韵味!今天这节音乐课我们将要欣赏一首由宋代诗人苏轼作词,台湾著名音乐人梁弘志创作改编的歌曲《但愿人长久》。(师多媒体出示课题,并指导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高位置朗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校合唱队入手,欣赏演唱视频导入新课,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活动2【讲授】二、分段感悟,品味音韵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4c9e846f014ca388c9af4963" \l "##?)
(教师多媒体出示苏轼《水调歌头》)
1、指名说《水调歌头》创作背景,教师介绍这首词分为上阕与下阕,分别由四句组成并介绍创作背景。
2、学生小声跟着教师合作配乐吟诵熟悉歌词。
3、指名说词意,教师介绍词意,学生体会歌词意境,并教育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与学生合作配乐(古筝演奏《但愿人长久》)吟诵歌词、介绍词意等方式,为学生更好地欣赏、解析歌曲做好准备。
4、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第一部分。
(1)学生聆听歌曲范唱《但愿人长久》第一部分,要求学生思考:歌曲第一部分的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指名说。
(3)教师合伴奏音乐演唱第一部分旋律,学生再次在聆听中感受旋律、节奏特点及表达的情感。
(4)教师引导学生划旋律线感受歌曲《但愿人长久》第一部分旋律和节奏的特点。
(5)师生分析小结:第一部分是词的上阕,旋律舒缓优美,节奏舒展平稳,表达了诗人苏轼对月问天的惆怅之感。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聆听感受、划旋律线及分析比较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深切感受作曲家独特的创作手法,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进一步感受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5、学生演唱歌曲的第一部分,
要求:
学生身体做直右手划拍,用轻声高位置的方法中速演唱,注意前倚音和反复跳跃记号处的演唱,将全音符时值唱准,并在演唱中感受古诗新韵的味道。
①学生演唱旋律,教师钢琴伴奏。要求学生唱完后告诉老师歌曲第一部分每一乐句的最后一小节结束在哪个音上?作曲家为什么使用这个音?它对表达诗人的情感有何作用?
②指名说。
③师生分析:歌曲第一部分,诗人苏轼对月问天,心情低沉,将结束音用在偏高的音上显然不合适,同学们选择其他音“1”来代替。教师运用对比演唱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以“2— — — ”为结束音,比以“1— — — ”为结束音,更能营造“月圆之时人孤单”的情景。第三、四乐句重复了第一、二乐句。每一句的结束音都以全音符结束,特别是句末基本以“2— — — ”为结束音,营造了“月圆之时人孤单”的情景,有着对现实的无奈但又超然豁达之感。
④学生演唱歌词,教师钢琴伴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创作特点及诗人对月问天的惆怅之感。
⑤教师和学生合作配乐接唱第一部分,教师唱“明月几时”,学生唱“有”……帮助学生感知结束音基本运用长音及句末以“2— — — ”为结束音,营造了“月圆之时人孤单”的情景,表现对现实的无奈但又超然豁达之感这一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在演唱歌曲第一部分这一教学环节中,进一步感受、体验歌曲《但愿人长久》的创作特点及表现的情景和情感,细细品尝古诗词新韵的味道。
6、聆听歌曲的第二部分。要求学生思考:歌曲的旋律、节奏有变化吗?它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指名说。
(2)教师学生分析小结:第二部分是词的下阕,旋律急转上行,节奏转以紧密,表达了诗人以超然豁达的心态面对不得意的现实,并寄托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7、学生完整欣赏全曲,感受歌曲《但愿人长久》的创作特点及表现的情感,细细品尝古诗词新韵的味道。
教师:《但愿人长久》这首歌曲原唱是80年代台湾著名歌手邓丽君,后来被王菲、张靓颖等众多著名歌手翻唱过,同学们课后有兴趣可以上网下载聆听、感受和比较他们在演绎这首歌曲时的不同韵味。
【设计意图】通过与歌曲第一部分的对比聆听,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第二部分旋律、节奏的特点及表达的情感,在完整欣赏全曲中,细细品尝古诗词新韵的味道。
活动3【活动】三、好歌推荐,触类旁通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4c9e846f014ca388c9af4963" \l "##?)
教师:除了梁弘志以外,近年来还有许多作曲家根据古诗词来谱曲,老师最喜欢的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她已经为20多首经典古诗文创作谱曲,像歌曲《春晓》《游子吟》及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读唐诗》等等,除此之外,她还将《悯农》《静夜诗》《登鹳雀楼》《三字经》等经典古诗文运用现代创作手法谱曲后,都收录于她的《新学堂歌》歌曲专辑20首中。这些歌曲曲调质朴优美,旋律流畅动听,老师非常喜欢。下面推荐大家欣赏《谷建芬古诗文少儿歌曲演唱会》中歌曲《江南》合唱表演视频,请同学们再次感受古诗新韵的魅力。?????????
方法:学生欣赏教师播放《谷建芬古诗文少儿歌曲演唱会》中歌曲《江南》合唱表演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古诗新韵的魅力。
【设计意图】学生在欣赏《谷建芬古诗文少儿歌曲演唱会》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和古诗文新韵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古诗文歌曲的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大力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活动4【作业】四、自主编创,学以致用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4c9e846f014ca388c9af4963" \l "##?)
教师:感谢作曲家们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古诗词创作谱曲,让我们感受到了古诗文新韵的魅力。这节课后请同学们也来当一回作曲家,在学校开发的《“诗香满园”古诗词考级》校本课程中选择你最喜欢或最欣赏的一句诗文来创编旋律,下节课展示,听听谁编创的旋律最为流畅动听?
布置作业:请学生当作曲家,课后在学校开发的《“诗香满园”古诗词考级》校本课程中选择自己最喜欢或最欣赏的一句诗文进行编创活动。
【设计意图】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通过学生课后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编创旋律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表现和创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活动5【活动】五、激情引导,弘扬文化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4c9e846f014ca388c9af4963" \l "##?)
教师:同学们,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文辞优美而且具有音乐性,今后我们仍然要在音乐学习中去传承它。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老师希望同学们能诵经典,唱经典,爱经典,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今天这节音乐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世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一种美好祝愿,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在《但愿人长久》的音乐声中离开教室。
【设计意图】教师激情引导,鼓励学生诵经典,唱经典,爱经典,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渗透品德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