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细跳月》教案
?
一、教学目标:
? 1.记忆音乐主题,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
? 2.通过欣赏,简单学习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我
国民族歌舞的特点,从而使他们热爱祖国的民族歌舞。
?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学习四五拍子,掌握“跳月”的基本节奏型。
? 难点:了解《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会唱主题旋律。能够在音乐中听出主题
旋律。
?
三、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
1、欣赏歌曲《快乐的啰嗦》。
?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到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寨去做客,你们听一听,
猜一猜是哪个少数民族呢?(彝族)
?
师:同学们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吗?这首乐曲叫《快乐的啰嗦》。说说对这
个民族的音乐有什么印象吗?今天我们就到彝族山寨看看吧!
?
2、教师出示图片,并简介彝族的风土人情。
?
彝族是我国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少数民族。
?
这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
四川、
贵州三省景色秀丽迷人;
??
这个民族的服饰以黑色为主,
因为这个民族崇尚黑色,
也被称为“黑族”;
?
这是一个善于酿酒、饮酒,形成独特酒文化的民族;
?
这个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火把节”。
?
这个民族的男女老少能歌善舞,在“火把节”上他们常常聚在月光
底下围着篝火一起舞蹈,称“阿细跳月”。其实,关于跳月的传说众说不一。有
的说起源于劳动,
在刀耕火种的年代,
烧过的灌木容易扎到脚掌,
所以在翻土播
种的时候常常跳起跳落,
后来演化成舞蹈;
还有说阿细山寨因天火成灾,
阿细人
奋勇扑火,因大地被烧烫,所以双脚轮换弹跳,形成了跳月的基本动作。
?
阿细跳月是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
男舞者弹大三弦或吹笛
子,女子合着节拍与男对舞。节奏鲜明,情绪欢快。
由于在表演中习惯使用三弦
进行伴奏,《阿细跳月》也叫《大三弦舞》。
?
简单介绍三弦听音色。
?
又称
“弦子”
,
弹拨乐器,
三根弦,
音色粗矿豪迈,
音色响亮、浑厚,是我国许多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的重要伴奏乐器。
?
二、学习跳月舞步,学习主题音乐。
?
1、节拍。
?
师:
同学们,
今天大家跟着老师也一起来学一学这个跳月的基本舞步好么?
?
老师播放主题旋律音乐,
示范基本舞步,
让学生一边看一边数一数,
每个乐
句有几拍?(
3+2
律动感)
?
让学生一起来学一学。
?
说说这个旋律的节拍是什么
?
?(5/4拍)说说这个节拍给你的感觉?
?
2、主旋律学习。
?
出示旋律,再听说说有几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的哪里相同?(末尾)
?
跟老师合作演唱,老师唱前面,学生唱相同处,再换回来。
?
请学生跟琴演唱。学会后,分组或加速演唱,感受欢快的情绪。
?
3、出示图片,介绍创作背景。
?
刚才我们所学的旋律就是来自于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乐曲叫《阿细跳月》
。
它是由中国民族音乐作曲家、
指挥家彭修文根据该舞蹈的音乐,
改编而成的民乐
合奏。
?
今天我们欣赏一首民乐合奏《阿细跳月》。
?
三、欣赏乐曲。
?
1.?初次聆听乐曲,说说全曲情绪如何?
??
????2.?分段欣赏乐曲。
?
1)聆听乐曲引子部分。(出示课件)
?
说说它的力度如何?它仿佛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
引子用弹拨乐、锣鼓轻轻敲奏,表现了男女青年在月光下聚集起来。
?
2)聆听乐曲《阿细跳月》第一部分。
?
提问:
这一乐段的音乐在哪个音区上?在力度有什么变化?速度怎样?是用
什么乐器主奏的?
?
(音区在高音区上,
力度由弱到强;
好像篝火边聚集的人越来越多;
这一段
是用高音笛子、三弦等乐器进行领奏的。)出示这两种乐器的图片
?
再次聆听乐曲第一部分。
要求学生可边听音乐边模仿
(女生模仿笛子、
男生
模仿三弦)。
?
2.?聆听乐曲《阿细跳月》第二部分。
?
1、提问:这一乐段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音区有什么变化?
??
(音区比第一乐段低了;好像篝火边聚集的人越跳越高兴。)
?
2、再听乐曲第二部分,能不能用手划出每次主题音乐出现时音区的因高位
重。
?
3.聆听乐曲《阿细跳月》第三部分。
?
提问:
这一乐段与哪一乐段相似?速度与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表现了什
么样的情景?是用什么乐器主奏的?
?
(与第一乐段相似,
速度越来越快;
好像越来越热闹;
达到乐曲的高潮部分,
以全奏的形式展现了宏达的舞蹈场面。)
?
再次聆听乐曲第三部分。
最后高潮部分,
情绪和力度最强的部分,
你能不能
用动作模仿你最喜欢的乐器演奏?学生模仿弹奏乐器的动作表现。
?
4.全曲欣赏,说一说主题音乐一共出现了几次?
?
5.?欣赏《阿细跳月》舞蹈创编视频。
?
四、课堂小结
?
一直以来,
阿细山寨就流传着“活着不跳乐,
白在世上活”,
“大三弦一响,
脚底板就痒”等谚语。
这首由
彭修文改编而成的民乐合奏
《阿细跳月》
在
新千年
第一个春天,
悠扬、
欢快的“阿细跳月”旋律在音乐圣殿
维也纳金色大厅作
为全
?
世界迎新春音
乐会的开篇再次轰然奏响。
它足以证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阿细跳
月像一朵盛开在云岭高原
上妍丽的山茶花,
美丽着一方神奇的红土地。
希望同学
们经过今天的学习,能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