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杠杆五要素
一“点”——支点O(一定在杠杆上)
动力F1
二“力”—— 相对的
阻力F2
动力臂L1
二“臂”——
阻力臂L2
回顾旧知
(1)确定支点
(2)画力的作用线
(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
引垂线——即力臂
画力臂的方法:
(4)标出直角符号和力臂L
L2
L1
回顾旧知
它们要怎样做才能保持平衡呢?
一、 提出问题: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二、猜想与假设:
假设1:
假设2:
假设3:
假设4:
F1+L1=F2+L2
F1–L1=F2–L2
F1/L1=F2/L2
F1 · L1=F2 · L2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还有其他假设吗?
F12+L12=F22+L22
F13+L13=F23+L23
……
三、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器材:
有刻度的杠杆、钩码、铁架台
测量的物理量:
力、力臂
讨论: A、B两图中的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实验时采用哪幅图?为什么?
A图,因为这样力臂的数值在杠杆上就能直接读出或量出。
四、表格设计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需要测量哪些数据呢?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2
3
4
① 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螺母
螺母
五、进行实验:
杠杆向右偏,则将平衡螺母往左调。
杠杆向左偏,则将平衡螺母往右调。
作用是调节杠杆自身的平衡
② 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然后把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F2
F1
L2
L1
③ 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再做两次实验,把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2
0.15
3
0.1
5
0.08
10
0.04
10
0.1
5
0.2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2
3
④ 求出各次实验中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值,然后思考杠杆的平衡条件。
2
0.15
3
0.1
5
0.08
10
0.04
10
0.1
5
0.2
0.3
0.3
0.4
0.4
1
1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m 动力?动力臂 阻力F2/N 阻力臂l2/m 阻力?阻力臂
1
2
3
六、分析论证
根据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开始提出的假设,你有什么结论?
假设1:
F1+L1=F2+L2
假设2:
F1–L1=F2–L2
假设3:
F1/L1=F2/L2
假设4:
F1 · L1=F2 · L2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七、得出结论: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写作: F1L1= F2L2
即:杠杆的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
上面的关系也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
阻力 动力臂
动力 阻力臂
或
F1 L2
F2 L1
动力 阻力臂
阻力 动力臂
或
F1 L2
F2 L1
八、交流与合作
★ 什么要用一条支点O在中间的杠杆,且要调节平衡螺母?
为了消除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 为什么要在不同位置多次挂钩码,多次实验呢?
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其带有普遍性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 F2L2
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