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太阳系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8.3 太阳系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26 10:1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3太阳系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太阳系》是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的教学内容,是学生首次开始详细了解除地球外的其他行星的世界,这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了解太阳系的总体构成;第二部分是了解八大行星的特征;第三部分是了解八大行星的运动特性。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及八大行星的特征,转而增进对地球的情感,在科学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外太空非常感兴趣,书本上的八大行星非常详实,但紧靠书本是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的,所以必须跳出课本,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拓展的平台,使本节课的内容更为有趣味和探究性。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系的组成
2、了解八大行星的特征及运动情况
3、培养对自然界的探究热情
4、培养保护地球的意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八大行星的特征及运动情况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展示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太阳系模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视频导入:《太阳系之歌》 从刚才这首歌中,同学们听出来今天要探索什么知识了吗? 太阳系就像一个大家庭,里面有很多成员,从刚才的视频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成员? 太阳系 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太阳系小天体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二、新课教学 1、你知道为什么太阳系要以“太阳”来命名吗? 太阳的质量、引力 追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力,而不仅仅是接受知识
2、你能既快又准地记住八大行星的顺序吗? 背,并分享记忆方法 学法指导之记忆诀窍:化简记忆、口诀记忆、谐音记忆、情境记忆等
3、太阳系之旅 任务分工: 导游时间——每4人小组有一个信封,内有一张行星图片,组内讨论并记录其特征,每组选出一名导游简述这颗行星最显著的几个特征,让游客们来猜一猜这颗行星的名称,看哪位导游的表述最精准! (表述:这个天体最大的特点是……,大家猜猜它是谁?) 游客攻略——对已经被猜中的行星进行特征补充(1-2点),要求语言简练,重点突出,书本上没有提到的特征为佳,并说说你获得该课外知识的途径。 分工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探究一、八大行星的特征 八大行星特征解析,小组展示并归纳 学法指导之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整理知识
探究二、八大行星的分类 八大行星的分类: 按体积分 按质量分 按质量和体积特征分 分类方法的延续指导
探究三、八大行星及它们运动的共同特征 回顾:地球的运动猜测:其他七大行星的运动 小结:八大行星及它们运动的共同特征 (1)近球体:形状接近球体 (2)共面性: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3)共向性: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绕太阳转动。除金星自转为自东向西,其余都为自西向东自转。 (4)近椭圆性:公转轨道近似于椭圆,除水星轨道较扁。 (5)卫星:除了水星、金星,其他六大行星都有卫星。 学法指导之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类比等能力
三、巩固反馈 学以致用 该科教玩具科学吗? 学以致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地了解、反馈、指导等
课外拓展:金星凌日、火星冲日,请你解释上述天文现象的原理或设计的知识 跳出课堂的束缚,引领学生去关注更多的科学知识,也引导学生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四、总结 总结: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方法?你还有哪些疑问? 总结、补充 网站推荐: 纪录片《太阳系的奇迹》 课外自主学习的指导
五、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 1、用肉眼寻找和观察金星。 2、课外查找和自学卫星的特征资料 3、作业本 指导学生关注自然
六、板书设计 天王星 海王星
【教学反思】
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强调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整合。本课教学基本实现了文章一开始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四个渗透点,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根据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设计出适合学生的各种教学活动,在温暖的动画音乐中开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求知欲;在太阳系旅行中,感受太空之美与神奇,神秘而有趣味,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了合作精神;在交流思考中寻求学习之道,学习不是灌输与接受,更是探索与建构,从而感受学习之乐;在旅行中,感叹地球之美,并形成科学的生活观。
本节课在力求达成知识目标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社会责任心等,课虽然结束了,而心育的任务却是任重而道远,笔者将继续结合学科教学,将心育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