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原来整数加减法的计算以及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算理与算法。并能解决一步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小数加法中“数位对齐”的理解和表述。
教学流程:
一、课前积累
1、填一填
3元+5元=( ), 7角+3角=( ), 4元+5角=( )
师:4元和5角相加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竖式计算
329+63= 507—39=
整数加减,我们是如何计算的?(简述算法)
生:我是个位对着个位,十位对着十位,
→教师提升“哦,你是把数位对齐了”,那你又是怎么计算的呢?
生:我先算个位上的9+3等于12,向前一位进了一,然后再算十位
→教师提升“哦,你是从个位算起的,满十就想高一位进一。”
第二题你们也是这样做的吗?(是的)
师:其实数位对齐,在整数计算时,我们也就是要把“末尾对齐”
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啊,我们要来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看着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预设:①小数加减是如何计算的 ②小数加减和整数加减有什么联系,是否一样。
师:带着问题来学习,效果一定是不一样的,你们需要的答案在后面的探究活动中相信都能找到答案。其实小数加减我们也接触过(出示口算),难吗?
我们已经跨进了小数加减的大门,还有什么样的问题在等待着我们呢?
二、新授
1、小数加法例题教学
师:买东西买过没,(买过),但是我们没有一起买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买东西啦!
(出示情境图)
师:你能列出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4.75+3.4=
师: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刚才的口算题目比,它的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吗?
预设:纸上的小数加法是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这个是两位小数+一位小数。
师:那怎么解决呢?
预设①:给3.4的后面加一个零
师:可行吗,你的依据是什么?(小数的性质)
师:非得加0吗?不加能算吗?(能)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搜集典型资源
① 4 . 7 5 4 . 7 5
+ 3.4 +3 . 4
5 . 0 9 8 . 1 5
并联呈现2种资源,说说哪种是正确的做法.
小组活动:①、独立思考哪种方法是正确的,为什么?
②、三人小组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③、指名小组交流,其余的补充。
投影切换到电脑模式。
预设:
1 个位要对着个位,十分位要对着十分位。只有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直接相加.所以十分位要和十分位对齐,个位要同个位对齐.这样才有意义.
为什么十分位对着个位就不行呢?(个位上表示多少个1,十分位上表示多少个0.1,单位不同不能相加)
师提升:弄得找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相加,不简单哪。同学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当数位对齐的时候,什么也对齐了(小数点)板书:小数点对齐。
2 我是从元角分的角度考虑的,元要和元加,角和角加,分这有1个就是加零。
3 我是估一估的,肯定比7元多,所以第二个是对的。
你会计算小数加法了吗?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怎么做小数加法的呢?(刚才有错的订正)
2、小数加法练习
过渡:学会了一项新本领了,那肯定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的问题,你还能提出一个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写出你的问题并解答?
①小组快速讨论分工,尽可能多的考虑不同方案。
1 独立完成提问解答2分钟
2 组长组织汇总小组内的方案
3 汇报交流,其余补充。
(教师教学,在计算结果中,能化简的要化简)
3、小数的减法教学
师:对于小数的加法你还有问题吗?那我们接下来做点什么呢?(探究减法)
出示题目,学生自行解答,三人小组检查。
一名学生上台说说自己是如何做的,教师顺势得出算法板书。
4、比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它和整数的加减法在计算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预设:相同点是都要数位对齐(移到中间),都是满十进一(移到中间)
不同点是整数计算时从个位算起(修改一个字,也能放到中间了)(低位算起)
数位对齐对于整数来说是末尾对齐,对于小数来说是小数点对齐。还有小数的计算最后结果需要化简。
提升:总的来说,整数加减的法则在我们小数加减里面同样适用。原来是末尾对齐,个位算起。现在是小数点对齐,低位算起,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了适用范围。
三、巩固练习
1、竖式计算
9.3+6.98 24+9.9 7.56—4.56
3、填一填
四、回顾与总结
师:同学们,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在这节课上,你们开始的那几个问题解决了吗?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总结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