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朦胧诗的时代背景及创作特色;
2、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仔细品味意境与情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诵读感悟法:通过诵读,感悟诗歌感情线索;
2、联想、想象欣赏法: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
3、讨论点拨法:用于对深刻主题的分析。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诗人积极反思的精神,培养学生学会反思、勇于承认错误的时代进取精神。
说明:
对诗歌的解读本身是个难点,当代诗歌特别是朦胧诗歌,因为本身具有多重解读性,所以,在讲授这首诗歌时,应引导学生从了解朦胧诗的时代背景及创作特色着手,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来加强感悟,通过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及时开展讨论,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以及意象背后隐含的深刻意义,从而理解诗歌的主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诗歌中含义丰富而又各其特色的意象;
2、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与主题。
说明: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所以,理解本诗中“钥匙”的深层含义,从而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与主题就成为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引激趣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想说,青春如诗,一个人在青春时代如果错过了诗,也许会是生命中永远的遗憾。为了不让我们青春的生命留有遗憾,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当代诗人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课前准备的资料:梁小斌,1954年出生,山东荣城人(祖籍安徽)。1979年开始发表诗作,不少作品已被收入多种诗歌选本,其诗大多隐约含蓄,遂成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著有诗集《少女军鼓队》、思想随笔集《独自成佣》、《地主研究》、《梁小斌如是说》。2005年中央电视台新年新诗会上,梁小斌被评为年度桂冠诗人。推荐理由是“诗人梁小斌,一个磨难时代的诗歌童话,他坚韧而坚持地持续写作,在生活的边缘依然把诗歌完全融入了生命的状态。新时期文学启蒙时这位诗人坚实、清澈、透明而深遂的诗句,在中国所有城市的旷野呼啸而过,他朴素而寓意深切的诗歌依然影响着现代的人们。朦胧诗派的背景:以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鼓起在艺术形式上多用隐喻象征性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而被称为“朦胧诗”。产发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进入80年代后,在中国诗坛及完整的文学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为历代文学史带来深刻的思想变革。其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于坚等。 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利于后面诗歌的讲解。
散读置疑 1、钥匙到底代表什么?此诗和“四人帮”时代又没有什么联系?海涅歌谣在这里有什么特殊意义?(李瑞星)2、诗中钥匙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以一个孩子的眼光来写这首诗。有什么好处?(刘原)3、中国和我的要是有什么联系?文中结尾处我记着心灵的道寻找,一句中是否就找的钥匙? 4、钥匙意味理想,可钥匙与理想并不相同?作者为什么说“我的钥匙丢了”,他的钥匙意义是什么? 诗人怀着痛苦而沉重的心情,赋予了钥匙深厚的历史象征,对使人精神蒙昧心灵野蛮的历史的投诉,对纯洁心灵、文明精神的寻找,对人的心灵回归的呼唤。 其以“我”为主体,完成了对“自我”的肯定,更利于抒发我的情感。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1、 揭露黑暗和社会的批判。 2、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及深厚的英雄主义色彩;3、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的特别关注”。 紧紧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使课堂的展开有序可行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讨论分析并概括诗歌情感流程内容层次2、重点难点解决过程:(1)钥匙到底指什么?从生活现象上即孩子脖子上的钥匙;从浅层象征上即家、温暖、正常、有序的生活;从精神世界上可以打开心灵之门,精神之门,历史之门 (2)中国与钥匙两者之间的关系?(3)本诗中的“我”扮演了哪些角色? (4)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首诗像一曲悲怆的命运曲,但用语质朴、节奏流畅,比较讲究音韵,诵读时要注意把握节奏、韵律。点拔:本诗共6节,分三部分。1、(第1节)2、(2-4节)疯狂---失落---怅惘---焦虑---寻找---思考3、(5-6节)明确:把钥匙与中国并列,把丢失它与在红色大街上疯狂奔跑相连,是将内涵扩展到广阔的背景之中,使人联想到文革的历史灾难,这样诗的深厚的历史内涵就产生了。明确:抒情主体的不确定性是朦胧诗的一个特点:我沿着红色大街疯狂的奔跑指自己;画片、三叶草指儿童;海涅歌谣指青年;整个环境中指所有青年。明确:这样抒情主体不断变换,使抒情性更加强烈。 在朗读中理解并感悟诗歌的感情基调,进一步理解诗人的情感
概括主旨 请简单概括诗歌的主旨 诗人用疯狂---失落---怅惘---焦虑---寻找---思考的情感流程灌注到“钥匙”这一复现语上,通过抒情主体的不断变换,揭示文革的历史灾难,展示生命内部的冲突,使诗歌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 有利于对诗歌进行整体把握
思路点拨
可以要求全体学生散读全诗,或请学生个体朗读全诗。总之,好的诗歌要多读才能进行品味。然后要求学生就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质疑,组织学生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课堂反馈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加深对诗歌主旨、情感等的体验最后要求学生在正确把握本诗主旨的基础上进行续写。
练习举隅
网上看到这样的帖子:
……不久前,被称为“梨花体”的诗人赵丽华的作品饱受争议和恶搞,诗歌在经历16年“边缘化”之后,再次引起轰动效应,这次诗歌成为了一个笑话。
“中国,我的诗歌丢了”。那一代找钥匙的人,现在连诗歌都找不到了。究其实质,是泛娱乐化的生活方式、网络时代的平等观念和解构本能、有诗人无杰作的诗坛名利场现状,共同将诗歌弃之荒野。
当代?诗言志的“志”没了,诗歌失去了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力量。最能调动整个社会的力量,似乎只有10、50和100的小纸片,大人要求儿童背诵唐宋诗词,自己却滥建人文景观。
在这个没有诗人或人人都是诗人的国度,诗成了多余的……
面对这些,你会思考些什么,请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