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时 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的条件
(1)外界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2)自身条件:_______________,同时,种子的萌发还跟种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是否处于休眠状态等有一定的关系。
2.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开始萌发。首先胚根__________,同时,胚芽逐渐长成__________。胚由__________发育而来,整棵植株幼苗是由_____发育而成。
3.豌豆种子里的_____和小麦种子里的_____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它们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供给营养,所以幼苗长成后,它们都会萎缩,甚至消失。
知识点1、种子萌发的条件
1、如图是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装置。从实验装置分析:在同一个杯子里,装有3粒种子,能够萌发的是( )
A.A
B.B
C.C
D.A和B
知识点2、种子萌发的过程
2、(2019 石家庄)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胚根发育成幼根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 )
A.胚芽
B.胚根
C.胚乳
D.子叶
1、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下面哪一个条件不是必须的( )
A.充足的光照
B.足够的水分
C.适宜的温度
D.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2、2019年1月15日,重庆大学对外公布,人类首次在月面的生物生长培育试验成功,棉花种子成为人类在月球上种植出的第一株植物嫩芽。
据介绍,棉花种子位于一个专门制作的“罐子”内,内有马铃薯种子、油菜种子、棉花种子、拟南芥、果蝇、酵母6种生物,还有18毫升水,以及土壤、空气等。根据有关叙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棉花种子在月球上萌发出嫩芽,说明了棉花在月球上生长时不需要空气
B.棉花在月球上正常生长,也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条件
C.棉花、马铃薯、油菜都属于种子植物
D.本次生物科普试验的“罐子”内具备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3、如图四粒玉米种子的不同部位受到了损伤(阴影部位),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定不会萌发的是( )
A.①
B.②和③
C.③
D.④
4、某同学做家庭小实验:他在两个等大的玻璃杯中用总保持湿润的棉花各包裹3粒饱满完好的豌豆种子。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如图。造成差异的非生物因素最可能是( )
A.水
B.温度
C.湿度
D.空气
5、下列有关种子播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型的、子叶不出土的种子要深播
B.大型的、子叶不出土的种子要播浅一些
C.小型的、子叶出土的种子要深播
D.种子播的深浅只与环境因素有关,与种子无关
6、赵明管理班上的生物角,班上很多同学都想看看蚕豆是怎么长出来的,于是赵明找来了几颗蚕豆种在了花盆里,他怕蚕豆不发芽,一有空就提着水壶向花盆里浇水,结果两个星期过去了,也没有看见蚕豆芽冒出来,你估计可能的原因是( )
A.蚕豆种子处于休眠期
B.教室里温度太低了
C.水浇得太多,以至于土壤里缺少空气
D.都有可能
7、实验探究以下表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问题:”
瓶号
种子所处的环境
预期实验结果
1
10粒相同种子,不放水,置于温暖处
不萌发
2
10粒相同种子,放少量水,置于温暖处
萌发
3
10粒相同种子,不放水,置于冰箱保鲜层(0℃)
不萌发
4
10粒相同种子,放过量水,浸没种子,置于温暖处
萌发
(1)若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请根据实验结果和提示分析问题
①比较
(哪两号瓶)的结果,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②比较
(哪两号瓶)的结果,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③比较
(哪两号瓶)的结果,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2)像上述各组实验一样,每组实验一般只设一个
因素。
8、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某天体成功着陆,实现了航天器首次在该天体背面巡视探测,该天体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本次探测还进行了多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实验,最终棉花种子首先萌发出土,长出第一片嫩芽。萌发实验中要为种子提供充足的水分和氧气、适宜的
。
9、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都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三人分工合作,都以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数据结果整理于下表。请认真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说明部分,均认为条件适宜)
学生
标号
温度(℃)
湿度
光照
种子数
发芽率(%)
甲
A
25
潮湿
有光
100
96
B
8
潮湿
有光
100
0
乙
C
25
干燥
无光
100
0
D
25
潮湿
无光
100
98
丙
E
25
潮湿
有光
5
100
F
25
潮湿
无光
5
100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是为了探究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乙同学实验设计的对照组是
,变量是
。
(3)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乙两同学的相比,不足之处是
。
(4)从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A.B装置中都有未萌发的种子,原因可能是
。
10、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温度对大豆发芽影响的实验:在①②两个花盆中种了大豆,并对阳光、温度、水加以控制(如下表所示)。其他同学看了设计后提出下列建议:
甲同学:两个花盆带装置一个放在向阳处,一个放在暗处,两个花盆的温度都应维持在20℃。
乙同学:两个花盆带装置都放在向阳中,①花盆应在20℃,②花盆应在28℃.
花盆
装置
温度
水
①
透光
20℃
充足
②
不透光
28℃
充足
(1)你认为
同学的建议是正确的。
(2)如果实验按照建议改变后,实验的结果可能是
。
(3)实验结论是温度对大豆发芽
影响。
1、(2019 石家庄)早春播种,常采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早出苗,其主要原因是( )
A.遮挡光照
B.防止虫害
C.防鸟啄食
D.保温保湿
2、(2019 恩施州)如图表示大豆种子在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3、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大豆为实验材料,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在18℃和25℃条件下,测定大豆种子萌发数,经连续统计,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生物兴趣小组是在探究
因素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2)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和内部条件,其中影响种子萌发最主要的三个外界条件是:
、
、
;种子萌发的最重要的内部条件是:
。
(3)据图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如图为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装置(标号①-⑥为菜豆种子)。请仔细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
两个编号的种子进行对照。
(2)如果把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从实验的结果分析,这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该实验严重的不足之处是每组只有一粒种子,会因为
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论错误。
(4)种子萌发除必须的外界条件外,自身还需满足
且不在休眠期的条件。菜豆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胚中的
。
5、技术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变革,如农耕工具和耕种方法等农业技术的出现,将人类从狩猎时代带入了农耕时代。技术的发明需要依据科学原理,虽然人类社会早期的农业技术在今天看来极其简单,但它们却是成千上万年经验的积累。下面,就让我们找出这些农业技术对应的生物学原理。
(1)用尖的木棍在田地划沟,以埋下种子,这主要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
。
(2)犁是一种用来翻耕土地的农具,犁的发明和使用使种子在萌发时能够获得更为充足的
。
(3)将庄稼成行成垅种植,主要有利于农作物获得更多的
。
(4)清除田间杂草,是因为杂草与农作物之间有
关系。
(5)用动物的粪便作肥料,是因为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分解,可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
。
(6)以上使用的技术中,能够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有
(填题目序号);与植物呼吸作用有关的有
(填题目序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时 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的条件
(1)外界条件:__适宜的温度__、__一定的水分__和__充足的空气__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2)自身条件:胚是__完整的且活的__,同时,种子的萌发还跟种子的__形态__、__大小__、__饱满程度__以及是否处于休眠状态等有一定的关系。
2.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开始萌发。首先胚根__发育成根__,同时,胚芽逐渐长成__茎和叶__。胚由__受精卵__发育而来,整棵植株幼苗是由__胚__发育而成。
3.豌豆种子里的__子叶__和小麦种子里的__胚乳__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它们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供给营养,所以幼苗长成后,它们都会萎缩,甚至消失。
知识点1、种子萌发的条件
1、如图是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装置。从实验装置分析:在同一个杯子里,装有3粒种子,能够萌发的是( )
A.A
B.B
C.C
D.A和B
【解答】解:上面的种子由于没有一定的水而不萌发,下面的种子C因浸没在水中缺乏空气而不能萌发,而中间的种子B由于满足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等种子萌发的条件会萌发。
故选:B。
知识点2、种子萌发的过程
2、(2019 石家庄)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胚根发育成幼根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 )
A.胚芽
B.胚根
C.胚乳
D.子叶
【解答】解: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胚乳,在萌发过程中,首先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发育成根和茎的连接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故选:C。
1、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下面哪一个条件不是必须的( )
A.充足的光照
B.足够的水分
C.适宜的温度
D.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解答】解:种子萌发的条件有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自身条件是指种子的胚是完整的、活的,并且已过休眠期,环境条件是指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充足的水分;大多数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照。
故选:A。
2、2019年1月15日,重庆大学对外公布,人类首次在月面的生物生长培育试验成功,棉花种子成为人类在月球上种植出的第一株植物嫩芽。
据介绍,棉花种子位于一个专门制作的“罐子”内,内有马铃薯种子、油菜种子、棉花种子、拟南芥、果蝇、酵母6种生物,还有18毫升水,以及土壤、空气等。根据有关叙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棉花种子在月球上萌发出嫩芽,说明了棉花在月球上生长时不需要空气
B.棉花在月球上正常生长,也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条件
C.棉花、马铃薯、油菜都属于种子植物
D.本次生物科普试验的“罐子”内具备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解答】解:A、花种子位于一个专门制作的“罐子”内,“罐子”内是有空气的,棉花种子在月球上萌发出嫩芽,并不能说明了棉花在月球上生长时不需要空气,错误;
B、棉花在月球上正常生长,也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条件,正确;
C、棉花、马铃薯、油菜都属于种子植物,正确;
D、本次生物科普试验的“罐子”内具备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正确;
故选:A。
3、如图四粒玉米种子的不同部位受到了损伤(阴影部位),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定不会萌发的是( )
A.①
B.②和③
C.③
D.④
【解答】解:A、①种子只损伤到种皮和胚乳,但未损伤到胚,所以胚是完整的还有可能萌发,A不符合题意。
B、②和③种子只损伤到种皮和胚乳的一部分,但未损伤到胚,所以胚是完整的还有可能萌发,BC不符合题意。
D、④种子损伤到了种皮和胚,胚不完整,不可能萌发,D符合题意。
故选:D。
4、某同学做家庭小实验:他在两个等大的玻璃杯中用总保持湿润的棉花各包裹3粒饱满完好的豌豆种子。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如图。造成差异的非生物因素最可能是( )
A.水
B.温度
C.湿度
D.空气
【解答】解:根据题目信息:他在两个等大的玻璃杯中用总保持湿润的棉花各包裹3粒饱满完好的豌豆种子。说明水分充足。观察图示可知空气充足。所以造成差异的非生物因素最可能是温度。
故选:B。
5、下列有关种子播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型的、子叶不出土的种子要深播
B.大型的、子叶不出土的种子要播浅一些
C.小型的、子叶出土的种子要深播
D.种子播的深浅只与环境因素有关,与种子无关
【解答】解: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萌发时子叶会出土,对胚芽起保护作用。因为子叶随胚芽出土,如果播种较深会影响出苗,所以播种应较浅才能保证出苗齐全。种子萌发时,子叶是出土的;因为子叶出土,需要的力量会大一些,所以在播种深度方面应播的浅些,才能保证出苗齐全。对于子叶不出去的种子播种要深一些。
故选:A。
6、赵明管理班上的生物角,班上很多同学都想看看蚕豆是怎么长出来的,于是赵明找来了几颗蚕豆种在了花盆里,他怕蚕豆不发芽,一有空就提着水壶向花盆里浇水,结果两个星期过去了,也没有看见蚕豆芽冒出来,你估计可能的原因是( )
A.蚕豆种子处于休眠期
B.教室里温度太低了
C.水浇得太多,以至于土壤里缺少空气
D.都有可能
【解答】解:赵明找来了几颗蚕豆种在了花盆里,一有空就提着水壶向花盆里浇水,导致土壤中水分过多,以至于土壤里缺少空气,因此蚕豆不萌发。
故选:C。
7、实验探究以下表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问题:”
瓶号
种子所处的环境
预期实验结果
1
10粒相同种子,不放水,置于温暖处
不萌发
2
10粒相同种子,放少量水,置于温暖处
萌发
3
10粒相同种子,不放水,置于冰箱保鲜层(0℃)
不萌发
4
10粒相同种子,放过量水,浸没种子,置于温暖处
萌发
(1)若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请根据实验结果和提示分析问题
①比较
(哪两号瓶)的结果,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②比较
(哪两号瓶)的结果,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③比较
(哪两号瓶)的结果,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2)像上述各组实验一样,每组实验一般只设一个
因素。
【解答】解:2号瓶具备了种子萌发的全部外界条件,因此2号瓶可起到对照作用。
(1)2号瓶内放少量的水,种子萌发了,而1号瓶不放水就不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2号瓶有空气,种子萌发了,而4号瓶加较多的水使种子无法得到空气而不萌发,二者的变量是否有充足的空气,说明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的条件。2号瓶温度适宜萌发了,4号瓶温度低没有萌发,说明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2)以上三组都可构成对照试验,因为它们一个条件不同外,其余条件都应相同,也就是变量的惟一性。
故答案为:(1)①2和1
②2和3
③2和4(2)变量(或可变、变化)
8、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某天体成功着陆,实现了航天器首次在该天体背面巡视探测,该天体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本次探测还进行了多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实验,最终棉花种子首先萌发出土,长出第一片嫩芽。萌发实验中要为种子提供充足的水分和氧气、适宜的
。
【解答】解: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故答案为:温度
9、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都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三人分工合作,都以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数据结果整理于下表。请认真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说明部分,均认为条件适宜)
学生
标号
温度(℃)
湿度
光照
种子数
发芽率(%)
甲
A
25
潮湿
有光
100
96
B
8
潮湿
有光
100
0
乙
C
25
干燥
无光
100
0
D
25
潮湿
无光
100
98
丙
E
25
潮湿
有光
5
100
F
25
潮湿
无光
5
100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是为了探究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乙同学实验设计的对照组是
,变量是
。
(3)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乙两同学的相比,不足之处是
。
(4)从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A.B装置中都有未萌发的种子,原因可能是
。
【解答】解:(1)从表格中看出,AB两装置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因此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是为了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从表格中看出,C装置干燥没有水分,是变量改变的一组,因此C装置是实验组;D装置潮湿有水分,是条件正常的一组,因此D装置是对照组。所以乙同学实验设计的对照组是D装置。
(3)“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一组在无光条件下培养,一组在有光条件下培养,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大豆都发芽了”,说明大豆萌发的必需条件不包括光照。5粒种子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所用种子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科学性。因此“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乙两同学的相比”,不足之处是种子数量较少,偶然性较大。
(4)从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而与光照无关。
(5)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具备了,没有萌发的原因应该是自身的条件不具备,即没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也可能是种子处于休眠期。因此“在适宜的条件下,A、D二组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种子死亡或胚已被破坏或种子正在休眠期。
故答案为:(1)温度
(2)D;水分
(3)种子数量较少,偶然性较大
(4)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而与光照无关
(5)种子死亡或胚已被破坏或种子正在休眠期
10、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温度对大豆发芽影响的实验:在①②两个花盆中种了大豆,并对阳光、温度、水加以控制(如下表所示)。其他同学看了设计后提出下列建议:
甲同学:两个花盆带装置一个放在向阳处,一个放在暗处,两个花盆的温度都应维持在20℃。
乙同学:两个花盆带装置都放在向阳中,①花盆应在20℃,②花盆应在28℃.
花盆
装置
温度
水
①
透光
20℃
充足
②
不透光
28℃
充足
(1)你认为
同学的建议是正确的。
(2)如果实验按照建议改变后,实验的结果可能是
。
(3)实验结论是温度对大豆发芽
影响。
【解答】解:(1)该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大豆发芽的影响,根据变量唯一的原则,温度是变量,所以要设置有以温度为变量的一组对照实验。对照试验要求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题中水分已相同,所以光照也应当一样,两个花盆带装置都放在向阳中。
(2)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条件,因此实验按照建议改变后,实验的结果可能是①盆大豆萌发、②盆大豆不萌发。
(3)实验结论是温度对大豆种子萌发有影响,大豆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故答案为:(1)乙
(2)①盆大豆萌发、②盆大豆不萌发
(3)有
1、(2019 石家庄)早春播种,常采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早出苗,其主要原因是( )
A.遮挡光照
B.防止虫害
C.防鸟啄食
D.保温保湿
【解答】解:早春播种时,用“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能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从而达到提前播种、提前收获的目的。所以,“常用‘覆盖地膜’的方法促进早出苗“,其主要原因是“保湿、保温有利于种子萌发”。
故选:D
2、(2019 恩施州)如图表示大豆种子在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解答】解:通过分析知道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量的变化是:刚刚开始萌发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量会减少;当种子萌发抽出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的量就会逐渐增加。所以大豆种子在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是先减少后增加。
故选:C。
3、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大豆为实验材料,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在18℃和25℃条件下,测定大豆种子萌发数,经连续统计,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生物兴趣小组是在探究
因素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2)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和内部条件,其中影响种子萌发最主要的三个外界条件是:
、
、
;种子萌发的最重要的内部条件是:
。
(3)据图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解答】解:(1)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探究的是温度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2)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内部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
(3)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大豆为实验材料,在18℃和25℃条件下,测定大豆种子萌发数。通过图中数据,可知25℃时大豆种子的萌发个数比18℃时大豆种子的萌发个数多,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与18℃相比,25℃时大豆种子更容易萌发。
故答案为:(1)温度
(2)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
(3)与18℃相比,25℃时大豆种子更容易萌发。
4、如图为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装置(标号①-⑥为菜豆种子)。请仔细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
两个编号的种子进行对照。
(2)如果把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从实验的结果分析,这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该实验严重的不足之处是每组只有一粒种子,会因为
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论错误。
(4)种子萌发除必须的外界条件外,自身还需满足
且不在休眠期的条件。菜豆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胚中的
。
【解答】解:(1)②和⑤只有温度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②和⑤两个编号的种子对照。
(2)分析实验装置可知,该同学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①号种子与②种子、③号种子与②种子、⑤号种子与②种子,变量分别是水分、空气、温度。从①②实验的结果分析,这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3)每组要有相同数量的多粒相同种子,只有一粒种子,会因为偶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论错误。
(4)种子萌发除必须的外界条件外,还要自身条件满足胚是活的、完整的种子且不在休眠期的条件,才能萌发。菜豆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胚中的子叶。
故答案为:(1)②和⑤
(2)水分;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3)只有一粒种子
(4)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子叶
5、技术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变革,如农耕工具和耕种方法等农业技术的出现,将人类从狩猎时代带入了农耕时代。技术的发明需要依据科学原理,虽然人类社会早期的农业技术在今天看来极其简单,但它们却是成千上万年经验的积累。下面,就让我们找出这些农业技术对应的生物学原理。
(1)用尖的木棍在田地划沟,以埋下种子,这主要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
。
(2)犁是一种用来翻耕土地的农具,犁的发明和使用使种子在萌发时能够获得更为充足的
。
(3)将庄稼成行成垅种植,主要有利于农作物获得更多的
。
(4)清除田间杂草,是因为杂草与农作物之间有
关系。
(5)用动物的粪便作肥料,是因为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分解,可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
。
(6)以上使用的技术中,能够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有
(填题目序号);与植物呼吸作用有关的有
(填题目序号)。
【解答】解:(1)用尖的木棍在田地划沟,浇水以埋下种子,这主要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2)犁是一种用来翻耕土地的农具,用犁翻耕土地,保证土壤疏松,满足种子萌发所需的充足的空气。
(3)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
(4)田间杂草与农作物之间在获取养分、阳光等方面存在竞争关系。
(5)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施肥的目的就在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
(6)将庄稼成行成垅种植、清除田间杂草等措施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用犁翻耕土地,保证土壤疏松,保证植物根的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1)一定的水分;(2)空气;
(3)光照;(4)竞争;(5)无机盐;(6)(3)、(4)、(5);(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