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地理 必修一 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课件+素材)(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 地理 必修一 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课件+素材)(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2-26 16:57:12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学习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学会分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加深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学以致用目标: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并联系其他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1.喀斯特名称的来源和发展:
2.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的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
3. 喀斯特地貌的类型:
地面喀斯特地貌:
地下喀斯特地貌:
4.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1)岩石的_____:最主要的可溶性岩石是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
2)岩石的_____:岩石空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
3)水的_____:水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正相关)
4)水的_____:取决于大气降水、地面坡度以及岩石裂隙的类型与连通性。自主学习一、认识喀斯特地貌溶洞的形成探究一:观察实验,说出喀斯特作用的本质。认识喀斯特地貌,说出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合作探究说出喀斯特地貌的名称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桂林山水的自然环境特征二、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合作探究大气圈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利于植物生长水圈 地表水、地下水富集,流水侵蚀作用强 生物圈 生物的生长旺盛,使土壤、流水中有机酸含量高 岩石圈 东、西、北地势高,中、南部地势低,漓江纵贯全境 岩石圈 石灰岩广布,且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发育好桂林山水的自然环境特征用知识框架图来表示 喀斯特地貌会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利:喀斯特地区奇特的地貌景观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弊:喀斯特地区地表崎岖不平、交通不便,给工程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因为溶洞、地下河常常造成漏水,地表水缺乏,土壤不保水,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低,不利于农业生产。桂林山水喀斯特地貌喀斯特作用成因溶蚀淀积地面地下 读“人民币版面图案”(部分),回答1~2题:
1、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
A.流水淀积作用B.流水溶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D.海浪侵蚀作用
2、该景观地貌属于 ( )
A.雅丹地貌 B.丹霞地貌 C.冰蚀地貌 D.喀斯特地貌
3、喀斯特地貌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是( )
A.地表崎岖、地基稳定性强,有利于交通线的建设
B.地表崎岖、地基不稳定,不利于交通线的建设
C.平地虽小、但土壤肥沃,有利于种植业发展
D.穷山恶水、资源贫乏,不利于经济的发展BDB 4.读“石灰岩溶洞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 ;②是 。
(2)图中地貌名称是 ,主要分布在____(岩石)地 区,它是可溶性岩石受到含有 的水的 和 作用形成的。
(3)通过化学方程式:CaCO3 + CO2+ H2O?Ca( HCO3 )2,扼要说明图中①②形成的原因。4、(1)石笋 (2)喀斯特地貌 石灰岩 二氧化碳 溶蚀 淀积
(3)可溶性岩石遇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形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含有碳酸氢钙的水由洞顶渗出,由于压力降低或温度升高,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钙堆积形成。5.黄龙钙化池的成因?1、尝试写出白水台梯田“田边”形成的地质作用或化学方程式。
2、尝试写出白水台变色的奥妙。